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毒饵     
这是一个关于渔夫和鱼的故事。渔夫盯上了一条大鱼,处心积虑地布下种种诱饵。鱼儿经不住诱惑上了钩,便成为渔夫的掌中之物,任其摆布了。  相似文献   

2.
陈耀 《学习导报》2010,(14):42-42
大鱼问小鱼:“钓钩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姨、肉质鲜美的蚯蚓。你们会想什么办法吃到它,又不被钓住?”小鱼们听了,各自想开了计策。  相似文献   

3.
王近山善钓。1947年夏,王将军“钓鱼捉康泽”的故事在军中传为美谈。康泽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的祖师爷,当时的国民党兵团司令。康泽及国民党重兵就驻守在湖北襄阳,而王近山的六纵司令部,就设在离襄阳城不远的河南南阳县内,可谓是狭路相逢。攻城前一天,王近山胸中已有锦囊妙计,也感到万事俱备,便放马到武侯祠外水中垂钓。在一处芦苇轻摇、萍踪若现的河湾处,王近山甩开了长钩:“大鱼善稳,此处又有草饵为诱,必为大鱼出没之地。”他对旁边陪钓的政治部主任李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今天我要能钓到大鱼,我们必能活捉康泽这个大家…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贺龙同志给根据地机关干部上党课。在开讲前,他端着一碗水走上讲台,让大家看了看水里活泼游动的一条小鱼。然后把鱼捞出来,放在桌子上,结果小鱼跳了几下,很快就死掉了。做完这一番演示,贺龙同志对台下的同志说: "刚才的情景,就是我们今天党课的主题:密切党群关系。人民群众是水,我们共产党人是鱼。离开人民群众,我们不但打不败敌人,而且自己的生存也是不可能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相似文献   

5.
正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佛教圣地南海去朝拜,你说行不行?"富和尚问:"来回好几千里地,你靠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要有一个喝水的瓶子、一个吃饭的泥盆就行了。"富和尚听了哈哈大笑,说:"几年以前,我就下决心要租条船到南海去朝圣,但是,凭我的条件,到现在还没能办到。你靠一个破瓶子、一个泥瓦盆就要到南海去?真是白日做梦!"一年以后,富和尚还在为租赁船只筹钱,穷和尚却已经从南海朝圣回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好的想法却不去执行,那只能是空想。富和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渔夫身上生了一种脓疮,久治不愈,后求治于一江湖郎中。郎中看过疮,开过方,配过药之后,叮嘱病人服完之后再来复诊。病人遵从医嘱,每隔一周复诊一次,而每次总要带点小鱼小虾“意思意思”。如此这般数月下来,虽说伤口不见痊愈,但确有好转。一日病人又如约前来复诊,不巧郎中不在家,其妻子就照着药方给病人配了药。郎中回家得知此  相似文献   

7.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这句话的本意是说,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归从.进一步说,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条治国为政的道理:制定的政策贴近老百姓,维护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相似文献   

8.
哲学故事     
《学习导报》2014,(17):45-45
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人外出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坦然地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借钱的我。”赖账不还,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就挥手打了他。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对他说:“你去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初打你的我了。  相似文献   

9.
规矩     
朋友从外地回来,我们为他接风洗尘。吃饭时,朋友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上个月我去胶东,经过一个村子,突然一条大狗从远处向我冲过来,你们说在那种情境下我该怎么办?""跑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用石头打它。"一人说。"对,乡下有句俗语说‘狗怕蹲下’。当你蹲下时,狗以为你要捡地上的石头打它,就会落荒而逃。我当时就  相似文献   

10.
李建文  袁浩 《世纪桥》2011,(16):34-34
贺龙上党课没有讲稿,只在讲桌上放三样东西:一碗小米、一双布鞋和一个盛着一条小鱼的水碗。正当听课人感到不解的时候,他笑着指一指那碗小米说:“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我们军队要打胜仗,不吃饭不行!这粮食都是老百姓种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有哲人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心态对幸福观的影响非常直接,一些家庭出现的悲剧性变化,都与不健康的心态密切相关。欲无止境的贪婪心态俄国作家普希金在《渔夫和金鱼》这篇寓言中讲述了一个贪婪的老太婆因无休止地向小金鱼提出一个个要求却始终不满足,结果重返贫苦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许多贪官就像这个贪婪的老太婆一样,在追求幸福上欲望不断膨胀。所不  相似文献   

