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90年代以后,非洲大陆陷入深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许多国家在"多党民主"浪潮冲击下,政局动荡,有的国家内战不断,经济困境加重。据联合国非洲经委会1993年报告,1990年至1993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仅为1.3%,而人口增长率却高达3%,外债1993年达2854亿美元,全非5(?)个国家中有32个国家无力偿还外债利息。有的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近一年多来,非洲大陆经济有所好转,但困难依  相似文献   

2.
2非洲经济发展缓慢,但潜力巨大。非洲多年来一直是最落后的地区。90年代初以来,非洲经济增长率逐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92年为0.7%,1993年0.8%,1994年达2.6%,1995年3%。其中1994年有12个国家增长率超过5%,负增长的国家由1993年的17个减为11个。预计1996-200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39%,北非达3.8%。非洲现在已经呈现出一些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条件:(1)随着冷战结束,地区冲突逐一解决,政局开始趋于平稳。90年代初以来,在国际社会干预下,许多问题得到缓解,武装冲突的烽火逐步平息。更…  相似文献   

3.
非洲经济自1994年开始趋于好转,出现了连续3年的回升后,近两年继续呈波状起伏的缓慢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997年为3.2%,比1996年的4.8%下降;1998年为3.7%,比1997年又略高。其中,世界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1998年的增长率为3.8%,比1997年高1.4%;但就撒哈以南非洲地区而言,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2.6%,低于1997年的3.5%。从个别国家来看,喀麦隆、埃及、科特迪瓦、摩洛哥、莫桑比克、卢旺达、苏丹、突尼斯、乌干达等国在1998年的增长率都超  相似文献   

4.
肯尼亚原是非洲经济建设搞得比较出色的少数国家之一。1963年12月独立以来,肯不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1965—1980年,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6.4%;1980—1987年,经济增长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在年均3.8%的水平上;1987—1989年,经济年均增长率又恢复到5%左右。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多党民主浪潮的猛烈冲击,肯政局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局面,再加上西方主要国家以减少和中止经援为手段,迫使莫伊政府实行多党民主制,肯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非洲电信市场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电信发展水平.非洲一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经济总量不到世界的2%,贸易额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5%,每年外资流入量不及世界总量的1%.①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非洲电信业发展落后于世界其他地区.但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持续看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过去5年,非洲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2007年达6.2%.2003~2007年,非洲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3.6%.②因此,非洲电信业发展总体比较落后,但近年来保持了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非洲政局趋向稳定,经济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开始中速增长,整体看有了明显的起色,2005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今年和明年可能会更高。但是,这种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是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自2014年以来,非洲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之前年均增长5%下降到3%左右。但是,非洲经济仍有不少亮点:增速仅次于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6个非洲国家;1/3的非洲国家在包容性增长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在非洲一些国家兴起。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债务负担加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非洲国家纷纷倡导经济多元化、积极推进非洲一体化,并加强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合作。非洲崛起的势头没有也不会改变,未来有可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世界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1995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达到3.5%左右,高于世界的其他地区(如欧盟约为2.7%)。在亚太地区主要是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在东亚又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地区)一直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预计1995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为8.5%,与上年差不多,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如预期非洲为3%,拉美2%,南亚5%)。现将亚太地区各个主要部分的经济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 1999年底的预测 ,亚太地区经济将继续顺利恢复 ,亚太地区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 2 0 0 0年将达到 5 7% ,其中 ,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经济区的平均增长率估计为 5 2 % ,东南亚国家为 4 5 %。几个深受金融危机打击之苦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引人注目。泰国经济在 1999年实现了 4%左右的增长率 ,2 0 0 0年估计将达到 5 %左右。近年来 ,泰国的通货膨胀率明显下降 ,此外 ,1998年大幅下降的进口也开始增加 ,出口也在稳步恢复 ,但银行部门依然面临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印度尼西亚经…  相似文献   

