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第一,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第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首要问题。党中央倡导“四个尊重”,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氛围,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切实贯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同时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山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发挥,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社会公平普遍实现的基础上,实现发展与平衡、公平与效益的有机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极大创造精神的社会。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否在增强,是我们是否真正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稳定、和谐的基础,是我们国家能否和平崛起的内在动力,而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课题。因此,必须调动各种因素,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6.
宗教具有特殊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可以利用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利用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关键是提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的战略举措。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  相似文献   

8.
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充满活力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统一战线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本文试图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的基础上,对统一战线如何在激发社会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实现较大程度的和谐,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动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关系、正视矛盾和化解矛盾的关系、调动新兴社会阶层积极性和保护贫困阶层利益的关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在整个和谐社会的构成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统一战线是和谐理论的最好实践,尤其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统一战线要在激发社会活力、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要做到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在方针政策上坚持"四个尊重",在工作策略上根据不同统战对象确定相应的工作重点,在方式方法上建立适应时代特征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更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社会和谐与社会充满创造活力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但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社会创造活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这有其现实的困境,更有其历史文化的成因。为此,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战略举措,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既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状态的社会。而社会和谐最深厚的基础在于利益均衡与社会公平。当今,我国社会由于迅速发展和变革,出现了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特别是社会公正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彰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种力量的作用聚合。在各种力量的对比冲调中,政府的力量无疑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是其它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目前,在各种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的变革时代和社会转型期,对政府的职能要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要履行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职能,就必须具备高度的管控力、整合力、平衡力、公信力、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权威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其中,形成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形成和谐社会风尚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三个重要表现层面。我们应抓好这三个重要表现层面的工作,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 ,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 ,法治还是一种治国的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法治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法治的经济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法治的政治基础 ,思想解放为中国法治奠定了精神基础。从现实性和必然性分析 ,中国的法治之路走的是一条以政府推进为主 ,结合社会演进的道路 ,传统社会的中国不能进于现代法治国家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法治国家的社会前提 ,必须大力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诚实守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信任危机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其产生于社会的转型变革,形成于社会制度性体制的缺失,加深于人的存在危机。而消除的唯一途径只能是积极地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信任保障制度体制,以强化人们对制度性承诺的信任理念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国家发展不仅需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正确理解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观,有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安全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法治不仅是社会秩序的根本保障,更是良好社会秩序的根本标志.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符合法治的精神,才能产生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长远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