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万洪 《新重庆》2007,(1):29-31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又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和中转站,它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较好,协作能力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城市联系农村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因此,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途和有力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彭小枫 《中国人大》2010,(24):29-33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围绕着如何推进小城镇建设这一课题,作者到辽宁省鞍山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薛星  李媛 《群众》2010,(11):64-64,68
<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对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地方政府财力很难满足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杨冬生 《淮海论坛》2010,(2):37-37,44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把加强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小城镇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总抓手、启动消费的推进器、统筹城乡的联结点、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是推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我们必须紧扣转型升级这一主线.在重点领域求突破,在薄弱环节下力气,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与小城镇建设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城乡统筹的概念、意义入手,认为城乡统筹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小城镇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的阐述,探讨了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条件,以及推动其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连波 《创造》2015,(7):35-37
<正>构筑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特色集镇、重点村庄四个平台,形成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城镇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滇中核心城市群、加大特色小镇建设力度的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现实要求,我们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楚雄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市水利化程度达65.6%,市乡公路硬化率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改善城乡结构。要把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善城乡结构的两个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孙静 《前沿》2005,(7):195-197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走梯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弘 《人民论坛》2011,(11):40-41
北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不断探索城乡结合部改造、重点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并已初步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布局趋于合理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推动城乡统筹的关键是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样需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周叶中 《人权》2014,(1):24-2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是解决目前经济困难的重要政策,更是我们党在提高人权发展水平问题上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只有发展好了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提高人权保障的水平。重视新型城镇化的人权保障功能,发挥小城镇建设的人权发展价值,应是新型城镇化有效发展、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贵州政报》2013,(10):27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申办评审试行办法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13]133号),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经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确定,并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决定由安顺市作为2014年第三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小城镇大会)承办地。小城镇建设是我省"5个100工程"重点发展平台之一。举办小城镇大会,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构建具有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我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战场。安顺市要以承办小城镇大会为契机,切实增强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市第九次党代会、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都对小城镇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区县干部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和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一批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不断崛起,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贵探索和实践,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可以节约和保护耕地,促进农村市场发育、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5.
陆续 《文明大观》2003,(10):42-43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相对中心城市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显得薄弱。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当前,农村进入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路 《辽宁人大》2007,(8):18-18
沐浴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煦春风,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响亮号角,阜新市小城镇建设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精神,大力发展培育了一批小城镇建设示范典型,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共同奏响了城乡和谐发展的大乐章。  相似文献   

17.
吴小渝 《前沿》2005,(10):184-186
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增长点,完善小城镇建设必须注重创造美好、和谐的小城镇环境,注重政府职能定位,夯实经济基础,制定高起点规划。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既是城乡结合的桥梁,又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纽带,它不仅具有城市的一般功能,更兼有接近农产品生产地且与农村保持人缘相联、地缘相近及文化相同的独特优势,它在城乡商品交换中起着中转作用,在城乡生产要素交流中起着合成作用。本文拟对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及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探析,并对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 自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我国农村实行集体农业体制,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前,在这种体制中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未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致使农…  相似文献   

19.
小镇青年具有鲜明的“城乡两栖者”身份特征。他们是城乡旅行者,在城乡之间循环迁移,却落脚小城镇,完成生活方式现代化。小镇青年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社会形态以及一家两制的社会机制支持下,完成了“城乡两栖者”的身份塑造。具体而言,他们在城乡生活选择上,具有开放性;在劳作活动中,呈现出创业和务工双向循环的特征;在“两栖”消费实践中,推动了消费的结构化转型。以“人的城镇化”为尺度,“城乡两栖”生活体验和小城镇的生活实践,是小镇青年通往现代生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科学的小城镇建设理念,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小城镇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