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最传统也最普遍的希望。怎么才能成龙成凤呢?惟有求学。目前,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出国留学人员年龄趋于低龄化,原来多是大学毕业后再去留学,现在,少年留学生成为海外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吗?当越来越多的“海归”变成了“海待”,您还会选择把孩子送出去么?你认为出国留学一定比在国内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孩子的意愿如何?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父母,基本上都能比较客观冷静地对待是否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但也有一些父母比较盲目, 希望通过送孩子出国留学以达到“镀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非法留学中介精心炮制的骗局中,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掏出三四十万元等于让孩子出国“旅游”了一回。非法留学中介,面目何其可憎! 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骗术层出不穷——谁来管理混乱的留学中介市场?  相似文献   

3.
侄子留学记     
出国深造,对于子女的教育自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很多工薪阶层来说,出国读书的开销也是一今不小的经济压力。如果惦记着子女回国收人增高,就选择凑线让孩子留学,不一定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哥嫂都是工薪阶层,每月总收入一万挂零。这薪水用来日常生活算得上小康,可要用它送孩子出国留学,就有点儿“自不量力”了。  相似文献   

4.
吴洁 《小康》2013,(8):78-79
保险专家提醒,保险是出国留学的"必备品",务必在出国留学前根据学校和自身风险需求投保,以享有周全保障。进入8月,留学高峰又至,很多家长迎来了子女出国留学的最后准备阶段。海外留学,意外等风险自然也是无可避免。对广大留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保险应该作为出国留学准备清单上的必备品之一,最好能在孩子出国之前就落实好相关的计划,让孩子从踏出家门开始就享有周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到中国南方一些城市走了走,见到不少年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大多在5岁至15岁之间。谈起自己的孩子,他们愁容满面,说天天忙于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音乐、学英语、学钢琴、学书法。补习班五花八门,占去了孩子晚上和周末休息的时间。父母们苦不堪言,孩子们也疲惫不堪,美好的童年、孩提时代的童趣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6.
这篇短文的题目,是针对孩子们生存本领、生存智慧的培养问题而命定的。当今中国为人父母者多热衷于盲目攀比。课余时间,不管自己孩子的禀赋和爱好,这个送孩子学跳舞,那个送孩子学唱歌,你让孩子进美术班,我让孩子入体训队,更胜一筹者,不惜花高价请老师教孩子弹钢琴。有识之士对此类事情颇不以为然,调侃而不失审慎地称之为“屠龙”教育。屠龙,当然是高目标,大本领,令人心向往之,然而静心一想,“龙”在哪里呢?难免让人有点虚而玄的感觉。事实证明,这种虚玄的“屠龙”教育,已经使我们孩子的生存智慧、生存能力严重弱化。有这样…  相似文献   

7.
仅仅在两三年前,在众多学生家长的眼睛里,送子女出国留学还足一件无法想象的事,原因就在于学生去国外求学,必须通过难度甚高的“托福”考试。随着近两年号“雅思”热的又一股浪潮席卷社会以及大、中学校园,想依靠自己外语实力出国留学的年轻学子们,虽然又多了一条出国求学的途径,但如若想通过号试获得高分而被国外著名院校看中从而出国留学,依然难度不小。  相似文献   

8.
孙洁 《民主与法制》2014,(27):64-66
“你孩子毕业后准备去哪个国家深造?”“我拿到心仪学校的offer啦!”“8月份我家孩子就要出国念书了。”这些声音相信不少人都很熟悉。从小学到博士。国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洗礼。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只有3.9万人.而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41.39万人。增加了近11倍!出国留学人数的骤增,既给国内学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给海外各国的院校带来了巨大机会。因此各国政府把招收中国留学生作为其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教育持续发展,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主力军虽然还是高校毕业生,但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的中学校园也纷纷兴起了出国热潮,留学热再次升温,留学大军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有关统计显示:在南方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已占所有出国人员的70%-80%;深圳市有支付能力的家庭中90.9%希望孩子出国,没有能力支付留学费用的家庭也有66.7%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出国。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惜一掷千金送孩子上早教课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一岁的黄子璇刚刚学会走路,她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妈妈的搀扶下慢慢地走过小独木桥。每次走过去,黄子璇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和老师也会发出惊喜的称赞。 这是一节早教课的场景。近年来,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风行中国各大城市,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惜一掷千金送孩子上早教课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是新手爸妈们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早教班”仍然不是很明确。这些婴幼儿早教机构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军  陈生 《青年探索》2004,(3):61-62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有关调查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费出国留学的人中,未成年的孩子占了50%左右.这些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下,年纪小小就飘洋过海,在开阔眼界和学会自立的同时也饱尝了艰辛坎坷.  相似文献   

