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0年3月20日,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重建第五批项目签约,随着84亿元援建协议的签署,上海援建全部资金悉数落定,达82.5亿元。  相似文献   

2.
资讯·蜀事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1个专项规划对外发布 7月20日,省政府网站正式对外发布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1个专项规划,对芦山地震灾区的城乡住房建设、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重建、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修复、防灾减灾、土地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根据规划,在中央财政安排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460亿元基础上,四川省将设立100亿元省财政重建基金支持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3.
按照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统揽灾后重建工作,都江堰市正努力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  相似文献   

4.
魏坤 《廉政瞭望》2010,(20):65-65
三台县在灾后重建项目实施中,切实加强资金项目监管,坚持“六个到位”,确保阳光重建、廉洁重建,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8月底,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381个,规划总投资226.49亿元,累计开工项目1376个,开工率99.7%;累计完工1010个,完成投资185.6亿元,占总投资的81.95%。  相似文献   

5.
闻名遐迩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世人关注,中央关切。胡锦涛总书记指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要走在全省前列。四川省委、成都市委要求: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9年底,18个对口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省市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105个,对口支援资金697.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6亿元,其中对口支援资金完成投资424.45亿元;已建成项目1704个,占对口支援项目总数的55%。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9年12月底,四川省灾后恢复亘建项目已累计开工28021个,占重建任务的94.33%,其中完工项目21874个,累计完成投资6002.74亿元,总体情况良好,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受灾群众和社会各界基本满意。四川省纪委监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灾后恢复重建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效能监察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8年12月底,德阳市灾后恸复重建总投资近600亿元,开工工业项目598个,基础设施项目17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5个.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运作中,他们没有产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9.
曾万明 《廉政瞭望》2010,(10):54-54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绵阳市纳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的项目7318个,估算总投资2266.3亿元,相当于绵阳建市25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1.5倍。如何建设好新家园,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是对市委、市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我们把灾后重建的监督检查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都江堰市按照统筹城乡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的灾后重建打破了原有的城乡边界,将更多的乡镇特别是城郊乡镇、重点集镇纳入了城市重建的范围,扩大了城市半径,给新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与社区事务公开带来了新的课题。关注城市社区重构后的财务运作制度和规范管理,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是灾后重建"后时代"软实力建设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集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集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都江堰市灾后如何在新的构架下,针对集镇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优化灾后集镇体系,形成合理的集镇格局,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文章通过对都江堰市灾后集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做法、成效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加快都江堰市灾后集镇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也是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试点地区,其中鹤鸣村率先在成都市实施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该村把灾后重建和统筹城乡结合起来,再次创造出了新的“成都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灾后重建中崛起并成为灾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示范和样板。” 都江堰市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从灾后重建启动的那一刻,它就确定了这样非同凡响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灾后重建加快了都江堰市农民集中居住的步伐,农民住房的硬件设施和生活形态的软件改变客观上走在了前面,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却相对滞后,只有提前关注与建立农民集中居住后时代的政策体系,才能稳步推进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都江堰市灾后如何在新的构架下,针对集镇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加强集镇建设和管理,优化灾后集镇体系,形成合理的集镇格局,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文章通过对都江堰市灾后集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做法、成效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都江堰市灾后集镇建设和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灾后恢复重建全力推进。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开工94.3%其中完工73.6%;完成投资6002.7亿元,占概算投资的63.9%。重建工程质量和资金物资得到有效监管。”1月26日,省长蒋巨峰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绵阳纳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项目7318个、总投资2266.3亿元。这相当于绵阳建市2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近两倍。如何让这笔投资产生最现实、最长远的效益?答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以来,都江堰市按照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标准,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围绕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示范的目标,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化害为利,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四大基础工程”为抓手,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创新路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7月,"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短短两年,一间间布局合理、坚固结实的新房投入使用,一条条宽阔平坦、畅通便捷的大道四通八达,一个个功能完善、漂亮整洁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拔地而起……截至今年7月20日,雅安纳入总体规划2160个项目(不含国外优惠贷款项目)累计完工1746个、完工率80.8%;累计完成投资582亿元、投资完成率81.6%,全面完成项目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双80%"目标任务。此次灾后重建,产业重建既是重点和难点,也是特色和亮点。在工业重建方面,雅安以园区  相似文献   

20.
走进都江堰     
"在灾后重建中崛起并成为灾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示范和样板。"都江堰市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从灾后重建启动的那一刻,它就确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