12.
同大多数职务犯罪的服刑人员一样,入狱前的舒郅尧照例有段骄傲的人生.但在失去骄傲和走进高墙之间,他曾经遭受过一次挫折.关于这个挫折,简单地说,就是从后备干部的"苗子人选"变成了政治前途不那么喜人的"一棵蒿草".这个挫折,说大就大,说小也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女子,人送外号"拼命三娘",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她是一位知心的调解姐姐、领导和同事心目中的女汉子、父老乡亲交口称赞的好闺女. 这个女人,姓史名静.史静"恬淡平和,安定不动"之意,但她,却是个十足的"女汉子".走进她,就走进了火红的青春,浑身洋溢着激情与力量;走进她,就走进了司法警察真善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真情和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正明太祖朱元璋每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都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破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面对井的警示,许多官员都能恪守例律,廉洁为官。如常州郡守许度平时最爱吃太湖白鱼。有一次,一个渔夫为了打赢官司,挑了几条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鱼送给他,许度谢绝了。渔夫就问:您不是最喜欢吃太湖白鱼吗?为何不收?许度回答说:收了你的鱼,我就是受贿,就可能被革职,官职、俸禄都没了,我以后还拿什么买鱼呢?不如这样,等打完官司,你教我织网捕鱼吧。  相似文献   

15.
1964年4月11日下午,革命圣地井冈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参观团,叫做"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团长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当大客车一进入茨坪时,溥仪兴奋地观望着这大山深处矗立的一幢幢高楼大厦.他激动地大声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过去我不太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去,而偏偏选择井冈山做革命根据地,现在,我理解了."随行的一位专员便好奇地问道:"那你给我们说说看,你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溥仪便仿佛如有所悟地指着窗外的宾馆、招待所说:"你们看,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的房子可以供红军使用."听他这样一说,陪同参观的一位吉安地区领导马上解释道:"这些高楼大厦是解放后才修建起来,供中外宾客来参观时用的.过去这里是穷山沟,只有几座用土砖垒起来的平房,大部分是茅草屋,条件非常艰苦."  相似文献   

16.
商人坐在海边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渔夫划着船靠岸,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商人先是对渔夫才一会儿工夫就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又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些鱼?渔夫不以为然:这些已经足够养活我一家人啦!商人又问:那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干什么?渔夫答: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务鱼.  相似文献   

17.
文生: 首先,祝贺你考进了北京大学. 你给我来的两封信都收到了.你说最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还学习了《党章》,对其中第六条"誓词"中说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不大理解,要我说说看法.所以就回了这封长信,跟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妈,今天下雨路滑,就不要出去买菜了。"坐在办公室的我,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轻轻地对电话那头的母亲叮嘱。"这点雨不碍事,你工作忙,就不要操心买菜的事了。"母亲说,"还有,中午在单位不要凑合啊,要好好吃饭,你太瘦了。"听着母亲关心的话语,在这个下雨的秋季,我心里暖暖的。在我刚刚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这个幸  相似文献   

19.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20.
正我很色。我承认。一听到他们说"男人嘛,长相无所谓的",我就来气。一想到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男人嘛,有事业就行了",我就更来气。一想到这个"事业",其实说白了就是指钱,我就气得胃疼。说男人长相无所谓,那是纵容。说男人有"事业"就行了,那是势利。这种观点又纵容又势利,用一种虚伪来掩盖另一种虚伪,我不同意。男人怎么就长相无所谓呢?这简直跟说"美国人嘛,国际法无所谓的"一样没道理。我的"色",可以追溯到初中时代的"初恋"。初中的时候,我们班最英俊的男生,坐在我后面。他有全班最酷的平头,最长的腿,最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