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一个网络虚拟化、分散化、有组织化的网络传销犯罪,如何发现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掌握传销组织运作结构,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角度出发,研究网络传销犯罪组织的成员及其组织结构关系,进行量化和质化研究。侦查人员通过对网络传销案件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的"关系"信息收集,运用具体社会网络分析法图表和矩阵的思想,构建出整个网络传销组织的"虚实"两层次的社会结构关系,并进行碰撞对比,以分析网络传销组织的成员体系、结构特征、运作框架和行为目标,进而为打击网络传销犯罪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销犯罪作为传统传销犯罪的"升级",具有涉众广泛、传播迅速、高度智能和高度隐蔽等特点,相比于传统传销犯罪,网络传销犯罪的社会危害更大,侦办难度也更大。目前,在网络传销犯罪的侦办方面,传统的侦查模式存在着侦查介入过于被动、侦查协作机制不全、侦查取证手段落后和侦查公开把握不好等诸多问题。为有效打击和控制网络传销犯罪,须对传统的侦查模式予以改革,在侦查立案方面,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在侦查协作方面,变"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在侦查取证方面,变侦技分离为侦技合一;在侦查公开方面,正确处理侦查秘密与侦查公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网络传销犯罪是传销犯罪在网络时代的变化,虽然和传统传销犯罪在本质上相同,但呈现出智能化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等异于传统传销犯罪的鲜明特点,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并给该类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在针对网络传销犯罪特点采取侦查措施予以打击的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网络传销犯罪防范机制,消除网络传销犯罪萌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4.
社会网络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包括节点、关系和联系。利用社会网络原理对网络贩毒进行分析.实质上是探究网络贩毒案件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联系以及形成的结构类型。从关系角度看,贩毒网络包括内容、强度和方向三个方面;从联系角度看,贩毒网络中存在自己的符号交流网、物质交流网和情感交流网;从结构类型看,网络犯罪可分为星型结构、链式结构和网状结构。通过使用社会网络理论解读和分析吉林通化网络贩毒案.发现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对网络贩毒组织的内部结构、成员关系和活动效率有一个宏观把握,对案件侦破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定罪量刑标准的统一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要求,亦是实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网络传销犯罪的认定、处罚标准也应该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当前网络传销犯罪在立法方面存在不够完善、对接错位,以现实社会传销为靶子制定的法律标准难以应对网络传销的问题;在司法方面存在司法人员重点关注客观方面而忽视犯罪构成其他方面,忽略违法性认识在定罪中的影响、量刑标准混乱等问题。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传销犯罪数量激增,完善网络传销犯罪认定、处罚标准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提倡刑法谦抑性、制定司法解释要符合刑法原意、调整传销组织的认定权、加强司法队伍的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行刑事立法和司法解释在规制网络传销犯罪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亟待立法作出及时应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骗取财物"的规定是该罪的本质特征而不是主观构成要素。网络传销犯罪中,互联网平台帮助或者纵容网络传销组织实施该类犯罪的,应承担刑事责任;网络传销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外的一般参与人的行为不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7.
打击网络传销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的重要职责。从"GBC"案件看,网络传销犯罪呈现出依托网络、扩散速度快;层级严密、规避风险;传销模式易被复制;审讯抵触、反侦查意识强;证据隐蔽、电子数据成关键等新特点。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网络传销犯罪时,需要运用数据思维,从犯罪公司入手,建立"主动侦查、情报导侦、合成作战"的办案机制,强化"电子数据""司法审计"的法定证据作用,加强"平台"和"类罪模型"建设,注重事前防控,精准有效打击网络传销犯罪。  相似文献   

8.
以实证调查为基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网络结构的视角对邪教组织的犯罪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邪教组织关系网络的结构有着与犯罪组织极其类似的特征。这种结构一方面便于邪教头目树立领袖权威,另一方面也能有效避免底层成员的集体反叛。因此邪教组织这种与犯罪组织极其类似的关系网络结构,是为了适应其控制信徒的需要。这正体现出邪教组织的犯罪特性。为了应对邪教组织不断蔓延的趋势,政府应对其建立完整的预警、识别和打击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网络传销犯罪日益猖獗,受害者众多,对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影响重大,且由于新型网络传销借助了互联网技术,具有隐蔽性强、侦查难度大等特点,对公安机关侦破案件、追捕犯罪嫌疑人提出极大挑战。根据调查研究,大众容易参与到新型网络传销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个人、传销本身、社会宣传、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技术手段等方式进行预防和打击。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销的特征及侦查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传销迅速地蔓延,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传统的传销模式相比,网络传销具有新的特点:传销标的虚拟化;组织策划隐蔽化;管理运作远程化;传销活动高效化;危害结果社会化。侦查机关应根据网络传销的特点,通过情报信息主导侦查,加强电子证据的收集,摸清规律,找准突破口等措施,达到打击网络传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