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兵 《重庆行政》2011,(5):20-22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与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强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颜伟光 《今日浙江》2006,(17):55-55
近年来,海宁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文化大省和人文嘉兴的要求,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优化海宁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2004年,海宁市委通过了《海宁市文化强市建设发展纲要(2004—2010年)》,此后连续3年制定实施年度文化强市行动纲领,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海宁市充分认识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并逐步从三个方面构建好新型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阵地建…  相似文献   

3.
课题组 《人大建设》2014,(10):13-16
<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着眼和改善文化民生,以标准化、均等化为主攻方向,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民生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这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载体。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社会风尚、提高  相似文献   

4.
甄静慧 《传承》2011,(4):56-57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一要求,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沃意琳 《前沿》2014,(3):140-14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主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它是在长期传承与创新中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了解和认识其本质,才能制订出符合规律的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李晓明 《乡音》2015,(3):16-17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我省新闻出版广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衷心拥护。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公共文化服务被赋予了新的时  相似文献   

7.
曹国旗 《今日浙江》2008,(22):58-59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力量办文化将发挥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近几年来,温州市针对民间市场活跃、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如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难点在于基层特别是农村。为此,2003年以来,我市从改善文化民生入手,以农村、社区、企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三个三”文化计划,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了中宣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朱立新 《乡音》2012,(8):16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是省第八次党代会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落实省委要求的重要载体。建议:1.省政府应把设区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三馆"建设作为提升河北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的主要抓手,争取在二至三年内,按照国家标准,重点搞好设区市一级的"三馆"基础设施建设,让文化强省战略首先在"硬件"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2."三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专项工程,要纳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通过构建全省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及管理系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均等化、便利化、公益性数字资源服务的创新性文化服务形态,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如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沈阳市辽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着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建立城乡统筹、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前进》2008,(4):10-12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最近,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明确提出要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其主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5.
《江苏政协》2012,(8):32-33
近年来,泰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市文化惠民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建设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目标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城乡基层,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阵地作用发挥不力、基层文化人才缺乏、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一、充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打造城市"15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需要。对于促进人的全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深化改革中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有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现代版,又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农村版、农民版,可以分阶段地提出其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实施农村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充分保护和挖掘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坚持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农民主体,是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紧抓好的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推进实施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嵇亚林 《群众》2013,(2):60-61
在江苏,无论你在城市社区还是在农村乡镇,都能看到老百姓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身影。近年来,江苏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节奏频率及广度深度,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9.
李婷 《今日海南》2014,(4):28-29
正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省群众文化要实现健康发展,应该做到"五个结合"。一、群众文化发展要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  相似文献   

20.
董国安 《乡音》2011,(8):26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对我国城乡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性很强。笔者多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深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文化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文化设施是开展农村文化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