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易带来“资源诅咒”。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H-O)认为一国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对外贸易的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相反。本文通过对我国各省(自治区)、市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得知: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受教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资源禀赋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资源的整体素质。自然资源是决定或制约着经济的增长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影响初始产业布局和结构,自然资源丰裕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由于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人们仍然要对自然资源给予高度的重视,既要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还要注重循环使用自然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资源禀赋,尤其是水电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集中区域。四川民族地区的水电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资金流动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水电开发方和民族地区需共同配合,结合水电开发的优势提高民族地区经济自增长能力,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历次人口普查和相关统计资料分析发现,2000-2020年间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空间格局已经发生转折性变化。以2010年为界,中西部人口向东部迁移的净增量已由波浪式推高转变为波浪式回落,省际之间的流动人口增长明显减缓,乡城转移的人口年龄红利逐渐消逝,城乡老龄化程度双双增长。其重要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反超东部。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人口与经济区域均衡发展初露端倪,人口空间格局新变化使区域均衡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奠定了我国人口发展区域均衡的大格局,未来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东西变化仍将主要发生在东南半壁内部的东部沿海与内地之间。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热点之一。由于地区的差异性,近几年来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差异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对山东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来衡量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山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金融发展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对东部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相关,而对西部则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是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的区域,核心区建设事关蓝色经济区全局,必须利用沿海优势,整合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联动全省以及全国经济的科学和谐发展。是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山东半岛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培育现代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文化产业意识,深层次开发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做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做大孙子文化产业;重视文化产业相关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黄河三角洲文化影响力——这是深度挖掘黄河三角洲文化资源价值,整合文化资源,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促进黄河三角洲文化经济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针对区域协同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多样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高效投入的区域优势资源、公平的区域发展机会和差异化的政策。在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区域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发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从比较优势出发科学选择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与特色增长点,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出发持续提升经济要素组合利用水平,在推动区域协同的过程中提升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通过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地区产业合作,加快市场化改革和科技创新等措施,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县域经济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呢?笔者认为,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结构,在战略层面上有以下着力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资源导向。 把县域所拥有的禀赋资源作为突破口,是发展县域经济常见的着力点。每一县域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特殊资源,如特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或其它传统资源,这些加上一定的资金和劳力投入经过市场配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华坪县位于滇西北与川西结合部,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聚居着26种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今天,华坪县要顺应这种趋势,盘活自身文化资源,吸纳先进地区的成果和经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文章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资源环境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在经济方面,农村人口流出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提高了农村流出人员的生产效率,流出人员将资金收入带回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民族地区农业一定程度上因人口流失而受损,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会方面,农村传统社会观念正逐步改变,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是,老龄化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尤为突出。在资源环境方面,人口流出缓解了农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贵州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地方文献中蕴藏的经济资源,以及地方文献对地方经济的推进作用,并对如何做好地方文献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经济是欠发达地区汇聚发展资源、提高市场化能力、实现产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基层组织活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先天条件和后天机遇,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技术提升、制度改革、政策保障等方面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后发优势。但同时也可能因先天不足和后天实践不足在交通条件、耕地面积、思想意识、配套设施、产业发展、人才资源等方面产生后发劣势。要破解欠发达地区长久以来的发展难题,补齐现代化发展中的中西部短板,就要求欠发达地区通过产业定位发挥初始禀赋的价值,通过制度创新、民生保障与联合发展来强化初始禀赋,弥补后发劣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区域教育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和谐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湖北科教优势和区域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剖析其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提高湖北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能够比较科学地分析研究区相对于参照区的人口发展状态,为研究区制定人口战略、政策提供参考。对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进行改进,引入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压力指数。选取1997-2007年广东省及21个地级以上区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几何模型和优化的指标,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区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及承载压力的测算,指标匹配的全面性、复合性、协调性,模型的客观程度决定测算的科学与否。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区域,人口承载压力总体比较大,珠三角、东翼多数区域人口承载压力呈增大趋势;西翼、粤北山区人口承载压力呈减弱趋势;除广州外,其它区域人口承载压力,相对广东远小于相对全国。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人口的空间分布直接体现并影响着其它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组合效率。本研究通过对国际化大都市人口空间分布发展情况的解析,探索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并与成都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对成都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未来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政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耗散结构理论的指导下,首都教育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被列入首要任务,首都教育资源在合理范围内与外界进行交换是必要条件.根据教育对人口的吸引力,首都教育资源疏解与发挥中央高校的疏导作用密不可分;伴随首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首都高校相关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合理调整存量资源、有序疏解增量资源有利于合理分担首都环境资源承载力;疏解较低层次资源有利于首都教育资源集约发展;同时,建立一系列机制,做好首都教育资源疏解的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黔湘桂毗邻侗族地区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现代因子+犁耕的社会主义文明阶段。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劳动生产率低下等等。这是侗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必须确认的现实基础。我们必须在这个现实基础与资源禀赋的结合中找到侗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山区综合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京九铁路的建成,给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京九沿线具有丰富的资源,京九线的开通,加强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目前,如何做到既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又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使其能实现持续利用,并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失误,这是京九线(江西段)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资源在退化、减少,可持续利用受到威胁①耕地在减少。沿线耕地1996年比1995年减少1.9%,其中泰和县减少最快,达23.5%,沿线耕地人均仅0.91亩(1996年),随着人口…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素质、城乡收入差距等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甚至部分影响效应截然相反。从全国范围来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资性收入有绝对影响力,农民工素质和非农就业水平也对农民工资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弱,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工资性收入负相关。分区域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并不显著,中部农民工资性收入与产业结构发展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关系并不显著,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负面作用在东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由此可以推论出,要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东部地区应建立立体、有效的教育体系,尽快消除城乡户籍差异;中部地区应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努力开发自身资源禀赋,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