10.
1994年非洲经济形势出现转机,扭转了90年代以来连续下降的趋势,增长率可达3%左右,高于1993年的1%,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1994年非洲政治形势总的说来趋于稳定,为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前几年,非洲国家由于推行西方政治民主制度,造成政局动荡。沉痛的教训使它们认识到,非洲政治需要变革,但不能按西方模式进行。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全民大选,组成以曼德拉为总统的新政府,宣告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最终废除。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谈判达成的政治和解和民主变革及一党为主、多党联合的民主制度,为非洲国家政治民主化树立了榜样。在它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埃及是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也是较早实行对外经济开放的国家。以1974年5月前总统萨达特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的经济改革已度过近20个年头。1974—1982年埃及经济年增长率达到7—8%。此后几年维持在5%左右。1987年以后,经济开始衰退,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人口增长率,经济改革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海湾战争后,埃及重扬风帆,加快了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危机损害非洲经济的发展从1994年下半年起,非洲国家随着政局趋向稳定,经济也就步入恢复和发展的轨道。非洲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产值持续3年稳定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即使1997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增长幅度仍为3·7%。撒哈拉以南47个国家中有30多个国家1997年增长率超过了3%。非洲外债总额比1996年减少了90亿美元。非洲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77亿美元,这是近10年来没有出现过的好现象。非洲经济形势的好转是非洲复兴的主要推动  相似文献   

13.
主要观点  90年代墨西哥经济年均增长率 (3 .5 % )高于 80年代 (1 .9% ) ,其中塞迪略政府执政期间国民经济连续 5年持续增长 ;2 0 0 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 7.0 % ,为 1 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鉴于存在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有利因素以及福克斯政府中期经济发展战略和新经济政策的正面作用 ,2 0 0 1年墨西哥经济形势乐观。 2 1世纪初墨西哥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拉美地区其他国家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大大提高。国际石油价格和美国经济走势仍是影响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变量。  相似文献   

14.
1995年,非洲政治、经济形势继续趋于稳定和复苏。由于国际市场农矿初级产品价格坚挺,农业生产除南部非洲外有望获得丰收,地区合作迈出新步伐,经济调整与改革深化等原因,经济增长率在1994年2.4%的基础上稍有提高,可望达到3%,1996年预计在3%以上。  相似文献   

15.
经济继续衰退 改革面临困境——2002年拉美经济形势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以下简称拉美地区 )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 :经济继续衰退 ,改革面临困境。根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发表的年度总结报告 ,拉美地区经济在上年仅增长 0 .4%的基础上 ,2 0 0 2年出现负增长 ( -0 .5% ) ,为最近 2 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为 -1 .9%。阿根廷、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 GDP分别下降 1 1 %、1 0 .5%和 7% ,是衰退最严重的国家 ;秘鲁、多米尼加和厄瓜多尔 3国的增长率超过3 % ,算是拉美地区的佼佼者 ;其他国家的增长率都不到 3 % ,其中巴西和墨西哥两个地区大国分别只增长…  相似文献   

16.
2013年,非洲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凸显了非洲自强、自主和对非洲尊严的捍卫;安全上无奈依靠西方的趋势凸显,如何在“自主维和”与“外来干预”之间寻求平衡和最大限度地维护非洲的主权与利益已成为非洲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上通过“向东看”政策,并依靠与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紧密经济联系,保持了稳步增长。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6%之间,大大高于3%-4%的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2013年也是中非关系平稳推进、继往开来续写新传奇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外国直接投资会给非洲经济带来发展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相当大的比重流向了采矿业。近年来,非洲的经济增长也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矿产品(以及石油)出口的增长,尤其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表现尤为明显。但这仅仅意味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不是经济发展。2004年,非洲采矿业吸收外资总额为150亿美元,占全世界矿业投资总额的15%,远远超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流向非洲5%的投资比重。非洲吸收全球矿业投资的位次排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就非洲内部而言,南非占据了全非洲矿业投资总额的48%,之后依次是加纳(7%)、毛里塔尼亚(6%)、刚果民主共和国和科特迪瓦(4%)。…  相似文献   

18.
近期的发展2004年东南亚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3年的5.0%提高到6.3%,其中增速最快的国家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这个人口数量在亚洲地区居第三位的国家,2004年经济增长率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远远低于其经济增长潜力。根据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柬埔寨与老挝的经济则远远落后于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其经济就称得上是繁荣。而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到去年为止,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4.8%;从1991年到1995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1994年增长率达到8.5%。在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总额达15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这个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有可能依靠其大量的低工资劳动力而步入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越南  相似文献   

20.
在联合国开发二十年期间的经济成效就联合国开发二十年期间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动向看,除了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在六十年代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低于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5%)之外,余者大都均较顺利。就是说,除了六十年代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情况以外,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字以及各类发展中国家集团的经济增长率均高于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参看第一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