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在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需要得到养老现金的老年人基数大,这也直接决定政府在养老标准上的轻微变动都会导致财政投入的巨大差距。财政收入又不能满足更高标准的养老支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就会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于辉 《检察风云》2014,(19):38-38
当今中国已经步入到老龄社会,据权威数据预计,202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养老服务财政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决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及其养老服务需求。养老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裴小星 《法庭内外》2014,(10):38-39
自2003年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提升,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其中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是发展老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不仅在宏观上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在微观上也有利于缓和老龄化对于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面临挑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让我们面对严峻的养老现状,"未富先老"加之人口众多、发展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使得我国养老问题更为复杂,解决困难也更大。传统观念主导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创建并完善新型社会养老体系则是当下改善我国养老现状、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之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老龄化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我国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此解决好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将着重结合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低保及农村养老服务来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水平,并提出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正在持续上升,老年人口在给养老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养老服务改善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客观分析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进一步发展养老产业,应注重宏观政策的延续性和协调性,发展模式应满足需求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加强养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正面临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养老等社会问题,是全社会都在思考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步入老龄化,各个城市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养老模式。比如,北京"9064"的养老模式提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检察》2005,(6):31-31
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高层论坛”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5年的1.47亿增加到2010年的1.74亿。同时,老龄化逐渐显现,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经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社会养老机构在建设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单位养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需要,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区照料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区养老老服务的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2006年7月召开的“养老服务经验交流会”上,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表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这一结论,源于全国老龄办的一项专题研究: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为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已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从2001年到2020年间,我国将经历一个快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3.28%,大大超过0.66%的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从2051年到2100年间,迎接我国的将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增长。我国人口老龄化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强烈关注,社会的老龄化便涉及到健康问题。老年人长寿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生命问题,而且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发展老年体育,增进老年体育人口,使人口老龄化问题变负担为正面效应,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使养老这个社会问题显得异常的严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适应这个老龄化的浪潮,我国正在推行一种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本文从我国的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实地调研X社区,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以及反映的问题,根据省情、市情提出改善和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省已步入老龄社会,在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老龄事业的发展显得缓慢,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目标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有些群众尤其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充满忧虑与担心。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之前,我对全省社会化养老事业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1世纪以来就步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对我国养老事业的承受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沈阳市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且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文章首先通过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推动"替代养老行为"制度社会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次结合沈阳市养老行业的发展现状,归纳分析了"替代养老行为"制度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制度设计等建议,为沈阳替代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提供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彭红梅 《政府法制》2010,(24):64-64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进入老龄化的时代,我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海珊 《法制与社会》2011,(27):166-16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显。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会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届时,过快的老龄化人口反过来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可以想象,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比现在发达国家更突出。针对目前我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的现实,本文认为,应该把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那么,要真正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就必须从根源入手,逐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法律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忠 《河北法学》2012,(12):185-190
我国已于本世纪初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而且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群体性老龄人权益问题日益突出,老龄人口作为一个日渐扩大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整体性的社会关怀与法律关怀。就人口老龄化所致社会问题的对策措施而言,我国应根据人口结构比例变化调适人口法律政策,建立和完善老年人医疗保健制度,将养老保险制度层次化和体系化,实现文化教育权利在老年人群体的延伸,并保障老年人的再就业权。  相似文献   

19.
杨雪 《中国律师》2023,(4):42-43
<正>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向来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也是涉及生育、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领域的改革难事。今年全国两会上,律师行业代表委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百姓期待,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保障重点,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言献策。一老: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谁来养老”“怎么养老”的现实矛盾,养老已超越家庭范畴,成为了必须应对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留守老人”这个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留守老人”这个现象给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就业形势日益多样化,如何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留守老人们经济状况、医疗卫生条件、健康状况,精神状况及生活照料等各方面都比较差劲,这就需要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健全法律法规,不断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