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6):87-87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005年10月12日在立法会发表题为《强政励治,福为民开》的施政报告。这是曾荫权今年6月上任以来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  相似文献   

2.
近期香港人们热烈谈论的话题是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第三份施政报告,议论的焦点集中在报告对香港未来发展的定位上。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三,行政首长都要在立法机构提出年度施政报告。今年10月6日,行政长官董建华向香港立法会作了题为《培育优秀人才建设美好家园》的施政报告。这也是他在1997年7月1日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以来的第三份施政报告。施政报告并不意外在董建华提出施政报告之前,香港很多市民期待着施政报告会对纤解当前香港经济困境、刺激经济增长、加速经济复苏提出更多的和更有效的措施;在董建华拟订报告前向香港…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5,(1):89-89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05年1月12日在立法会发表2005年施政报告,题为《合力发展经济共建和谐社会》。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行政长官董建华发表的第八份施政报告,也是他在第二届任期内发表的第三份施政报告。董建华在年度施政报告中强调,今后两年半内,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1,(24):60-60
虽然每日开工14个小时,但不能强求市民因为我工作时间长就觉得我做得好,不能要求市民同情,而是需要看我做得是否符合市民需要。 ——在即将发布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前,香港特首曾荫权在网上讲述担任特首7年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6,(1):82-84
胡锦涛谈循序渐进发展香港的民主制度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12月27日会见了来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胡锦涛听取曾荫权汇报后表示,当前香港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保持稳定,民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立法     
《人民政坛》2010,(11):4-4
据人民网香港10月21日电,为更好地稳定楼市,保护市民权益,香港特区政府近日宣布成立“立法规管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督导委员会”,就一手楼房销售及信息发布等市民关心的事宜进行立法管理研究,争取一年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上周三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曾提出成立督导委员会,讨论立法管理一手楼宇销售事宜,包括以实用面积作为公布价格的唯一标准,防止误导买家,全面杜绝“缩水楼”等。  相似文献   

7.
《公民导刊》2005,(7):5-5
曾荫权 2005年6月2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宣誓就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举行,曾荫权正式成为香港新的最高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7,(4):68-70
7月1日上午9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壁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胡锦涛走上主席台监誓。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曾荫权面对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接着,由胡锦涛监誓,在曾荫权带领下。香港特区第三届政府主要官员上台宣誓就职。宣誓完毕后,胡锦涛同曾荫权及特区第三届政府主要官员一一握手。 随后,由曾荫权监誓,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9.
媒体     
施政报告打造"新香港"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的首份施政报告,就多个经济发展与民生焦点范畴,提出方向清晰、步骤明确的解决路径,为香港带来愿景和希望。梁振英通过短中长期房屋和土地供应以打造"新香港"的蓝图,可与香港回归前麦理浩10年公屋计划,以及新机场玫瑰园计划媲美,对香港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报告提出解决经济发展、贫困、老龄化、房屋和环保五方面的短中长期措施,舆论指回应了市民诉求,在解决香港深层次问题上迈出了步伐。房屋政策为报告"重中之重",舆论评为"最大亮点",有指是一个比麦理浩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7,(3):68-68
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举行投票,789名选举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方式.就曾荫权、梁家杰两名合资格候选人进行投票。经过近3个小时的投票和点票,选举主任冯骅法官宣布.在772张有效票中,曾荫权获得649票.梁家杰得到123票,曾荫权以超过80%的高得票率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整个选举过程在香港特区选举管理委员会及候选人的监票代理人、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7):41-41
6月18日,新晋特首曾荫权发表《香港家书》,其中一段话:香港要持续发展。香港人要生活得愉决,香港人要贡献国家,就更加要保持香港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香港的中文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港自1997年回归祖国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了“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董建华先生在1997年10月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说:“我们的理想,是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能书写流畅的中文、英文,并有信心用广东话、英语和普通话与人沟通。”《(施政报告》第84节)这个政策是完全符合基本法精神,符合香港“一国两制”原则,符合香港社会实际情况的,是一项对香港社会有深远影响的语言政策。香港的中文教育政策是香港总体语言政策的构成部分。回归九年来,香港的中文教育政策方向是明确的,工作也是有成效的,但在实施上也值得研究、总结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香港总督彭定康先生1992年10月7日发表施政报告后,立即在平稳的香港引起震荡。问题主要集中在施政报告中的“宪制方案”部分。新华社香港分社发言人、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发言人和外交部发言人,先后发表谈话,指出彭定康的宪政方案在未与中方磋商的情况下,对香港现行政治体制作出了重大的改变。这样做,同中英联合声明有关中英两国政府要在过渡期后半段应加强合作,共同审议为平稳过  相似文献   

14.
进入癸巳蛇年,伴随着两岸关系发展,港台关系也进入巩固深化期。总体看,上半年港台关系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特点。港台高层互信加强香港特首梁振英自去年7月就上任以来,在涉及台湾政策上展现出独特的自信和个性。1月16日,是梁特首发表首份施政报告的日子。尽管施政报告没有谈及港台关系,但在发表施  相似文献   

15.
香港大事件     
2014年发生在香港特区的重要事件,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大事件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014年施政报告、特区政府评估接待旅客能力促旅游业发展、安排全体立法会议员访上海、沪港通开通、香港发生非法"占中"等,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6.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7,(7):5-5
<正>曾荫权:当选香港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揭晓,寻求连任的曾荫权获得649票,以超过80%的得票率在投票中胜出,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整个选举过程在香港特区选举管理委员会及候选人的监票代理人、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 长曾荫权在特区2001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香港将实施“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特别在资讯科技和电子财经服务两个行业,无上限地引进内地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政府到民间,从工商界、劳工界、科技界到教育界,各界人士抒发己见,讨论香港的发展与内地人才的关系,也讨论吸引内地人才和留住内地人才的具体措施。穗志方的想法和吴德恺的隐忧 31岁的穗志方是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1997年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电脑公司工作了几年.一个偶然机会他结识了几位香港同行。 1998…  相似文献   

18.
陈多 《时事报告》2007,(5):24-25
背靠祖国,CEPA使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香港经济摆脱了低迷,2004年至2006年,香港生产总值实际增幅分别达到8.6%、7.3%和6.8%。为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不久前曾说:香港经济达到20年来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天下事     
声音中央将继续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前来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时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外出访问经费开支,成为港人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媒体披露,曾荫权在过去4年外出访问40次,发生的费用不足百万港元,节约程度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