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住宅消费市场的主角已经让位给青年人。在住宅消费中,不少青年人脱离自身经济水平,盲目追求住宅的奢侈与豪华,在超前消费中失去了判断力和批判力,住宅消费的实际价值大大降低。审视青年住宅超前消费行为,探究其心理,并对青年住宅消费需求进行必要的引导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林冬冬 《人民论坛》2020,(12):134-135
小镇青年是新一轮消费升级延伸与下沉的主角,他们购买力强,开始引领潮流,甚至出现超前消费情况。然而,理性消费才是消费崛起的开始,培养小镇青年理性的消费观,既要科学挖掘小镇青年的消费潜力,也要着力避免消费迷失风险。  相似文献   

3.
青年符号消费具有依赖性、炫耀性和象征性等特征,成为青年获取身份认同、建构社会关系、彰显个人品味的重要方式,但过度追逐符号消费会使青年陷入消费异化、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的窠臼。应从消费的本质属性和人的需要出发,培养青年健康、理性、适度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4.
小镇青年是新一轮消费升级延伸与下沉的主角,他们购买力强,开始引领潮流,甚至出现超前消费情况。然而,理性消费才是消费崛起的开始,培养小镇青年理性的消费观,既要科学挖掘小镇青年的消费潜力,也要着力避免消费迷失风险。  相似文献   

5.
消费活动是当代青年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承载着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以及过度的人情消费和虚拟消费凸显出当代青年"经济情商"有待提升。对此,应引导青年自觉抵制消费主义的影响,树立计划消费观念、坚持勤俭节约理念、形成理性消费观念、注重精神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超前消费模式不是万能良药从消费模式上看,此次金融风暴说明,过度超前消费的美国模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长期以来,美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正是这种巨大的内需拉动美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巨大的消费力量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又不断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面对大学生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冲动消费,高校应开设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课程,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社团辅助作用,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广州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宪 《青年探索》2008,(1):44-4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消费者。通过对他们费用来源、消费用途、影响消费的因素等情况开展调查与统计,发现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呈现出:消费多元化倾向突出;消费不平衡态势明显;实用消费仍是主流;交往与时尚性消费日益高涨;攀比与超前消费现象严重等五个特征。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消费教育,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等是在校大学生消费需要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商、网络信贷等的便利发展,年轻人的即时消费和超前消费增加,新一代年轻人日渐成为市场的消费主力,在提高其生活条件、促进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使年轻人养成不良消费习惯的风险。年轻人消费观念的改变并不等同于非理性消费。应积极宣传理性消费理念、加强金融监管,引导年轻人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0.
城市"隐形贫困"青年群体若以工作与收入划分,大体可细分为三类人群:高收入、高消费的一线城市青年;青年"白领"群体;高校毕业的"宅家啃老族"。超前消费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丰富多样的物质、新型的交易方式,为青年人追求时尚生活提供了透支便利。从"佛系"到"隐形贫困",反映了部分青年人的社会适应无力感,通过超前消费"刷存在感",会给青年人带来心理焦虑,乃至生活风险。社会应提供正向的价值激励,倡导"新节俭主义",帮助青年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简约生活新风尚。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孩子,花钱如流水”,不少家长这样抱怨说。教育界也不时呼吁,要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消费。少部分城市中小学生的超前消费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990年底,北京市统计局曾对部分有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小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月人均消费支付为173.10元人民币,生活消费水准高于家庭其他成员。1992年8月一份针对360户居民的调查又得出相似的数据,显示出家庭中用于中学生的消费支出占户均生活费支出的66.3%。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的消费观念大有别于他们的上一代,贪图舒适与虚荣取代了崇尚艰苦和节俭。这些中小学生的超前消费主要用于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理论的逻辑框架下,表面上标榜理性消费的青年“哈租族”实质上是消费社会中消费异化的变种.青年“哈租族”的租生活以虚假需要为消费动机,在物化的人际交易关系中追逐商品的符号价值,建构起虚幻的平等世界.中国当代青年要正确处理与消费和消费品的关系,才能踏上理性消费之途,复归青年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传播。它崇尚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将个人消费作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个人幸福、显示社会民主与平等的主要方式,将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合理化、永恒化、神圣化。它本质上服务于资本增值的需要,是当前资本主义实行意识形态控制和渗透的有效而隐蔽手段,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4.
青年假社会化的表现范畴:多重社会观的困扰;矛盾的道德苦闷;婚恋期待中的抑郁;超前消费中的饥饿;职业幻想的苦恼;完美人际观下的失落感.青年假社会化倾向波及之广,与青年正常的社会化呈同序并生之势.青年假社会化现象的"刺激源":宣教中的高格调;高层次社会单位和生活样板的刺激;国外印象的召唤;现实生活遇到障碍在精神上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加强对当代青年生态消费模式的理性建构,是新时期青年工作不可回避的主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时期青年的消费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青年在消费中所表现出的消费态度不理性、消费心理不健康、消费结构不合理等消费现状,不仅影响着当代青年全面健康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需要通过培养生态消费意识、生态消费品质和生态消费素质等路径建构当代青年新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6.
陈微 《青年探索》2000,(3):20-23
反向消费,特指肇始于年轻一代又向整个社会一步步拓展的以青年消费市场引导着消费革命的一种消费文化。现代青年的消费所引起的生活方式变化,其深刻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与影响。通过消费,青年以新的权威受到社会关注与认同,并从消费文化中获得文化反响意义,也由此确立了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周智 《青年探索》2004,(3):28-30
七、海峡两岸青年消费观念的比较有专家将消费分为5个等级:贫困型消费、温饱型消费、小康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奢侈型消费。客观地讲,台湾青年的消费可以说进入了享受型消费和奢侈型消费,而大陆青年则还处于温饱型消费和小康型消费,部分农村青年还处于贫困型消费。  相似文献   

