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正除了白发、皱纹和老花眼,哪些状况提醒你开始变老了?又有哪些疾病常被误认是变老的正常现象?这几个变化说明你老了眼睛容易疲劳:常眼睛干,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对强光比较敏感。吃东西状况多:因为腮腺分泌的唾液减少,易口干。由于吞咽、咀嚼能力变差、面部肌肉松弛,吃东西容易呛到,进食速度慢,或抱怨食物煮太硬,咀嚼时常不小心咬到脸颊内侧的肉等。口味比以前重:人老后味蕾减少、嗅觉细胞退化,食物吃起来变得较无味。尤其对甜、咸感觉不敏感,煮菜容  相似文献   

2.
最近,你的身体是不是出现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此时你需要警惕,有些轻微的不舒服症状可能预示着一些重大疾病。1、视力减退眼睛经常发烧,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这可能是肝脏功能衰弱的  相似文献   

3.
苦并快乐着     
当最后一篇稿子的校样改定,揉揉眼睛,又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真想舒展开四肢,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不行呵,编辑手记还没写完。主编已经问过好几次了,稿子怎么样啦?以至在办公室里不敢对视他关切的眼神;美编小方也在追着问,什么时候定稿画版呀?至少给我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4.
一天,先生很认真地问我:“给灾区小朋友们带什么礼物好呢?”我说,“你小时候有什么东西特想拥有,却一直没能如愿呢?”他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就风风火火地出门买了只足球回来.到了周末,他一大早就带着足球去参加校友会活动了.待傍晚回到家,他的皮肤被晒得又红又黑,眼睛里却透着光亮.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双人们熟悉的眼睛,这双眼睛曾打动过无数中国人的心,这双眼睛振动了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这双眼睛成了一个时代一个"运动"的标志.眼睛里有茫然、恐惧、渴望、好奇.这双眼睛道出了一批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是谁拍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6.
文摘     
天津市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在国内率先完成的双眼视线(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研究课题,揭示了低视力儿童视功能特点。专家们提醒:不要忽略枧残儿童的残余视功能。要根据低视力儿童视功能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AI (人工智能)技术近2年得到飞速发展,实现了快速落地。AI两大核心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相当于用机器模仿人的眼睛、嘴巴(耳朵),而计算机视觉技术就像给城市安装上了带智能分析功能的"眼睛",AI技术大大提升了公安的技防水平,实现了AI赋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离不开监控摄像机,其发展历经从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从数字监控到智能监控、从智能监控到数据监控。平安城市的建设也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8.
幽默     
一语中的教练:有两样东西妨碍你成为优秀足球运动员.中锋:什么东西?教练:你的左脚和右脚.(摘自《读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渴望拥有健康的眼睛、良好的视力,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表要求。时至今日,盲和低视力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全国有900万盲人,并有3倍于此数目的低视力者,还有3亿多人视力需要矫正。眼疾不仅给视残者本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和不幸,而且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 实践证明,在我国致盲眼病中,半数以上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许多患者之所以致盲,与缺少必要的眼病防治知识有关。 眼睛位于体表,结构精细,功能复杂,极易受到外伤、感染等侵袭。一旦受损,往往难于完全恢复。感染性眼病,如沙眼、角膜炎仍是我国一些地区的主要眼病之一;青光眼,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可能永久地丧失视功能;而白内障则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视功能;越来越多的糠尿病性眼病,如能恰当地控制糠尿病,才有减少并发症的可能;斜视不仅造成患者外观问题,还可能使患者成为弱视,丧失立体视觉;近视、远视和散视如不及时矫正,也可造成患者视力功能障碍。要知道,眼病威胁着每个人。因此,珍爱眼睛,尤为重要。 从这期开始,我们将推出“爱眼讲座”。尽量以通俗的语言,简明的图示,让读者了解眼保健知识,教授眼病预防的方法,改善视功能,教您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有关部门向我们推荐,长沙市“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做好再就业工作;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落实,成效显著。我们来到了长沙市,见到了几夜没有睡好觉,眼睛熬红了的杜远明市长。  相似文献   