12.
臣子 《人民公安》2012,(19):18-20
一个海外留学的女硕士,怎么会走上反叛放荡之路?一个令人骄傲的乖乖女,怎么会如此“回击”自己的母亲?事实上有多少家长真正想过,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独自出国留学?又有多少家长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孩子在国外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只是赶时髦图虚荣,最终只会浪费昂贵的留学费用,甚至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正星期三,清晨七点半,十字路口的公交站。这是我与杨铁梅老师约定的地点,也是她今天送教的起点。每周这个时候,杨老师总会从这里出发,开始她为脑瘫孩子送教上门的一天。送教上门,对我而言有些新鲜,但对杨老师来说却早已成为她的生活,因为从2005年起,杨老师已经送教了8年。8年里,杨老师教过的孩子在不断更换,但杨老师的送教路却始终没有中断。通过这条路,杨老师走进了一个又一个脑瘫孩子的家庭,感受了他们的甘苦,  相似文献   

14.
早教有用吗     
最好的早期教育活动是从家庭自身开始的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不惜一掷千金送孩子上早教课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一岁的黄子璇刚刚学会走路,她学着老师的样子,在妈妈的搀扶下慢慢地走过小独木桥。每次走过去,黄子璇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和老师也会发出惊喜的称赞。这是一节早教课的场景。近年来,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风行中国各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继2009年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之后,2010年百万人放弃高考。在这百万人中有20%是为留学而放弃高考。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留学生大多是年过三十,甚至是步人不惑之年才走出国门。他们是所谓“公派留学生”。当时,自费留学对中国人来说,有如天方夜谭。今天,留学在中国正在呈现低龄化和平民化趋势。不仅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成为潮流,而且越来越多的初中生走上了留学之路。2009年发布的《中国留学教育现状调查自皮书》中披露,40%以上家长希望在孩子20岁前出国留学。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国外的优质教育,更早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出国留学,曾让多少孩子向往,又令多少留学生家长黯然神伤。斗富比阔、恋爱同居、傍款傍洋……在国外,部分小留学生们不但糟蹋了父母的血汗钱,也糟蹋了自己美好的青春,辜负了亲人的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17.
满轮 《就业与保障》2006,(11):31-31
曾经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悲观,一个叫做乐观。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这样的状况,所以,给悲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的玩具,又给乐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的马粪。第二天,他去检查他的试验结果时发现,悲观的孩子依旧愁容满面,所有的玩具连碰都不曾碰过,因为他害怕把它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呢,则在马粪堆里玩得不亦乐乎:“父亲,您一定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吧?”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28)
正当你去看孩子们用心画的作品,不是这些作品有多么激动人心,而是你的心,是否真的有艺术感觉在跳跃和奔涌。带着我们自己的审美喜好,去尽情地欣赏和赞美吧!以前听画家朋友说,千万不要早早送孩子去学画,会走很多弯路的。我问,那不去学画画怎么就会画画了?他说,让孩子自由画啊。自由画,不给任何指导?有多少家长愿意尝试啊?  相似文献   

19.
做为一个母亲,从她把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心就无可避免地与孩子连在一起,为孩子劳心劳力,牵肠挂肚,这种感觉会一直持续到永远,孩子是母亲们永恒的话题,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这个重视教育的年代,我听到太多焦虑的家长抱怨孩子不争气,他们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发愁,为进不去重点学校着急,为考不上好的大学遗憾。在这点上也许我是幸运的,女儿从小就没有让我着急,差不多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家长,他们带着羡慕的语调对我说:“你的孩子多有出息,上清华,出国留学,路是笔直宽广的。”  相似文献   

20.
赵震震  文晓东 《淮海论坛》2009,(4):30-33,35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在中文文献中。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是指父母出国留学或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与当前意义的留守儿童并不相同。当前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概念出现在9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