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晓 《民主》2005,(7):13-14
经过30多个小时的舟车劳顿,今天早上,一位考生家长带着儿子从湖北省仙桃市赶到海南,准备参加6月7日和8日的高考。“无论如何,我们的孩子都是现行高考政策的牺牲品,他们是无辜的”,一位移民考生的家长说。如果不是这些家长们的努力,340名移民考生将不能在海南省参加高考(6月5日《中国青年报》《令人哭笑不得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肖洁  李芬 《青年研究》2003,(7):21-25
面对教育成本的提高和就业压力的大环境,本文根据考生家长高考择校意愿情况回归调查,比较了家长择校考虑的差异,同时通过对学校与专业取舍的分析,揭示了家长高考择校意愿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媛媛 《各界》2010,(9):94-94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一次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NMET)的职能是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不管考生以前学过什么课程)。考试的内容不是考生教材所学过的,它是测试考生对语言的精通程度,从而得知考生的英语水平是否已达到大学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在全社会铺天盖地“关注”高考的日子里,记者与几位教育主管部门的官员重点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交流,他们无不对愈来愈起劲的“热炒”高考深感忧虑。其一,一些家长对考生过度娇宠,以及一些方面刻意就“一节为考生让路”的造热使人反感,其二,一些趁机而上的商业推销,以及追求“新奇特”的浮躁渲染更令人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23)
一年一度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来临,绷紧了莘莘学子的神经,牵扯着无数家长的挂念,倾注着全社会的关注。6月7日、 8日两天时间,全国将有950万报名考生进入高考考场,而今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达530万人,两个数字均创下新的历史纪录。从数字对比看,今年的高校录取率明显超过50%,平均不  相似文献   

6.
谈对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乎考生终身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长最为挠头、最为焦心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它在成就多少学子人生梦想的同时也曾令多少人追悔莫及、遗憾终生!"高考志愿年年报,年年不知怎么报",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无奈和无助的感叹!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3)
随着我国高考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的高考更加趋于公平公正合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教育政策也随之出台。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尤其在提高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高尚品德、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合理、弘扬社会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意义重大。但现实中由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利益诱惑,不少考生和考生家长为了自己的私利做出了许多违背道德的行为,有失教育公平公正,进而引发许多政策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考改革方案看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茜 《瞭望》1999,(42)
今年高考过后,作为全国率先试行高考"3+X"方案的广东省,围绕这"第一步"得失的话题尚未结束。不少专家认为,"3+X"方案是市场经济在考试制度上的体现,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3+X"的试行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却值得太深思。交给高校和考生的新选择近年来,我国高校注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中小学也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大中小学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但是高考模式却多年不变,如统一性强,兼顾个性不足;始终存在各校、各专业在高考中的共同要求与特殊要求难以…  相似文献   

9.
上官子木 《民主》2009,(2):20-22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主要体现在六公开: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不仅如此,为进一步落实高招“阳光工程”,确保该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教育部还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开通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0.
永增 《瞭望》2006,(29)
香港地区八所高校全面参与内地高考招生,引起广泛关注。这本来是件好事。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能够直接到香港读大学,无疑是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个机遇,多了一番心跳。但纵观舆论,媒体的聚焦点,却不外乎一个“抢”字。因为香港高校的录取依据也是高考,目标生源与内地高校重叠,明摆着是来争抢高分考生的,  相似文献   

11.
高考科目改革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7月,作为回家新的高考科目改革的唯一试点,广东省十多万考生将首次参加”3+3”方案高考。“3+X”模式中的“3”是指语、数。英(不分文理科),为每一个考生必考科目Z“义’是指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者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考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理、化、生、政、史、地等科目的按一…  相似文献   

12.
壹·声音     
《侨园》2014,(7):8-8
"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知道这些都是迷信的一套,但是人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气场里,好像就不得不这么做。生怕有一点儿没做到,就真的影响孩子高考。"——每年高考前,总有家长带考生到庙里祭拜,以期金榜题名。如今,家长们的祭拜活动纷纷挪到了网上的家长论坛里。就连一名在高校当副教授的家长也说,自己也背着孩子在网上拜了拜。  相似文献   

13.
蔡达峰 《民主》2007,(7):10-10
高考是我国高校招生录取的形式,它主要包括评价体系和录取方式两大部分,相比之下,录取方式比评价体系更具有全国统一的特征,所以,完善录取方式意义重大。从发展的要求来说,现行的录取方式至少有两个可以考虑转变的地方,一是增加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一是减少考生选择专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七月,数以百万计的考生面对着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考生的父母也同样面临考验。在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一些人挖空心思在1993年7月导演了一起建国以来罕见的高考舞弊案。蓄谋舞弊离高校招生考试只有几天时间了,兴隆林业局教育局副局长张云祥紧急地为今年同时参加高考的两个女儿找人帮忙。他先是找到一所小学的工会主席,要求其在临考时关照他的两个女儿。7月5日,张云祥在与一中教师侯申闲谈时得知侯不想参加监  相似文献   

15.
永增 《瞭望》2004,(24)
“隆重”的高考,在“隆重”的氛围中,“隆重”落幕。大家都长出一口气。 年年如此,本已司空见惯,只是今年更甚。“隆重”得过头,难免会让人去问问为什么?其实答案现成地摆在那里,只要应试教育的大局不变,高考只能是一年比一年更隆重。这是一个局,学校、家长、考生,大家深陷其中。明知应试教育是一种愚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希望选拔人才的渠道更多一些,招生更公平一些,高等教育的发展更理性一些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又要开场了。今年全国的考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们对高考的关注度,如同入夏后的天气,正在迅速升温。1977年,“文革”十年后我国高校首次恢复招生考试,至今已经30年。自主招生、面试招生、3+X、分省命题等新名  相似文献   

17.
紧张的夏季高考终于划上句号,考生和家长正在焦灼中等待考分的公布以及随后的高校录取。“一考定终身”尽管多年为世诟病,但仍然是今天的现实。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仍在试点中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校招生制度不断改革的进 程总是牵动着每一位考生 及其家长们的心。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宣布了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大学名单,特许22所已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各自拿出5%的招生名额自主选拔录取。  相似文献   

19.
正高考成绩到底对申请出国留学是否有影响主要取决于申请的国家。因为不同国家对中国考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考虑申请美国,那么高考成绩就没有太大作用,学生在申请的时候可以选择提交高考成绩也可以选择不提交,对学生的整个申请影响不大。同样,英国绝大部分高校对中国学生没有高考成绩的要求,学生只要提供高中时期的平均成绩和学校要求的语言成绩就可以。加拿大部分学校是明确要求学生提交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 的话题此起彼伏,热点众 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争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观点,记者专门就高考录取分数线的确定、高校扩招及高校合并等热度颇高的三个话题采访了有关人士。倾斜的高考分数线 据报道,今年青岛文科重点本科提档线为575分,而北京只有456分,后者竟低于前者119分。8月下旬,三名青岛考生以北京等大城市的这种“低分高录取率”侵犯了平等受教育权为由,向教育部提起行政诉讼,从而把近年来“倾斜的高考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