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红岩 《理论月刊》2007,(2):155-157
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中国非政府组织开始快速增长和壮大。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对民主政治进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组织基础,并将导致权力由国家向社会的转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改革;非政府组织是公民获得民主经验的重要途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会促进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健智 《前沿》2006,(12):210-212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的民间自治组织数量太少、发育不成熟。因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水平和自治能力,逐步实现村民自治。以农村社区建设与非政府组织的内在联系为逻辑起点,文中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繁荣农村社区经济、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以及营造和谐农村社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第三体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自律性社会秩序的形成,而且能够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为人们践行道德理想提供实现条件,因而是当前推进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新途径.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非政府组织的重大意义,注意处理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以及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并充分注意非政府组织的伦理性质,完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以图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中产阶段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互动关系来看,印度中产阶级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促进印度逐步向市民社会过渡,有利于印度的政治稳定和更好地迎战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正在以年均10%-15%的速度迅速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而且其本身所蕴含的伦理精神能够培育人们的奉献精神、理性精神和健康人格,为人们践行道德理想提供现实的条件。我们应充分认识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道德价值.加强其他律与自律建设。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对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非政府组织仍处在起步阶段,数量和规模落后于美国。通过与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治理模式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治理模式在法律法规、登记制度、财税政策、监督机制和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生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美国非政府组织治理模式启示我们:要加快法制建设及规范财税制度,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走出去";放宽登记制度及完善监管体系,依法治理非政府组织;弘扬"共益、公益、私益"合一精神,促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共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推进社会建设,还需要培育和扶持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完善社会内在结构。重塑社会组织,消除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附关系,社会组织作为独立法人具有自主权和独立性,按照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及其规律,自主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中国行政改革的“三步走”发展模式,即“解放市场”、“重塑政府”、“培育非政府组织”。自1978年以来,中国行政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的行政改革,其核心使命是解放和培育市场;自2003年以来,中国行政改革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其核心使命是重塑政府;展望未来,中国行政改革需要重组事业单位,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只有依赖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三驾马车的联合驱动,才能打造更好的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社区建设背景下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入手,总结分析了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社区功能的实现情况,探讨分析了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在介入社区事务方面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准确定位非政府组织的社区角色、促进社区公共行政的非政府化、强化非政府组织的社区认同、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满足多元化的利益表达主体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纠纷和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数量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游离于主流体制外,其利益表达能力低下,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利益的代表性、表达的组织性。通过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能提高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缓和甚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