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冤假错案与刑事错案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龙 《行政与法》2009,(2):123-126
冤假错案是对冤案、假案、错案的笼统说法,通常又被认为是刑事错案的代名词.冤案、假案、错案及刑事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刑事错案是刑事司法领域中的错案,其可以表现为冤案,也可以表现为假案,或者既是冤案,又是假案.研究刑事错案对于深化刑事司法改革,提高刑事司法的公正性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刑事司法理论和刑事诉讼法学,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死刑错案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司法的公正性,它是司法系统面临的又一大挑战,我国司法界也在极力寻找防止死刑错案的措施办法.本文将从产生死刑错案的立法、司法等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产生死刑错案的原因,从而为死刑错案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证据问题是导致刑事错案的主要原因。但理论界对证据与刑事错案关系的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层面,对于刑事错案发生的证据法根源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在证据法语境下界定了刑事错案的内涵,分析了刑事错案产生的证据法原因,提出刑事错案发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王春芳 《法制与社会》2015,(7):281-282,295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刑事错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极大地损害了社会公众对国家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信心.文章阐述了刑事错案的概念界定,刑事错案的成因有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和刑事案件的复杂性衍生了诉讼主体的非正当行为、侦查讯问程序的监督缺失导致刑讯逼供等屡禁不止以及辩护律师辩护意见等的被严重漠视等.  相似文献   

5.
正培根曾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也诚如诉讼法学家何家弘所说:冤家错案总是古今中外刑事司法领域中难以驱散的幽灵,错案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和蛰伏性。近年来,随着赵作海、李怀亮等"亡者归来"、"真凶落网"案件在社会上引起的热议,刑事错案的防范与救济成为了司法实务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一、美英等国刑事错案概况美国是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比较完善的国家,但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在打击职务犯罪过程中,做好侦查环节错案的防范,关系到整个刑事诉讼错案防范的效果,关系到司法权威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分析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中错案发生的潜在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提出防范错案的建议是最终的探讨成果。  相似文献   

7.
徐月笛 《证据科学》2016,(4):432-447
理论上看,物证鉴定意见合法性应具备资格要件、客体要件、程式要件、形式要件等四要件,刑事错案中四要件欠缺导致的物证鉴定不合法均有体现.虽然《刑事诉讼法》并未对物证鉴定意见的四要件作出法律层面的规定,但最高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第84条“对鉴定意见应着重审查的内容”的规定集中反映了合法性四要件的内容.法律上看,《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非法物证鉴定意见的排除作出直接规定,而是通过司法解释中“不得作为定案根据”的方式加以规范;而且,物证鉴定意见不存在瑕疵事由,物证鉴定意见取得过程中任一环节的失灵都可能导致其失去真实性.要保障物证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可以采取对物证收集合法化进行立法补充、逐步建立物证保管链制度以及在鉴定启动权中增加对抗因素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毒品犯罪的特点,从毒品包装物上潜在手印的发现、提取、鉴定入手,甄别人员的身份,印证供词的真伪,明确案件的性质,认定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9.
10.
体内毒品检验所涉及不同生物检材有不同的特点,如检测时间窗不同,有无损伤、采集方式和保存方式等不同,应根据检验目标、检材特点、提取场合等采集适宜的生物检材,选用适宜的检验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和色质联用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是检验体内毒品的两个重要技术手段,分别起到了初筛和确证的作用.与检验体内毒品相关的法规和行业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法医学鉴定意见的案情趋向性;法医学鉴定中的案情资料价值;法医学鉴定的科学局限性。从而说明法医学鉴定在很多情况下依赖案情,对法医学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判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13.
血液、脑脊液中尼可刹米的HPLC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血液、脑脊液中尼可刹米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取空白血液或脑脊液添加不同量的尼可刹米对照液,碱化后用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提取,用HPLC方法检测。对方法的萃取回收率、线性、精密度等进行考察。结果方法选用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萃取回收率大于60%。血液中尼可刹米的在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为0.9993;脑脊液中尼可刹米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g/ml,R2为0.9996,最低检出限是5ng(S/N≥3)。检测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尼可刹米方法的精密度均小于6%。结论所建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法医毒物分析和临床药物分析。  相似文献   

14.
郭兆明  黄巍  王旭 《证据科学》2013,(4):454-462
眼损伤法医学鉴定是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难点和研究热点,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鉴定的地方。本文针从两例错误鉴定入手,分析错误鉴定主要原因,一是鉴定人未关注病历材料中显示的重要信息,对病历材料中反映的既往病史、损伤动态发展及检查结果未予重视:二是鉴定人不具备眼损伤检查的基本技能,过度依赖外部信息。三是鉴定人不具备眼损伤的基础专业知识.对各类信息缺乏准确认识.对常见的眼损伤转归及预后不掌握。因此,结合上述问题,笔者建议鉴定人应当采取以下对策阻止或减少错误鉴定的发生,(1)完整审阅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是基础;(4)实施细致、完善检查是关键;(3)准确把握鉴定标准是核心;(4)加强鉴定人专业技能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根本。  相似文献   

15.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的氯氮平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氯氮平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血浆中的氯氮平,萃取头为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洛沙平作内标,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法进行检测。结果本文建立的方法在5~20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 ng/ml(信噪比>3),低、中、高浓度(100、500、1000 ng/ml)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6%、94.6%和94.6%,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7.4%和7.1%。结论本文建立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氯氮平急性中毒案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司法鉴定意见是民事诉讼领域重要的科学证据。开展鉴定活动时,司法鉴定人有可能因程序性或技术性问题而向法庭出具有问题的鉴定,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损。重新鉴定作为问题鉴定的救济路径之一,是严重问题鉴定的高端技术性解决方案。法官与当事人不恰当使用重新鉴定手段来纠正问题鉴定,是引发民事诉讼中重新鉴定乱象的内因。而司法鉴定的行政管理与诉讼规则博弈所导致的管理盲区的出现,则是引发重新鉴定乱象的外因。《民事诉讼证据规定》(2019版)为重新鉴定乱象的治理带来了契机。一方面,通过提出异议-书面答复-鉴定人出庭的鉴定异议疏导路径,使重新鉴定回归恰当的救济地位;另一方面,基于初次鉴定、庭审质证、重新鉴定构建多元化的问题鉴定管理路径。这种合理的问题鉴定分流管理模式,不仅有望有效治理既往的重新鉴定乱象,而且即将打破知识壁垒、实现庭审实质化。  相似文献   

17.
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铊盐溶液无色无味,且毒性剧烈,所以近年来利用铊盐投毒的案例时有报道。利用铊盐投毒隐匿性强,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也因诊断不及时而耽误治疗。本文结合文献,从中毒方式、毒代动力学、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中毒致死量、尸体检查所见、法医学鉴定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对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快速分析尿液中三唑仑的方法。方法本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体积、萃取时间、萃取振荡速度等条件对液相微萃取的影响,优化的实验条件为:萃取溶剂为0.5ml三氯甲烷,萃取时间25min,振荡速度200r/min。结果采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三唑仑回收率为88.0%~9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消耗有机溶剂少,是尿液中三唑仑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证据学的观点提出法医鉴定结论是一种科学证据,指出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中,对其进行质证对维护司法公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法医鉴定结论的专业性,对其质证时,当事或控辩双方,以及法院聘请法医专家顾问,协助对法医鉴定结论的质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共安全工作的需要,化学战剂(CWAs)的确认成功分析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色谱和质谱技术已应用于环境样品中大多数典型CWAs及其降解后产物的分析。本文综述了目前分析化学战剂的各类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