18.
消费文化与青年认同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君 《青年探索》2006,5(5):68-69,78
消费文化带来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也给青年的成长发展带来影响,甚至带来了青年的认同危机。本文阐述消费文化对青年认同危机的影响:即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会对青年的现实认同产生强烈的破坏性;消费的私人化威胁到了青年自我的同一性;生活于消费文化语境中的青年极容易损害对他者的认同;对消费可能性的的畸形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青年的阶级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变革与精神消费升级催生了数字内容的生产,青年群体通过会员消费成为数字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对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剖析,可以发现,青年群体会员消费具有“唯快不破”的即时性获取、“体验至上”的情感性满足、“层级差异”的可见性供给等特征。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实践逻辑,在个体层面体现为时间控制和轻歇体验,在群体层面体现为圈层区隔与自我归属,在社会层面体现为动态诱导和非会员排斥,从而在会员消费过程中给青年群体带来情感满足、圈层归属以及碎片化消费、身份焦虑的双重影响。为了避免青年的盲目消费,也为了会员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建构会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青年自身、网络平台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共同完善会员消费市场,引导会员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约会文化已成为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约会文化相关的消费也值得重视。以在中国的哈根达斯品牌为例,其主要消费者为青年情侣。伴随着消费全球化的过程,哈根达斯从美国消费情境中的大众冰淇淋品牌跨国升级成为中国消费情境中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已有研究多关注中美企业战略定位与营销方式的差异如何促使哈根达斯实现品牌升级,但是较少研究关注哈根达斯产品的消费者和消费原因。以此为突破点,本研究发现青年约会文化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发现:在中国的消费情境中,哈根达斯的消费者多为青年群体,消费原因多为约会消费。以消费嵌入性的理论视角来对哈根达斯青年消费者进行访谈和参与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哈根达斯跨国升级的过程是外来脱嵌产品以其功能性和符号性的意义双重再嵌入中国社会,并且被成功整合到中国社会的过程。跨国升级的原因是哈根达斯和原有冰淇淋品牌相比,具备更加创新的消费方式、较为新颖的消费内容和产品,这些都为青年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同时,经过广告对其的符号化过程,哈根达斯以其全新的文化含义,即甜蜜浪漫的爱情符号和本地青年约会文化发生了文化对接,因此它能够被成功整合进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