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顾我们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可以发现凝聚共识是各类统一战线组织的主线任务,在人民政协成立后,凝聚共识这一主线任务也在人民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和平与稳定,这都需要人民政协将凝聚共识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典型示范。纵观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典型示范发挥着凝聚社会共识的导向、沟通与教育功能,通过典型示范的塑造过程,树立、培育、推广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典型,并服务于国家发展、生产生活实践、民众意识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形成独特的典型确立、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机制,这是凝聚社会成员的利益共识、价值共识、情感共识的重要方式。新时代要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灌输性与启发性、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守舆论宣传阵地这三大经验,为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共识提供强大支撑与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现行宪法,即82宪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主席制度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由“虚位元首制”向“三位一体”实权元首制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对建国初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制和54宪法的回归,更与古今中外政治历史的常识相暗合.在由“强人政治”向“常人政治”过渡的“宪法时刻”,经由历史常识凝聚改革发展的宪法共识,无论在学术思辨还是政治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奉臻 《奋斗》2020,(3):11-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是建立共识和凝聚力量的高昂旋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实现,则有赖于国人一体同心的共为所形成的群集效应。  相似文献   

5.
如何准确理解把握中央精神,如何有效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如何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是地方发展治理尤为关心的问题。近两年,我们在坚持以党办通报形式转发文章的同时,在银川日报推出"大家推荐"栏目,将受众向广大群众延伸,推荐主体也由市级领导向县(市)区和部门负责人延展。我自己常借这个栏目推荐文章。宁夏、银川的新一轮开放刚刚打开局面,如果不能解决好心态的问题,"开放"仅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对外开放就很难稳步推进。有了开放的心态,才有机会登上开放的舞台,接轨开放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在7月21日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这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凝聚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历史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交往也由区域交往向世界普遍交往转变。世界普遍交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共同的生活实践的形成,推动了世界交往形式的发展,推动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这为促成人类价值共识提供了现实基础、合理途径和主体力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价值主体以各自的价值立场出发表达自身对人类价值共识的看法。“普世价值”由于价值立场的倒置、逻辑方法的偏差以及本真目的的错位,不能真正地促成人类价值共识。全人类共同价值能够真正地促成人类价值共识,原因在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不同文明的视域交叉融合以及坚持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8.
胡敏 《新视野》2006,(4):21-23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28年,28年的改革实践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由改革引发的深层次问题、矛盾也日渐暴露。反思改革,展望未来,在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是彷徨犹豫,畏缩不前,还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动摇,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文章提出,惟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形成继续改革开放的共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9.
薛晓峰 《前线》2012,(4):55-56
广东省中山市全民修身,坚持以“修身”为本,加强人的价值观培养锤炼,夯实幸福建设的德治基础;坚持以“全民”为主体,凝聚最广泛社会共识,形成全民认同、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坚持以“行动”为落脚点,知行合一,化虚为实,确保全民修身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政治共识的生产、凝聚与维护需要在民主制度、公共理性和政治认同的共同作用之下方能达成。政治共识的凝聚机制主要通过信息整合机制、协同合作机制、规则程序机制、理性沟通机制和话语框架机制的相互嵌入与影响,共同致力于制度共识、政策共识、价值共识的形成。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凝聚政治共识是其核心功能之一,数字治理时代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来保障政协凝聚共识功能的实现。政协内部及政协与政府部门、社会之间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高效的信息整合与协同合作,建立科学的规则与程序,使委员们与社会各界代表可以进行理性沟通,形成政策共识。建立和传播更为合理有效的话语框架,有助于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形成价值共识和制度共识。  相似文献   

11.
孙照红 《前线》2021,(4):44-47
凝聚共识是政协协商的方向和目标,政协协商是凝聚共识的手段和途径。以政协协商凝聚广泛共识,应加强党对政协协商的领导,增强多元主体的向心力。围绕公共问题开展协商,妥善处理好同和异、一致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健全协商机制,培育协商文化,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聚共筑中国梦的巨大合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安全的大局。而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目前,由于受国际、国内、历史、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新疆区域凝聚中国力量面临多重困境,需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工作;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统领社会治理工作;坚持民生改善,夯实凝聚中国力量的物质基础;深入推进"去极端化",为凝聚中国力量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凝聚改革共识必须贯彻一种"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承认差异、个性的前提下寻求共同利益。凝聚改革共识,必然会使人民的合理利益诉求在改革进程中得到充分彰显,必然能为改革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我们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腾飞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高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对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亟待"上。  相似文献   

15.
刘毅强 《理论学刊》2008,3(1):47-50
邓小平"不搞争论"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是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具体说:一是坚持实践优先,二是坚持实践探索,三是坚持实践勇气,四是坚持实践标准.不搞争论凝聚了党的若干历史经验.不搞争论成为改革开放的一项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6.
道德共识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热烈争论的一个重大哲学和伦理学命题。当前,重建道德共识有很多难点,主要表现在道德共识存在的现实根基被瓦解、道德普遍性存在的可能性被消解、主体各方重建道德共识的信心被削弱、主体各方间的充分沟通被限制等方面。推进道德共识重建,必须不断满足共识主体各方的根本需求,坚持用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用政府诚信凝聚和重建社会共识、用科学的奖惩制度和机制激发共识主体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深刻转换的产物,是党的"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包容性、和谐性城镇等要求。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寻求社会价值共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价值共识;追求共同利益,夯实价值共识的基础;重视融合,寻求"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淡化虚化丑化,以"四个自信"讲清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贯通历史与现实;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党史国史的本来面目,以"六个不能"作为评价党的历史人物的标准,不断深化党史国史研究。学习习近平关于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论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和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凝聚党心民心、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武器,坚持"两个维护",加强监督机制,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同历史虚无主义作坚决斗争。  相似文献   

19.
《党建》2012,(9):29-29
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 ◇杨东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基层宣传干部应本着团结鼓劲、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形成正面宣传强势,善于将人们的思想动态引领到主流的思想观念上来。注重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守住阵地,把好关口,  相似文献   

20.
史志军 《唯实》2021,(1):64-65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务公开是重要一环,对于凝聚思想共识、优化社会治理、促进问题解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推进新时代政务公开行稳致远,必须将其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政务公开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