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娄岩 《侨园》2012,(9):30-30
记得几年前刚搬来新家时,新鲜劲还没有过,就被邻居来了个下马威。车窗上被帖了张字条,意思是我停车越位,措辞强硬、直接,很不礼貌。邻居家的女主人曾和我有过一面之缘,那还是我搬家前装修房子时一次偶然相遇。当时我正帮工人搬换下来的浴缸,一个白人妇女非常友好地主动和我打招呼,当我知道她就住在隔壁时,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当时还想,能和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人做邻居,真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  相似文献   

2.
达古拉     
叶坦 《瞭望》1991,(33)
我第一次仔细看着达古拉是在1968年秋。当时我们几个刚到内蒙古插队的北京知识青年被分配去与达古拉合放一群羊。事先队上的头头跟我们讲:“达古拉的男人是‘内人党’,现在还在集中劳改,你们要和她划清界限。”牛车队拉着我们走向达古拉的蒙古包,她远远地跑出来迎,连连说“赛努”,“赛努”(“你好,你好”)。我们谁也不回答她,但是我却暗暗地把这个“反革命家属”从头到脚地端详了一遍: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4,(18):52-53
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三个故事就好。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如何串连在一起。我的亲生母亲当时是个研究生,年轻未婚妈妈,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强烈觉得应该让有大学毕业的人收养我,所以我出生时,她就准备让我被一对律师夫妇收养。但是这对夫妻到了最后一刻反悔了,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访美时,就曾听人说好莱坞在酝酿着一部关于埃德加和海伦·斯诺的影片。关心中美文化交往的人们都热切地盼望这个片子能早日拍成。那年十月,我去康涅狄格州乡下访问海伦·斯诺时,一进她那间斗室我就问起这件事。她谈了一下经过,但对于能否拍成,显得没有把握。她要我去好莱坞访问这个片子的制片人康塞丁。后来我专程去影城同康谈了一个晚上,了解到不少情况。但是当时从康的谈话看来,前景也还很渺茫。因此,回国后就没有报导。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说学校要“选美”,而且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我心里一惊,就有些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并非就是神经衰弱,而是因为我有个女儿正在大学就读。我倒不担心她不美不靓不能力拔“选美”的头筹,而是不安她受这“选美”的影响而从此擦胭脂抹粉、描眉画唇地竞美追美起来。说心里话,  相似文献   

6.
<正>岁月如水流淌,老师恩情难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创刊40周年了,我虽然至今没有在上面发表过一篇稿件,但我是她的忠实读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对标样板!其中的一些故事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那是2000年8月,《人民日报》向当时的铁道部政治部约稿,让写一篇关于“九五”期间铁路加强政治工作的纪实通讯,要求有高度、有深度、有行业特点。我当时在《人民铁道》报社工作,当时的铁道部政治部领导将写作这篇稿件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压力很大。一是这方面的文章我过去写得少;二是这篇稿件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内容繁多,无论是主题确定还是结构设置,难度都不小,一时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7.
我一向不善于应酬语言,每逢赴宴难免感到局促、拘谨。这次纽约受奖宴会上,却侥幸地就坐在一位谈吐如流水的哈代夫人座右。我一言,她十句;只要我随口出题,就能领教到一篇耐人寻思的议论。 比如说:我在上生菜时,只说了一句“美国的生莱真不错”,她接口的谈絮却引起了我一系列的思  相似文献   

8.
记得在50年代,为欢迎一批日本教育界著名人士,在南京交际处的大厅里,我以崇敬的目光注视着一位60开外秀丽端庄、彬彬有礼、谦虚和蔼、气质不凡的女士。当时有人向我介绍说,她就是当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签字的大名鼎鼎的金女大校长、现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吴贻芳,我听到“吴贻芳”这个名字时,肃然起敬,这是我第一次见这位杰出的中国女性。80年代初民主党派恢复活动,我被吸收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说来有缘,那时民进省委的秘书长司晓南同志根据吴老的指示,要她到附中来找中共支部书记吴先桂同志,希望推荐几位同志加入民进,我和余仁同志由此便加入了民进组织。当时我们俩人都是教导处副主任。我俩当时对民进了解不多,但对吴老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觉得很光荣。  相似文献   

9.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乘坐我们的游船游览漓江。我是本船的导游,叫盘丽娟。大家就叫我小盘好啦。” 当我们乘坐的漓航21号旅游船刚解缆驶离桂林码头时,船上就响起了一个清脆甜润的嗓音。游客们不约而同地朝船首那位手执话筒的姑娘看去,“呵!那不是刚才还在给游客们沏茶送水的姑娘么?我还以为她是服务员哩!”  相似文献   