11.
宋朝有个朱熹,解释“庸”,平常也.庸就是平常,我们经常讲庸庸碌碌,庸碌就是平常,平庸.为什么说“庸”是平常呢?永久恒常的东西必须是平常的.燕窝、鱼翅天天吃可以吗?不行,豆腐蔬菜天天吃可以吗?这个可以吃.所以不能小看平常的东西,只有平常的东西才是恒常的. 儒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最重要的一点:日用伦常.日用就是不脱离我们日常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文化里面所体现的,即是道.儒家的道不是道可道非常道,百姓日用就是道.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2月10日,在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治疗中心,前一天做了超声乳化复明手术的刘淑卿老人,身边簇拥着她的儿、孙、重孙几十人,护士轻轻去掉覆盖在她眼睛上的纱布,老太太眨眨眼突然说:“好亮啊,我的眼睛亮了,我看见你们了。”一个调皮的小重孙,手里拿着个东西在离老人一米远处说:“太,你看这是什么?”老人脱口  相似文献   

13.
黄泽夫 《政策》2005,(3):19-21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宜都、 京山、石首三个县(市)所介绍的对外开放、招商引 资的不凡业绩,令与会代表眼睛为之一亮。三个县 (市)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认真 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在街头、巷尾、车站、商店,我们总能看见一些无所事事的小青年,他们敝开的衣领里,吊着个明晃晃的十字架,或者穿着夺人眼目的宽襟肥裤,一出口就是令人生厌的粗言蛮语,三三两两地出出入入。这一帮人被人们称为“罗汉”。可是,“罗汉”一词的本义不是这样,那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罗汉”一词原来是佛教中对有道行者的一种称呼。佛教的教义认为:人想要成为一个超脱的佛,要经过三个阶段:自觉(即罗汉)——觉他(即菩萨)——觉行圆满(即佛)。  相似文献   

15.
怎样帮助身边的视障人士? (1)树立只要有残余视力就应充分利用的观念,只要视障人士有一点点光感,就鼓励他用眼睛看. (2)创造良好的视觉无障碍环境——增加照明、防止炫光(灯光、阳光勿直接入眼,桌面刷亚光漆);增加家具与墙面、地面的颜色反差,加大墙面与门的颜色反差,在门把手上加彩色标识,在楼梯起始级涂上与楼梯颜色反差大的油漆,浅色餐具下面铺深色的衬垫以增加盘子和菜的反差.  相似文献   

16.
3月1日,面对记者,13岁的段小乐两眼溢满了泪水,泣不成声地哭诉道:“即使我拿了超市6根火腿肠,老板也不应该在我脸上写‘小偷’啊!”超市老板孔德杰似乎更觉委屈,气得语不成句:“真是天大的冤枉啊!他偷了我们超市的东西,公安局反而对我们开出了拘留证,这不是在纵容、培养孩子做贼吗?”  相似文献   

17.
眼见为实吗     
正同一样东西,通过不同人的眼睛去看,看到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既然如此,问题就产生了:谁看到的东西是真实的呢?随着年岁的增长,毛病便找上门来。记得老父亲曾经说过,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老,只不过有人从腿上先老,有人从眼上先老,有人从牙上先老……老父亲的话大概是经验之谈,的确灵验。过了五十岁,虽然自己  相似文献   

18.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他们:“你们认为在哪所学校学到的东西印象最深刻?”他们大多数人回答说:“是幼儿园。” 为什么孩童时期的往事最令人难忘?为什么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最深刻?因为,在孩童那天真的眼睛里,摄下的都是不加修饰的真实镜头;在幼儿那一尘不染的白纸上,写下的都是真挚的记录。千百年来,人类从未放弃过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在这三种人类至高美德之中,求真乃是最艰难的。正如高尔基所说:说真话、讲真情是一切艺术中最困难的一门艺术,因为它是最“纯粹”的。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9)
<正>岁月可以沉淀给一个人什么东西?对于刘沛勋来说,那个失落的江湖世界、不得不接受的没落帮派、洪门文化的传播者、近乡心怯鬓毛衰的老者、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怀,统统可以构成了他的人生片段,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其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家国情怀。300多年前,天地会创建者之一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旗号;100多年前洪门"红棍"(地位相当于执法者)孙中山疾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相似文献   

20.
怎样避免眼外伤致残? 眼外伤是机械性(钝挫伤、穿通伤、眼内异物)、物理性(热、低温、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性伤害引起的,这些冈素会导致眼睛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大多数眼外伤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要加强防治眼外伤的宣教,要对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能造成眼外伤的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如电焊时耍戴防护眼镜、帽盔或防护盾;禁止斗殴、乱射弹弓、乱投石子、乱放烟花爆竹;尽量不要让儿童玩弄锐利的玩具或接触危险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