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24):47-47
亚洲的安全困境,除了中美关系,更要把小国考量在内。在任何地方,小国家需要多边主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较之大国,小国的选择比较少。小国的各方面的需要,包括主权国家和安全和发展,都要求和大国处理好关系。因此,无论是东北亚国家还是东南亚国家,他们的选择是,继续和美国发展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和中国发展紧密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2.
任永健 《学理论》2013,(20):26-27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不断互动的结果,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有别于以往的中美关系,也有别于以往的大国关系,更有助于摆脱守城国和崛起国必有一战的逻辑怪圈,进而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不仅对各自的繁荣和稳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当下,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完成权力交接,中美关系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明确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新"的内涵,权衡两国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怎样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了中美两国共同面对的课题。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为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形势总体表现为相对平稳与缓和;其特点首先是经济持续全面恢复和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继续看好;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一.其次,部分重要的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逐步降温甚至平息三是大国关系经调整已基本恢复到科索沃危机之前的状况。2000年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反映出既竞争又合作的特点。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处理彼此关系的根本特征;。跨世纪的大国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经济、科技以及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全球化将在加剧相互竞争的同时,加深大国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国关系"研究的意义与效用因国际政治实质而凸显,大国作为国际关系最主要行为体,其间的博弈与互动建构了国际政治格局,并由此影响国际形势走向。而在"大国关系"研究中,历史分析尤为重要。历史具有继承性与变异性,一方面由于史实的不可复制性致使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但另一方面亦由于经验的可借鉴性致使国际关系的可探性。"大国关系"需待"解古谈今",同时"借古探今",承认历史发展的个性、多样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研究者应当通过历史分析与"大国关系"契合,指导国际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海龙  毕颖 《党政论坛》2013,(13):15-18
大国关系是指大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是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规则的决定因素。近代以来,大国关系经历了二战之前以“对立与战争”为主的时期,冷战期间以“对峙与竞争”为主的时期,以及冷战结束后以“竞争与合作”为主的时期。前两个阶段为革命性国际体系下的传统大国关系,后一个时期为稳定性国际体系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团结稳定的国内环境,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营造和平国际环境以便顺利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时代背景、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大意义、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四个方面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任晓 《理论视野》2013,(12):59-63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近年来提出并强调的一个对外关系新概念,并已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这一新概念主要是在思考和处理对美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李家祥 《理论导刊》2012,(5):106-109
印度作为一个与中国一样正在崛起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又是与中国为邻的南亚强国,在其大国外交及周边外交中,经常体现出对中国因素的潜心关注和巧妙运用。本文着重从地缘政治、历史、现实、中巴友好以及印度国内因素等方面,探析印度对外关系中中国因素存在的原因,并据以提出了减少印度对外关系中中国因素消极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1,(22):8-8
从海陆空间关系来看,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陆疆和海疆都十分辽阔的大国,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的双重身份。除了占世界陆地面积1/15和亚洲面积1/4的陆疆,还拥有相当于陆地面积1/3的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  相似文献   

11.
温香彩 《团结》2010,(1):26-29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增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可能已经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当前.我国在国际气候环境公约谈判中.面临的来自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减、限排的压力巨大.而且还将不断增大。《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4):8-9
中国崛起必须处理好与传统大国美国的关系,观察今天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无法回避美国因素。事实上,。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背后,始终有若隐若现的美国影子。  相似文献   

13.
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开始与缅甸在政治、经济、军事和能源等领域进行接触并逐渐加强合作,并逐步放松对缅甸的一系列制裁,双方关系正迅速升温,,这是近年来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大事。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和寻求遏制崛起中的中国的国家战略考量,也是缅甸推行大国平衡战略和寻求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两国战略利益需要,美缅两国关系将持续发展并在多领域推进,但不会实质性影响中缅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型大国关系已成为中美双方的重大议题。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存在积极因素,也存在消极因素,其前景取决于两国的战略选择。为此,中美应保持战略耐心,采取措施,积极探索推进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创新思维,加强战略互信和互动;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与交流,培育和扩大共同利益;有效管控分歧,维护中美关系大局;推动人文交流,加强民间往来;加强在亚太地区合作;中国应进一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积极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绿色营销和绿色产品是我们追求的终板目标。我国作为全球大国,必将扛起“绿色和环保”的大旗。然而在我国资金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的条件下,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亚洲的安全困境亚洲的安全困境,除了中美关系,更要把小国考量在内。在任何地方,小国家需要多边主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较之大国,小国的选择比较少。小国的各方面的需要,包括主权国家和安全和发展,都要求和大国处理好关系。因此,无论是东北亚国家还是东南亚国家,他们的选择是,  相似文献   

17.
张祥熙  李金颖 《学理论》2013,(21):37-38
中美日三国作为世界和地区大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在安全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此同时,各国的利益纠葛更加纷繁复杂。中美日三角在频繁互动中加强磨合,三角关系的认知与定位都在进行评估与思考,中美日三角关系将无限趋向等边三角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52)
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堪称近50年来国际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们分别在促进自由贸易发展、稳定国际金融秩序以及在减少贫穷国家债务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由于这三大机构都是在大国操纵之下,如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投票权都在门叽以上。因此,这些国际组织常常成为大国利用的工具,为本国经济利益服务。大国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时也是纠纷最多的时候。另一方面大国远利用有关的援助计划或者是贸易规则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因此,在半个世纪中,发达国家不仅从基金和世行所起的作用中得到了好处,而…  相似文献   

19.
为对付近两年国际金融形势恶l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挑战,西方大国陆续出台过一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然而,综观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却呈现以下显著的特点:一是发达国家改革的声调由强变弱,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纷纷收日,不再重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高调;二是西方大国提出的改革措施虚多实少,实质性进展甚微。三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救贷款条件正确性的强调重新回潮_这与去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暴露出薄弱之处”,“国际社会应为新世纪建)个新的布雷…  相似文献   

20.
大国关系的成功实践俱孟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历经两年发展,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这种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有利于地区安全,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事实证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成功实践。俄罗斯总理基里延科这次访华,与江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