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流氓恶势力是指一定数量的农民以血缘或亲缘关系为纽带纠合在一起,公然藐视法律和社会公德,在本地长期进行破坏公共秩序,侵害他人利益,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流氓犯罪活动的犯罪主体。其形成和演变经历了萌生和形成,发展,成熟并疯狂三个阶段。其存在的具体原因是: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靠强拿硬要来实现心理平衡;少数农民缺少良好的家庭、社会教育,文化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私欲膨胀,胡作非为;宗教关系的消极影响;农民群众对恶势力采取屈服忍让的态度,村级党政群组织软弱涣散;公安司法机关打击不力,甚至袒护、包庇,助纣为虐。治理对策:各级党政领导和公安司法机关加强重视程度,加大打击力度;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铲除流氓恶势力的滋生土壤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农村流氓恶势力,是指一定数量的农民纠合在一起,公然藐视法律和社会公德,在本乡本土内(一般不外出作恶)长期进行破坏公共秩序,侵害他人利益,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流氓犯罪活动的犯罪主体。农村流氓恶势力作为新形势下农民违法犯罪活动的一种类型,在农民犯罪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据对辽宁省8个县(区)的22个农村乡镇的调查,当前流氓恶势力在农民犯罪中表现出犯罪比例高,性质  相似文献   

3.
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为害百姓,无恶不作,已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不对这些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打击,改革开放就无法正常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就不会有安全感。本刊此期特组织刊发《他何以能横行十年》及《农村集镇流氓恶势力犯罪透视》两篇文章,一是旨在揭露流氓恶势力的恶行,二是希望有关方面加大打击这些犯罪分子的力度,在中央统一部署的这次"严打"中彻底铲除此类犯罪活动,还人民以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4.
农村流氓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有逐步发展恶化的趋势,有些地方已经很严重,不但是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的一大痼疾,而且对农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权稳固都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针对农村流氓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的特点,提出打防对策,以期使农村流氓恶势力无存身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村民自治 实现农村长治久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深刻变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广大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但也面临不少新的矛盾。实行村民自治符合当前农村因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急剧增多、对抗性增强,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猖獗,恶势力犯罪危害严重等不安定因素存在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分化对社会治安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社会转型过程中暂时的无序状态使诱发犯罪的条件增多,少数地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农村治安防范体系薄弱等实际,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现实选择。村民自治的核心是在广大农民民主参与的基础上实行依法治村,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各项重大事项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公安机关要认真研究村民自治给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重点打击流氓恶势力和邪教组织,坚决粉碎他们乘机把持农村基层政权的图谋;抓好治保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严格执法,自觉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流氓恶势力是一段破坏社会安定,治安稳定的反社会力量。凡是社会治安不好的地方,群众安居乐业得不到保证,都是与那里的流氓恶势力活动猖仅有关。而流氓活动猖权的地方,基层政权一定出了问题。因此.要稳定社会治安,就必须强化基层政权建设,不断铲除流氓恶势力这个社会毒瘤。厦门市历史上是帝国主义的殖瓦地,黑社会流氓恶势力活动猖龊。解放后.特别是特区建设以来,境外黑社会妄图渗透。市公安机关认识到了这点,自1993年底以未,在厦门本岛和鼓浪屿四个区,强化了打击带黑社会性质流氓恶势力的力度,使他们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流氓恶势力似一股幽灵,在我国的某些地区横行无忌,且呈蔓延之势。犯罪分子置国法于不顾,肆意妄为,为虎作伥,或欺行霸市,强拿硬要;或寻衅滋事,殴打无辜;或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敲诈勒索,侮辱妇女……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安定的一个严重问题。某村一个地痞,以谈恋爱为  相似文献   

8.
农村恶势力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恶势力犯罪具有地域性、劣根性、疯狂性、突发性和公开性、阶梯性和再生性、牟利性和频繁性等特征 ,其原因有个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思想文化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方面的、打击和防范方面等。打击和防范农村恶势力犯罪 ,必须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不断强化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坚持露头就打、除恶务尽的原则 ,充分发动群众 ,深挖犯罪线索 ,大力强化农村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9.
遏制农村流氓恶势力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1月7日上午,在广东省汕头市赖厝村一铺面内,数名蒙面歹徒持刀围攻村民赖树桐,从店内追砍至大路上,狂砍29刀,赖全身上下刀痕累累,四根手指断离,多处骨折,奄奄一息。歹徒甚至公开扬言:“如果公安敢来抓我们,我们就有枪用枪,有手雷用雷。”公安机关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战,终于捣毁了这个以赖沛浩为首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十名团伙成员悉数落网,四名包庇窝藏嫌疑人也先后被擒,并缴获枪弹、手雷、刀等凶器一批,从中查破了伤害案件七宗、其他案件三宗,铲除了这股称霸一时、为恶一方的农村流氓恶势力。现案件已由检察…  相似文献   

