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建军 《学理论》2010,(23):173-174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客观、公正。赫鲁晓夫借口反对个人崇拜,大肆揭露、抨击斯大林,乃至不顾历史客观事实全面否定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在苏联党和国家的特殊地位,全面否定斯大林引起社会动荡,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 ,参加了一个有关国企改革创新的调研会。会上一位国企老总向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个事例 :一个经济效益颇佳、发展后劲十足的企业 ,老厂长退休 ,新厂长上任。为了踢好“头三脚”、烧好“三把火” ,新厂长倾心“改革”、尽力“创新” ,全盘否定了以往的管理模式 ,彻底改变了既定的工作方针 ,并且以“思想解放”、“大刀阔斧”自居 ,不切实际地把目光盯住了第三产业 ,发展多种经营。结果是荒了“主业” ,废了“副业” ,就连以往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产品的传统优势也丧失殆尽 ,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就这么被糟踏了。职工们纷纷埋怨 :当初还是不搞…  相似文献   

3.
述弢 《各界》2010,(4):24-27
提起赫鲁晓夫,人们不由得就会想到那个矮小敦实的苏联当家人。想当初,他在西方国家的民众面前是何等的豪情万丈、义正词严,甚至说出了“我们要埋葬你们”之类不雅的话(潜台词是: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俨然一个社会主义斗士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4,(12):61-61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以后,中苏两党又进行了公开论战。1963年7月5日,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同苏共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问题进行会谈。中共代表团团长为邓小平,副团长由彭真担任。成员有:康生、杨尚昆、刘宁一、伍修权、潘自力。苏方会谈人员有:苏斯洛夫、格里申、安德罗波夫、伊利切夫、波诺马廖夫、萨丘科夫、契尔沃年科。  相似文献   

5.
李兴濂 《各界》2013,(4):39-39
1962年12月1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书记伊利切夫等人的陪同下,去马涅什展览馆观看画家和雕塑家们的现代艺术作品展。当他进入展览馆,一见到苏联抽象画派画家的作品,便破口大骂。把抽象派美术作品斥责为:“这是诲淫作品,而不是艺术。”“如果让他们掌了权,那就瞧他们会怎样对待我们吧。他们就会制服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赫鲁晓夫不喜欢别人发言时照本宜科地读稿子。他自己也不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稿子,喜欢用自己的话随意发挥。1956年4月,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和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对英国进行首次访问。在那次访问过程中,赫鲁晓夫访问了苏格兰  相似文献   

7.
姜天蔚  张强华 《各界》2008,(2):55-57
出身寒门考中解元   唐伯虎(1470-1523),名寅,字伯虎,后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文学家.……  相似文献   

8.
袁灿兴 《各界》2013,(9):46-49
赫鲁晓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人物,他的缺点是明显的。但他在破除个人崇拜、为千万受冤屈的人平反、改善民生方面是卓有成效的。赫鲁晓夫的一生,就像他那由两块黑白石头相拼而成的墓碑一样分明。  相似文献   

9.
<正>5月10日,央行宣布再次降息,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快马加鞭地走上了宽松的快车道?事实上,这从《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一句话便可窥见端倪。"结构调整为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但短期看则面临下行调整的压力,需要坚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央行在货币政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之死     
述弢 《各界》2013,(6):36-39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而已故的历届苏联领导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李兴濂 《各界》2010,(12):36-36
历史上,每个专制统治者都想把自己打扮成伟光正形象。可是,那时又没行美容变脸术,爹妈给的模样改不了,于是就靠画像来包装自己的伟大。这恐怕是专制统治者唯一改变形象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兴濂 《各界》2014,(11):32-32
斯大林的母亲叫叶卡捷琳娜,是格鲁吉亚一个农奴的女儿。斯大林的父亲叫比索·朱加什维利。婚后一年,叶卡捷琳娜生了第一个孩子,但是两个月的时候就夭折了,比索也因痛苦开始不停地喝酒。两年以后生下第二个孩子也没能活下来。最后生下了约瑟夫(即斯大林),母亲称他“索索”。  相似文献   

13.
郑异凡 《各界》2014,(4):47-48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关于他的死因迄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中毒身亡,有的说当年苏共领导“集体无作为”导致死亡。还有一说,在孔策沃别墅抢救和死亡的不是斯大林本人,而是他的替身……种种说法,令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刘吉同 《各界》2008,(8):27
赫鲁晓夫,在中国一直是"阴谋家"、"修正主义"的代名词,又有"赫秃子"、"不须放屁"等鄙夷的称谓和贬斥.1971年9月赫氏逝世后,<人民日报>报道的是"赫鲁晓夫死了",快意之情毕见.那么,赫氏是否就是这样一个"狗屎不如"的人物呢?……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起的反腐运动并未影响海南省的经济。这个省份有时被称为"中国的夏威夷"。在反腐运动开始前,海南省落后于其他很多省份。如今,它正在超过其他省份。据彭博新闻社网站6月13日发表题为《"中国的夏威夷"表明,习近平发起的反腐运动并未影响经济》的文章称,据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的分析,在30多位党员干部受到调查的情况下,海南省在习近平发起的反腐运动的头三年间经历了重大审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动力依然强劲,并未进入周期的拐点。未来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仍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7.
18.
斯大林的私人图书馆建于苏维埃政权初期。在订购来的图书上,盖有“斯大林图书馆”的印记并编号。这些经过登记的图书是图书馆的核心。还有一部分是经典作家的多卷巨著,这些书既没有印记,也不编号,约11000册。几乎所有的藏书都具有鲜明的对立性:积极捍卫共产主义思想的和大肆攻击共产主义思想的。斯大林收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所有著作,他们的作品单独陈列于书架。单独摆放的,还有巴估宁、考茨基、普列汉诺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克拉拉等的作品。图书馆里有两本列宁著作的摘编──斯大林在自己的报告和文章里经常引用。斯大林把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介绍的内幕,是由曾做过斯大林8年贴身警卫的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多年来零星地、断断续续地透露给他的儿子安德烈·瓦西里耶夫的,安德烈又将这些内容披露给了俄罗斯媒体和世人。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斯大林贴身警卫的工作及斯大林私人生活的一些情况。其中很多内容,或许由于弗拉基米尔记不清楚了,或许因为他干脆拒绝提起,在他的儿子看来,“很多问题仍然不清楚。而且很有可能,对这些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