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无罪推定原则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乃至宪法原则,具有深厚的社会哲学基础和重要的政治法律意义。无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成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课题。刑诉法修改在即,进一步贯彻落实无罪推定原则必定是此次刑诉法修改的重头戏。文章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和要求入手,结合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实践,对无罪推定原则如何在新刑诉法中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提出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权利的本质首先是一项人权,其次,它是一项基本人权,再次,无罪推定权利是一项宪法性基本人权,最后,无罪推定权利是被追诉人的一项具有宪法性质的国际公认的基本人权。我国即将实施的新的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中都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是对被追诉人无罪推定权利的肯定和保护,有助于被追诉人无罪推定权利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是否采纳了无罪推定原则,目前仍存在着不少分歧。文章认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与标准的无罪推定原则的表述不同,不是无罪推定原则,只能称为人民法院统一定罪原则。  相似文献   

4.
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最重大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对于从根本上否定有罪推定,实现控辩平等,调动控辩双方的积极性,均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大改革是确认了法院判决前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和疑罪从无原则,但这一改革是否意味着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理论界尚有较多争议,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对无罪推定涵义的理解。“无罪推定”作为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专门术语,我国最早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该词的法文为“presomptionInnocnte,英文为“pre-sumptionofInnocence”。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无罪推定是一个学术用语,…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刑诉法无罪推定原则王旭霞*“无罪推定”作为一种司法观念,已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确认,但作为一项司法原则,被明文于刑事诉讼立法的作法,并非为所有西方国家所采用,也并非为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所摒弃。我国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将具有无罪推定实...  相似文献   

6.
无罪推定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它是指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无罪推定原则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且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无罪推定虽然已经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上得到体现,但我国目前离无罪推定的实现和完善距离尚远。本文论述了无罪推定的由来、含义,及我国无罪推定的确定意义和特点,且从其立法及实践等方面存在的欠缺着手,就我国如何全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罪推定(Presumption of innocence)是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一种司法观念,自十八世纪中叶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创立提出以来,历时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已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确认,并在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立法中得到吸纳。由于“无罪推定”蕴含深厚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何贯彻和运用好这一原则成为司法实践者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及对立法、司法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证,以便更有利这一重要原则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反映了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就刑事诉讼基本原则而言,应修改完善的有:增加人权保障原则;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确立刑事程序法定原则;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完善辩护原则;废除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增加国际法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0.
保障人权作为一项各国普遍承认的国际刑事司法准则,在我国法制建设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重要修订.新的刑事诉讼法废止了有关不利于人权保障的措施,确立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重要原则.在我国刑事司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文章认为,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中,并未确立完整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须完善相关条件才能使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进入实质阶段,修改应当坚持保障人权,同时要与国际人权公约接轨,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并贯彻其理念,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遵循司法规律,摒弃哲学教条式的非法律语言表述,修改出一部真正体现公正、科学、文明的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中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从法理上明确否认了过去长期实行的有罪推定做法。但是,由于司法人员在执法理念、执法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贯彻无罪推定原则还具有不完整性。司法人员要牢固树立起人权理念,对无罪推定具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这样才会在刑事审判整个过程中体现公正审判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关于无罪推定原则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理论中的无罪推定问题,在我国学术界有着长期的论争,主张和否定无罪推定原则的两种观点泾湄分明,尖锐对立。笔者认为,现行刑事诉讼法主要制度,已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而其中未体现无罪推定原则的,则明显地暴露出立法上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在肯定无罪推定合理性的基础上,从立法上作出明确的规定。这既是刑事诉讼立法科学性的要求,也符合以保障人权为核心的世界立法民主化潮流。本文就此谈点粗浅意见,以求教于同仁。 学术界对无罪推定内涵的揭示有不同表达,笔者理解,无罪推定原则有以下几层基本含义:(1)只有法院才有权对被告人确认有罪,追究刑事责任,其它任何部门都不能对被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中的“不起诉”决定和在法规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罪推定”原则有否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试分别就“不起诉”决定和“无罪推定”原则加以阐述,考察二者的逻辑关系,以此通观我国在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进步性。“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  相似文献   

15.
无罪推定,历来都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点内容,也是专家、学者们争论的热点之一。尤其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实施,关于无罪推定的争论也愈发激烈,各种观点亦层出不穷。本文不想介入此间争论,只想从无罪推定和刑事诉讼的关系这个角度上,来谈一谈在实践操作中应如何把握无罪推定这一基本原则。一无罪推定浅析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经法院合法、有效判决以前,应推定其无罪。它所强调的是,任何一个人必须要有确凿、充分的证据,且经法院合法、有效的判决才可确认为罪犯。所谓"确凿"、"充分",是指能证明犯罪的证据要有完全的证明能…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保护人权,实现程序公平和正义,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沉默权的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确立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法治社会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刑事司法更文明、人道、民主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目的,尤其是无罪推定原则因其为国际刑事司法最低标准之一而成为诸多国际公约与法律文件所规定的原则,而这些公约与国际法律文件中,有不少是我国已加入或即将加入的,根据国际条约必须信守的原则,我国没有理由拒绝无罪推定原则。我们应当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中确立完整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讨论其内涵成为必要,为全面理解它。本文讨论了其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法理、犯罪学含义。另一方面.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对刑法自身的生命力与刑事诉讼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文章讨论了刑法的社会适应性及与罪刑法定原则紧密联系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中的暂缓判决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暂缓判决在我国已经有了司法实践。这种制度既有其可取性,也存在着和《立法法》、《刑法》的规定相抵触、混淆了与缓刑的区别、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无罪推定基本原则和违反了《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审判期限的规定等问题,因而应当对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反对封建黑暗、野蛮、专横的刑事司法最有代表意义的实体法原则是罪刑法定,那么无罪推定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程序性原则。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今天,在经过了长期争论和审慎地思考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刑法终于以立法的形式,全盘肯定了罪刑法定这一反对封建司法专横最有价值的成果。相比之下,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法对于无罪推定态度则显得似乎过于冷漠。中国的刑事司法程序在新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取消了类推制度,重构新刑法观之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无罪推定,更新刑事诉讼观,以适应新刑法的运用要求,这是我们在开始贯彻实施新刑法和新刑事诉讼法时需要冷静分析和深刻反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