10.
“妈妈知道我身边只有30多块钱,就给我带了两大罐家里腌的咸菜,说到时买点馒头就可以对付一段时间”9月2日,揣着最后的37元钱,18岁的赵盼来到中国农业大学2006级本科生报到的“绿色通道”,申请缓交5000元学费和900元住宿费。“负责审核的老师问我身边还有多少钱,我说只有37块,她显得有些惊讶,”赵盼对前来采访的《瞭望》新闻周刊说,“当时真的觉得有点难为情,不过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1.
食堂班长殷桂荣看着餐桌上原封未动的饭菜,奇怪地扭头向后屋嚷道:“谁还没吃饭哪?”“黄宝荣。”“怎么回事?”“她哭了。”“为什么?”“不知道。”殷桂荣不再问了,对黄宝荣她还是了解的,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她今天为什么哭呢?这确是个谜。殷桂荣想来想去,还是先找黄宝荣比较知心的赵素芬谈谈,也许她能知道些情况。于是殷桂  相似文献   

12.
戴先任 《党政论坛》2014,(21):63-63
“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一个普通女子这辈子能上法庭.第一次出庭我腿都是软的。拿到一审判决书我很想哭,明明我是受害者,为什么还判我输?”现年34岁的四川女工黄娟在东莞进行了其人生的首次法律维权,请不起律师的她独自经历十个月的诉讼过程,也使她由茫然变得坚强、她说她很可能输了官司,但希望她这种法律维权方式能多少起些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战前,我在日本统治的台湾彰化商业学校(以下简称“彰商”读书。“彰商”在八卦山上,天气晴朗时,从山上可以看到鹿港。当我和我的同胞无缘无故地被日本人骂为“清奴”(注)时,我就会跑到山上,望着鹿港,想到鹿港的对岸就是中国大陆,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 红龟粿 到日本后,我首先进入航空学校训练,当时日本的粮食已经十分短缺,学校的米饭里混着来自中  相似文献   

14.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年终总结、个人鉴定、组织生活会等一些场合,经常能听到这一类“评语”。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且不说“远学”马列主义,就说“近学”邓小平理论吧。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有些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在内,学习的“认真”程度还不够高、自觉性还不够强。诚如一位党员干部所讲:“我们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上班时我没有发现哪一个同志‘能认真学习……’的。是不是下班后回家学习?别人不敢讲,反正自己没有学。下班回家又忙着做吃的、做家务、看看电视什么的,一天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李光濂 《各界》2013,(2):9-11
吃 江青,这位自称“旗手”和“战士”的人,在当时中国人生活艰难的年代,是怎样生活的?我们从当时报刊公开发表的,关于她吃穿玩乐的文章,就知晓了。  相似文献   

16.
鲁民 《党政论坛》2008,(18):34-34
人在倒霉时最清醒。胜利时容易冲昏头脑,也是人之常情。“人生得意须尽欢”,面对美酒、鲜花、掌声、喝彩,就忘了自己能吃几碗干饭,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拿破仑在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骑在马上狂妄地大叫:“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而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荒岛上后,他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思前想后,他的头脑终于清醒了,他深刻反思说:“好长时间没和士兵一起喝汤了。”  相似文献   

17.
罗莎三十多岁,14日那天从汶川重灾区映秀镇走山路到都江堰。15日记者见到她时,她已休息了一天,仍然站不直身体,双腿的膝盖不由自主地往下弯,走路要一步一步拖着腿。不过她很庆幸,自己终于活了下来。她说: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单位上班。单位是映秀镇东五公里远处的一家化工厂。地震一来,单位的六层楼晃得非常厉害。我当时怕得要命,拼命想往外跑,没跑几步就摔在了地上。那时我知道地震了,想站起来,但刚站起来又摔地上,怎么样都站不起来。头顶上有砖头往下掉。和我在一起的几个同伴一开始也都往外跑,其中有一个还没跑出门的时候,被掉下来的屋顶砸了一下,后来也没有跑出来。  相似文献   

18.
“平凡不是伟大,伟大出自平凡”这是一个被实践再三检验并证明的真理。北京的李素丽,一个公共汽车上的普通乘务员,她所从事的平凡工作注定了很难创出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她却有这样的魅力,当人们一踏入她服务的车厢,人们就会被她发自内心的和蔼、热忱、善良、恳挚所感化,情不自禁地变得彬彬有礼而谦和起来。这是为什么?看过报刊有关李素丽的报道后,我认为:这是李素丽的人格力量所在。李素丽的人格力量产生于她干好本职工作的认定观点。用力做才能达到称职,用心做才能达到优秀。人们常说:服务行业是“众口难调”,你能在某些时…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世纪前出生在湖南洞庭湖畔的帅孟奇走了,她曾饱经风霜,历尽艰辛。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1996年元月3日看望百岁华诞老人帅孟奇时,微笑着对帅大姐说:“祝您健康长寿!”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送给老人的花篮绸带上写着:“大义凛然,爱憎分明。”他对周围的同志说:“我的帅妈妈很不容易,她受的苦最多,被敌人灌过煤油,坐过老虎凳,可她的寿最长。”作为一个在党内、在全国倍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革命老人,大姐还有另一种难得的美德。即她关心同志比关心自己还重。她以慈母般的心,关怀和抚养革命后代,把她的爱  相似文献   

20.
    
周波 《党政论坛》2008,(14):51-51
“去说了吗?”她问。“还没。”李四说。“干吗不去说?”“让我想想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