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西北山区河池见闻支鄂湘位于桂西北的河池地区,层峦叠翠,山回路转,是一片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袤山区。这里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至今仍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然而,它又以丰富的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著称于世。今年四月初,...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20日上午11时,投资15.5亿元,实施5.2672万个项目的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正式拉开帷幕。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自治区党委、政府2008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也是本世纪广西实施的第四次特殊贫困区域综合治理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0,(Z1)
宜州是一个具有 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位于桂中偏西,是大西南、桂西丰富资源流向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过渡带,处于桂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267公里,距地区行署所在地河池市 75公里,宜州扼黔桂之咽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桂东南和沿海发达地区向桂西北落后地区加剧经济辐射、增强经济牵动的过程中,在东、西部结合的服务过程中,扮演着“二传手”角色。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  相似文献   

4.
发展红色旅游,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效举措。桂西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祖国西南边疆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所在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桂西又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加快该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文章以河池市为例,通过对桂西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及其对策建议,旨在为发展桂西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江日青 《传承》2010,(27):162-163
铜鼓文化是桂西北重要的民族旅游资源。桂西北重视旅游开发中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通过认真普查建档、积极开发宣传、健全长效机制、增加各项投入、建设多种基地、促进活态发展等途径加大铜鼓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推动桂西北旅游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14,(21):F0004-F0004
《诗经》上有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作为“旧邦千年州郡”的宜州,也应维新,才能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求得富强。 宜州市地处桂西、桂中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桂西北的交通枢纽、大西南出海通道要塞、云贵川入桂的重要通道门户。宜州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境内矿产、水力、旅游、生态、土地等资源丰富,是广西重要蔗糖生产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基地县(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循环经济强市,打造宜居旅游名城”和“建设桂西北新型中等城市”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立足市情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两手抓,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凤山枫叶红     
在桂西北山区凤山县的山坡上,有一片片、一坡坡延绵不断、郁郁苍苍的枫树林。那枫树高大、挺拔、苍劲,或独立生长,或连片成林,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坚持每年为民办好10件实事,已成了自治区政府连续多年的行动。 2009年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是:社会保障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乡村社会服务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沼气池工程、兴边富民和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廉租住房保障工程、茅草房改造和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防火工程、大中型水库移民和桂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7,(6):F0003-F0004
桂西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简称“桂西项目”)是由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简称“农发基金”)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简称“粮计署”)共同资助、广西农业厅农业外资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实施管  相似文献   

10.
韦茂才 《当代广西》2010,(19):61-62
桂西北七县(百色市乐业、凌云,河池市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南丹)地域相连,民俗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各方面联系密切,具有相同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形成区域旅游板块,这是桂西北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广南侬氏土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渊源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原为古句町国故地,唐时称西原蛮僚子部,宋时又称特磨道。土著民族为壮族(沙人、侬人和土僚),今分布于滇东南、桂西南及今越南北部《新唐书》载:“西原蛮: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侬姓为蛮中大族”,“结南诏为助”,一些首领既受封于南诏、大理,也受封于唐、宋。如大首领依民富既受封为大理国的“坦绰”(属国之王),又受宋太宗封为“金紫光像大大、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特磨道首领依氏和桂西南的侬氏同族同姓,来往密切,宋仁宗时特磨道首领依夏诚、侬夏卿兄弟,积极支持桂西南的侬全…  相似文献   

12.
许光林 《桂海论丛》2012,28(2):126-129
加快桂西地区矿产业的发展,是提升桂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当前做大做强桂西地区矿产业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培育矿产业工业园区;突出抓好强优企业,提高矿产业的产业集中度;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抓好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为做大做强矿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矿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日,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区"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格局初步成型。桂西资源富集区是指地处我区西部的河池、百色、崇左三市所辖的3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8.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7.8%,2010年末总人口101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19.7%。桂西资源富集区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大石山区和水库库区于一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的8个重点能源资源富集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4.
韦佐 《当代广西》2010,(3):51-51
清明节后的早晨,桂西北丘陵坡野上的鞭炮声七零八落,就像一场战斗的尾声。也许因为是早晨和早晨的大雾,那些砰然短促的爆破声的穿越仿佛都被折扣被分解。  相似文献   

15.
覃蔚峰 《当代广西》2008,(14):26-27
百色市是桂西的重要城市,在清末就已经是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区域的商品集散地。用现在的话说,百色当时就是物流中心,是人员与物资的集散地。经过多年发展,目前的百色既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运,又有机场,一个现代化的立体交通枢纽雏形已显;  相似文献   

16.
《长白学刊》2009,(1):F0002-F0002,F0003
边陲明珠、国门大学——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座落在中国通向东盟陆路大通道上的桂西南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红八军的故乡——广西崇左市。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9年的广西省立龙州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广西最早成立的三所师专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迅逊 《当代广西》2007,(16):56-56
地处桂西北山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称毛南山乡。在这片美丽神秘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出产稀奇珍贵的土特产品,被誉为“四香”的香猪、香鸭、香米、香菇,更是风味独特,香飘四季。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批准广西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11月14日关于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的报告,并且决定:撤销广西省桂西僮族自治州及该自治州领导的百色、宜山两地区工作委员会。原由桂西僮族自治州直接领导的凭祥市及邕宁、武呜、上林、宾阳,横县、上思、扶绥、崇左、宁明、龙津、大新、天等、隆安、马山等14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设立邕宁专员公  相似文献   

19.
千资百色:品味独特的西部文化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茂勤 《当代广西》2004,(22):30-31
桂西红土,千姿百色。百色没有其它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的丰厚文化底蕴,但却以自己独具的特色,树起了一组别类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20.
龙永敏 《当代广西》2006,(10):30-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和科学战略决策。那么,具体落实到桂西北农村,应该怎样进行呢?笔者认为,必须从桂西北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推进河池通道经济建设,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以党校为轮训、培训基地,以提高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