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吴黎明 《党政论坛》2011,(22):58-58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为何“德国模式”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呢?答案就是蕴藏在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欧洲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治理思路、方案及效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理论导刊》2012,(6):105-108
近年来,随着欧洲和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爆发,全球经济又陷入新的动荡。由于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在成因、表现形式与演进历程、解决难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治理思路、方案、实施效果也大相径庭。欧洲采取了紧急救援措施和机制改革,美国则进行了财政紧缩和货币贬值。实施效果表明,欧债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美国债务危机却已明显缓解。主权债务后期的走向将会对欧美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理论参考》2008,(11):9-12
救市举措难以立竿见影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已发展成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美国近期的救市举措。经过一番博弈,近期美国众议院投票表决通过、布什总统签署了高达8000多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挽救陷入危机的美国金融业。  相似文献   

4.
欧元区正面临成立以来的最严重挑战。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将严重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欧债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危机背后渗透着大国之间的较量与博弈也是值得思考的。首先,这是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货币主导权与债务资源的博弈。自从欧元区成立以来,在金融领域欧元与美  相似文献   

5.
赵晨 《党政论坛》2014,(16):37-37
自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面世以来,衰落和崛起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研究的常用词。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再一次传出“衰落论”,可很快,欧洲在欧债危机之后取代美国,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被提及“衰落”更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毕敏 《学理论》2013,(14):57-59
欧债危机是一次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深层制度原因,就是欧洲的福利制度。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欧洲国家奉行的高福利制度导致养老金支出不断攀升,失业率居高不下,也拖累了其经济发展。欧债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过度使用,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社会保障;避免地方政府巨额债务有可能带来的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7.
董文涛 《学理论》2009,(20):59-61
次贷危机爆发后,从区域性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并从全球的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变,对全球的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各国对金融危机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但是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本文根据2009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危机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最新动态,并根据产生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为何"德国模式"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呢?答案就是蕴藏在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的胜利。德国的实力在工厂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7家在德国。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洲头号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占欧盟总量的三分之一,可谓是欧洲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9.
孙立平 《党政论坛》2009,(10):12-12
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但又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实质上,中国的危机并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危机过程。中国发生的还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即使没有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中国的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迟早也会发生。基本的原因,我曾经反复强调过,这就是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而如果这时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结构条件,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建奇 《理论视野》2013,(10):64-70
美欧债务风险构成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理论界及政府部门亟待破其深层次根源及演变态势。研究表明,欧元区汇率调节手段缺失、劳动力成本分化及欧元货币一体化内生债务国预算约束软化,三者构成的制度缺陷内在推动危机国债务的非常规累积,但财政联盟建设滞后制约了制度的修复完善,2008年金融危机加速推升欧债风险并爆发危机。相比之下,美国财政债务赤字非常规增长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危机的超常规刺激,而深层次根源在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支出的刚性上涨。尽管美联储债务货币化有助于防范美国出现典型的债务危机,但两党关于财政整顿的分歧及主权信用风险上升促使美国财政出现技术性违约的概率陡增。未来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财政债务风险高位震荡的概率较大,对此,中国应着力完善开放宏观经济体制以应对潜在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11,(14):16-1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随着希腊、意大利信用级别的下调,以及西班牙的执政党在地方选举中遭遇惨败,而再度出现恶化迹象。受之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明显加剧,欧元全线下跌,并进而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调整。 通过两大路径影响中国 如果欧债危机再度爆发,  相似文献   

12.
赵涛 《瞭望》2008,(46)
目前危机正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美国制造业大公司开始出现濒临崩溃的问题,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已向美国国会申请250亿美元的第二批贷款资金支持。危机正处于向经济危机转变的过程。美国经济衰退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且,美国经济是否触底尚不清楚,前景不容乐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但这次美国政府对危机进行了及时果断的干预,全球主要国家进行国际联合干预,预期这次金融危机不会恶化到30年代大危机的严重程度。我国金融业发展要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必须坚持金融业是为国民经济健康发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24):4-4
目前世界陷入了三大危机:金融危机、食品危机和能源危机,后两者伴随并加剧了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3,(14):29-29
“亚洲世纪”是近年国际舆论的热词。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四小龙”、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崛起,及至本世纪亚洲延续了崛起势头,并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冲击下仍能保持快速发展,这使得本世纪成为“亚洲世纪”的预言有了更多的论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上海就业的影响 起源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引发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又像多米诺骨牌正通过国际贸易蔓延到实体经济。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外需不足。从2008年11月开始,我国出口数据呈现下滑态势。2009年一季度,我国将近90%的重点商品进出口额出现下滑;进出口总值相对2008年同期下降24.9%,  相似文献   

16.
郑若麟 《党政论坛》2010,(14):37-37
希腊债务拖累欧盟陷入欧元发行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自美国引发这场全球性的经济与金融危机以来,欧洲公众一直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似乎危机是政府间的事,与个人无关。然而当欧洲人看到希腊公众面临的“惩罚”时,个个都倒抽一口冷气:银行借贷没了、刷卡消费时代结束了(希腊人均手上拥有5张信用卡,几乎人人都在借债消费)、第13、14个月的工资没有了、失业率大幅提高……危机不再是“虚拟”的。  相似文献   

17.
蓝茵 《学理论》2012,(25):63-64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爆发之后继而引发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这场危机已大大缓解,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仍可从次贷危机中借鉴经验教训,更好地应对住房信贷市场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剖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阐述中国住房市场现状,提出了后危机时代完善和规范中国房贷市场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王坤 《民主》2009,(4):18-19
从美国的次债危机发展成美国的金融危机,然后蔓延成欧美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现在,危机早就进一步深化和蔓延.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的冬天已经来临了。而此次发生在全球经济“心脏”部位的经济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将使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化。任何调整和变化都是基于现有的问题而出发的,为此,本文从金融危机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可能在未来发生的技术性变化、制度性变化、周期性变化和趋势性变化。同时分析了在这些变化中中国实现崛起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万国华 《民主》2009,(2):26-27
美国雷曼和“两房”等上市公司的破产或被接管而引发的金融海啸或股灾,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全世界尤其西方政府除了联手动用行政干预接管,或者干脆动用公币直接入市购买上市公司不良资产或股权等“治标”手段外,应对危机似乎还没找到好的“治本”良方。笔者以为,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为如此严重的全球金融或经济危机,根本原因还是美国式公司治理法律机制或证券法律制度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