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破产法研究国际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山  栾春娟 《学理论》2009,(17):114-116
对破产法研究国际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中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破产法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破产法研究的关键词图谱显示,破产重组问题、上市公司的破产问题、破产的成本、破产中的优先权问题等是国际破产法研究的热点领域。同时,跨国公司的国际破产问题、破产中的消费者保护问题、防止滥用破产程序等问题,成为国际破产法研究的新领域。中国在今后破产法完善过程中,也应关注这些新的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知存在着双重态度,一种是肯定态度,认为中国梦是适合时代发展和自身需求的独特模式,拥有具体实践路径的真实存在,具有重要的世界借鉴意义;另一种是否定态度,认为中国梦是民族主义复兴之梦,是威权梦、强军梦、霸权梦,甚至将中国梦看成空洞的宣传口号。虽然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知不乏有客观、真实的正面肯定,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片面理解中国梦,囿于美国梦的对立或等同认知,脱离历史和现实的"针对性"理解。为此,我们必须着眼现实,采取有效举措推进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进一步明确中国梦的内涵,澄清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实现路径等,从而切实掌控中国梦国际传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正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意义和卓越贡献英雄大别山,不朽鄂豫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二大根据地,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二大红军主力,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和人民军队发展、人民共和国创建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中国  相似文献   

4.
白洋 《学理论》2014,(1):50-5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根据国际风云变幻的现实、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对整个国际关系基本格局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中华民族统一进程等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的构想,从而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思想基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它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背景、内容、特征和意义方面全面、综合地分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现代化强国往往伴随着话语的崛起和强大。语言的本质是思想、话语的直接现实和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生成论、语言属性论、语言革命论和语言使命论的深刻洞见为中国话语建构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指引。语言生成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必须"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语言属性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辩证统一;语言革命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以"改变世界"为历史任务;语言使命论揭示了中国话语建构以"人类解放"为价值本位。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从现实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问题和现实导向的内在发展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和现实发展中逻辑自洽的辩证统一;从三者的整体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空间和实践宏大叙事的必然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呼唤更多行之有效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作为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兴发展大国,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提升,中国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中国从自身国家利益与实际能力出发,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区域互信与合作方面,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特别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倡导和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堪称有效参与全球公共产品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示范。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制约,中国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理念和实践依然还面临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国破产法对破产能力的规定采取有限的商人破产主义,将相当一部分民商主体排斥于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也不利于中国入世后与国际社会的破产立法接轨,废有限的商人破产主义而采取一般破产主义,可克服上述弊端。  相似文献   

9.
破产制度源于罗马法的财产委付程序制度,个人破产制度是破产法的发端,也贯穿了整个破产法的发展过程,只是在法人制度出现以后,破产法的内容才延及组织团体这种形式。目前,已有许多西方国家承认这种破产,在我国个人商行为日益普遍化、个人消费信贷急剧攀升的情况下,将个人破产纳入法律体系已成为现实需要。与企业破产不同,在自然人破产中,还存在自由财产制度,自由财产制度是自然人破产制度所独有的制度。本文旨在对我国构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中关于设立自由财产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理清自由财产的概念、范围等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从历史—现实中予以科学审视和把握,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凝聚力。党带领人民历经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层层考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接续发展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生动体现。在与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比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坚持国家独立自主发展不依附、坚持实事求是不唯心等特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前进优势。通过历史接续探索与现实国际比较,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蕴的道路自信和前进发展的独特优势。面向未来,我们更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和质疑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这有损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构建,也不能为中国外交营造积极的国际舆论环境。因此,如何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及国际影响力,成为当下我国对外宣传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在对外宣传中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立场,要求对外宣传要协调统一、反应敏捷、改进文风、内外有别等,这些对外宣传策略立足于中国,着眼于世界,在实践的检验中历久弥新,对新时代中国的话语权建设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绩表明,以不同的时间节点、历史环境、发展任务为现实根据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中国社会实现突破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其特定的价值。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角度,深度阐明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是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一个主题三个切入点,为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回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应具有国际共产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现化代一般进程的理论高度、广度、深度。在此基础上,为研究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十分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完善的新境界;二是它创造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三个新样式;三是它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第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昊 《理论导刊》2021,(2):53-57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一制度自信蕴含于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中,内在地包含了历史选择的认同、利益认同、价值认同和国际认同的维度。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制度探索过程中自觉选择并实现认同的结果,这是制度认同坚实的历史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显著绩效,奠定了制度认同的利益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了制度认同的价值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的比较优势及获得的高度肯定,彰显了制度认同的国际维度。从制度认同视角分析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坚定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我国发展历程中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作出这样一个重大的判断,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诸多方面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意识形态外交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发展任务紧迫国际环境却相对复杂,必须长期对意识形态安全保持警惕等现实,导致了邓小平外交坚决捍卫意识形态安全,但手段是防御的,目的是合作与发展的,视野也是开放自信的,并智慧地融入了理想主义内涵。这一外交思想在复杂条件下,在不与世隔绝前提下,维护了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中国融入了国际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良好外部环境,也展现了大国的开放和自信,兼顾了中国的国际声誉,值得当代中国外交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提出了中国模式概念,并引起了广泛热议。这无疑是我国国家软实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很有必要从国家软实力的视角对中国模式作深入研究。中国模式是我国国家软实力上升的体现;中国模式源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功;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中国模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中国模式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周军  刘冲 《理论探讨》2019,(5):155-1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面对新的时代定位,谋篇布局、举旗定向,将绿色发展理念推向新的战略高度,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深入思考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创新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在理论逻辑层面,绿色发展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历史逻辑方面,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逻辑方面,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基本遵循。通过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事业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重要突破和变革,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为世界生态治理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万希平 《求知》2010,(2):36-38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加之中国加入WTO国际组织,其组织规则要求中国政府重新思考和定位文化产业在国家综合实力和软实力较量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世界文化大国将发展战略集中转移到文化产  相似文献   

20.
王一帆 《团结》2009,(5):48-50
政治生活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政治学研究如果离开了现实,缺乏对政治现实的回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的政治学学者更应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出发,创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只有建立在中国历史和现实基础上的政治学理论。才有可能把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才有可能对现实的政治发展起到理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