10.
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郧县公安局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专项斗争,取得显著效果。截至4月15日,该局已摧毁流氓恶势力犯罪集团17个,其中特大流氓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收缴非法枪支21支,雷管1123发;破获各类涉恶案件74起,追缴赃款赃物价值3万余元,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相似文献   

11.
罗利达 《公安研究》2004,(11):28-32
文章结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氓恶势力犯罪的实际情况,认为当前流氓恶势力犯罪具有犯罪目的趋利性,成员主体类同性、纠合性,手段连续性、多样性,后果恶性加剧的特点;流氓恶势力犯罪滋生的原因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庞大的失控群体为其提供了组织基础、行业场所漏洞管理为其提供了滋生土壤、打击困难助长了其嚣张气焰;打击防范流氓恶势力犯罪应采取进一步增强打黑除恶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提高打黑除恶斗争的实效和增强打黑除恶斗争的合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肖兴国 《公安研究》2004,(11):24-27
文章在对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今年以来打掉的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具有由流动人口组成,纠集以“地缘”“业缘”为主,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特征显现等特点;形成的原因有经济高速发展与贫富差距悬殊、封建帮会意识残余影响、群众维权意识薄弱等;防范和打击流氓恶势力犯罪要采取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加强重点行业整治,落实打黑除恶工作责任,以情报信息为先导,强化证据意识,做好前期调查取证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燮 《湖湘论坛》2023,(4):52-6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与探索,农村基层党建取得一系列成绩,整体改善了农村党组织的作风,提升了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然而,当前中西部农村党建仍然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人口外流背景下过度强调党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带来组织人才发展的“结构性缺人”问题;二是基层党建形式、内容、方式与农村基层治理实践相脱节,导致农村基层党建悬浮化、形式化。“去悬浮化”是解决中西部农村基层党建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认识到党员素质如党性、觉悟、认识、能力等不是党员个体的“天生”禀赋问题,而是组织动员问题,只有将农村党员组织动员起来了,才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那么,在中西部农村发展党员,就要考虑到青壮年人口外流的实际情况,应该放宽条件,更多地发展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在村的中年农民。再是要将组织动员起来的党员投入基层实践中,在农村社会治理实践、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锻造他们的品质品格和组织特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在村地区.流氓恶势力犯罪日益成为影响农村治安的严重问题.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一、封建宗法思想、宗族主义、宗派主义的复苏;二、政府机关办事不力;三、不法企业与流氓恶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四、“黑色保护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07,23(5):49-5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现实紧迫性.必须紧紧围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地区社会恶势力活动猖獗,并向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团伙化方向发展,且涉及成员多、活动范围广、社会危害性大,有的已演变成一股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民众、无恶不作的黑社会势力,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治安大局的稳定,成为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的一个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以及一些流氓恶势力犯罪团伙(本文简称“黑恶势力犯罪”),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工作人员的腐蚀、渗透直至与其相互勾结,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其主要手段是贿赂、收买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后台或靠山,故意包庇、纵容、保护黑恶组织成员及其犯罪活动,有的甚至由黑恶势力中的成员直接充任国家工作人员,形成黑恶势力犯罪“保护伞”。致使某一地区的黑恶势力,胆大妄为,为非作歹,称霸一方,残害无辜,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18.
打击流氓恶势力的若干思考柏启传1995年夏季以来,河南息县公安局先后在包信、城关、夏庄三大镇发起围剿流氓恶势力集中行动,三战三捷,打掉了包信“邹大眼”、城关“大尾巴”、夏庄“东霸天”3个重大流氓恶势力团伙,割除了祸害社会的恶性“毒瘤”,警威大振,百姓...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5,(12)
<正>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做好农村工作,确保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关键是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近日,笔者对河津市几个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走访。一、河津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变化近年来,河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使河津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20.
半月备忘     
《人民公安》2006,(22):1-1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11月6日召开的中央综治委2006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要大力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重点打击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做到打掉一伙.震慑一批.稳定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