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科学地解答了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问题,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关系到党执政的根基,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耍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它的特质就是共同富裕,它既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又是检验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对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邓小平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三农”问题作为基本切入点,把改革作为基本动力,把“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基本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利亚 《求索》2007,(7):151-153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以“留守儿童”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统筹规划,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全面纳入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一种具有全局视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机构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确立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完成 ,我国公共部门体制改革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然而 ,这项起步于 80年代中期的改革 ,多年来却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目标缺位 ,既是造成这一改革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 ,也是改革缺乏理论准备和理论支持的典型表现。近年来一些学者主张以“非营利机构(NPO)”作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主导目标模式 ,这种观点提出不久受到了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 ,因而最近几年“非营利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作为一个固定用语已在科技、卫生等领域的改革性文件中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4.
1976年10月,党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明确指出:要把“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为此,党中央首先在拨乱  相似文献   

5.
恢复党组织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要求各民主党派要“把工作活跃起来”。冰雪消融,春回大地,历经十年动乱的党派成员迎来了民主党派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全国第一次卫生工作大会推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始,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历八年之久。在此期间,中央政府几乎每年都出台重大的改革推进措施,如1998年底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2000年初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1年年初和年中又先后两次在上海和青岛召开基本医保和医改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强调了“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  相似文献   

7.
省委、省政府决定,今年上半年要基本完成省政府各部门“三定”和人员定岗工作,省政府机构总数比改革前精简11个,省政府机关行政编制精简48%;省委机构改革待中央批准方案后2~3个月内基本完成,省委机关编制精简20%。3月21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直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自觉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在各项工作中,都应该注意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尤其要作这种宣传。”胡乔木同志这样强调宣传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道主义问题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五十年代后期,有些批判人道主义的文章存在片面性。十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持文坛,更把这个问题搅乱了,一时间,社会主义伦理道德问  相似文献   

9.
陈楚珍 《政策》2007,(9):43-44
“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十个基本”目标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强调:“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作为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要突出地把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0.
哲言 《今日浙江》2016,(23):7-7
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抓改革、促落实,要以人民满意为最大标准,让人民群众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四年,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要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必须“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1998年9月25日,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发表的《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强调“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对此,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它作为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予…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把改革与法制问题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指出“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自我完善,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并且强调:“法制建设必须贯串于改革的全过程”;“法制建设又必须保障建设和改革的秩序,使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应兴应革的事情,要尽可能用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3.
安徽大学马列部王进芬在来稿中说:邓小平十分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在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一致性,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党内民主是工人阶级政党所应当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工人阶级政党把自己组织和团结起来,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列宁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际出发,把党内民主的概念发展成为“民主集中制”,并把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组织原则和制度。他非常强调党内民主在民主集中制的…  相似文献   

14.
以农民文化乐园为载体探索标准化均等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强调“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为包括文化在内的民生改革和改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中国户口制度比喻为一扇大门,谁能进谁不许进,要听门里的“警卫”,警卫就是教育、福利、就业和医疗保险等资源的短缺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户籍歧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经济体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作为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作为城乡一体化主要障碍的现行户籍制度,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得到实质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世界上一些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本文从各国思政教育的比较中,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一、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7,(7):1-1
近年来,中央在加强“三农”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和新举措,形成了新时期比较完整的“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体系,充分表明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强决心,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真正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月20日至22日,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对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毫无疑问,“放小”有利于“抓大”,但决不是为了抓“大”把“小”当包袱甩掉,放任不管,而是要把它作为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一个突破口,通过优先推进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探索实现公有制的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第四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致辞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加快改革步伐、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贾孟喜 《岭南学刊》2003,1(3):41-44
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们,有些只是泛泛地谈“人的发展”的问题,有些只是讲“个人的发展”,而马克思则强调“每个人”的发展,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这段话表述了马克思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它强调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出了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独特性和基本思想。把上述那段话表述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有三方面的理由:其一,马克思对人的发展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