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胥莉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政治而言,农民的政治参与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研究转型期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对于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地方人大结构与功能的转换王宗礼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社会大转型之中。两大社会转型相交织,使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带上了明显的转型期特征。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大一统政...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政治文化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观念;关于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观念;以及相应的政治心理与主观维度的变迁。政治社...  相似文献   

4.
工会是我国最大的社会政治团体之一。从现有人数看,我国共有1亿多职工,而工会会员就有将近1亿。随着党政机关工会的建立,乡镇企业工会的建立,工会会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正不断增长。可以说,工会的广泛性已渗透于除农民和军队以外的各个社会领域。而且,随着我国向发达工业国发展,工人阶级队伍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工会组织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因此,工会这个最大的群众性政治组织民主建设情况的发展,必将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对我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不仅在理论上得到阐述,而且在…  相似文献   

5.
郭万敏 《前沿》2010,(19):18-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选举民主的弊端日益显现,西方学术界开始寻求一种能有效回应社会利益主体与文化多元化取向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就中国而言,由于整个国家正在从政治化的"总体性社会"向市场化的"分散型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因此,消除分化、化解分歧,达成社会和谐已成为目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协商民主在政治层面能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尽管我国具有推行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我国的协商民主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及人际关系的负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年来改革开放将我国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全面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在优化结构、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平稳转型意义重大。社会转型是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植变。社会革命、社会变迁、社会改革都可以看作社会转型的形式。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可从多方面描述其实质:从产品经济、计t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转型。从哲学角度分析·社会转型包括三种涵义:第一,…  相似文献   

7.
杨茜 《求索》2013,(6):255-257
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积极进行公民文化建设.是中国向民主社会、法治国家转型的必经之路。用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共享信仰.强化社会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认同,凝聚民众的爱国意志.这些都为中国的公民文化、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了切实的经验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从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公民社会本质上是走向平等、民主和法治的社会,推动村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最为直接的力量是渗透着宪法精神的民主财政和法治财政。引导农村走向公民社会的财政对策是:推进农村财政改革,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推进乡村民主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财政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发挥,不仅事关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同时也决定着我国社会基层民主的发展状态,决定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能否顺利实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对自身功能重新做出调整。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向扩大社会基层民主的功能转变;二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推动党内基层民主与社会基层民主的互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表明,通过对其功能不断创新,从传统的单纯作为上级组织命令的服从者和执行者向扩大社会基层民主的功能转变和互动,才能发挥党基层组织在社会整合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包承云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转轨的成功,就要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市场经济同民主政治之间始终有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加速转型——执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随着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会成员也从“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城市基层治理由“街居制”走向“社区制”。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最重要载体,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前沿,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芳 《青年论坛》2002,3(1):17-19
反对腐败与政治稳定是我党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关键时期所要追求的双重目标。要实现我国现阶段政治的稳定发展 ,必须对日益猖獗的腐败现象进行彻底的根治。目前 ,腐败问题已经威胁到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瓦解了政治稳定的物质基础 ,窒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大敌。因此 ,腐败不除 ,国无宁日。只有高擎反腐利剑 ,才能痛切这一社会毒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推动农村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政治教育,增强其民主政治意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社会转型对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使政治认同客体发生了公民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方面积极的变化;另一方面,使政治认同的主体得到利益认同、理性认同与积极认同等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引发了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社会转型,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但同时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增强经济服务功能、政治整合功能、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功能、增强教育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经了群众运动、不搞运动和公民政治参与三个历史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走势,从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到自下而上的“公民”自治,从运动性的“大民主”走向建设性的有序参与,从突击式的民主“跃进”走向稳步推进的民主建设,从行政主体的“权力操控”走向官民互动的“民主恳谈”。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技术推力与精神动力的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官本位到民本位——民主法制建设的路径与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本位作为封建官僚政治与文化的历史遗存,不仅与民主政治相悖,与现代法治相悖,也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中,必须同时实现从官本位的政治法律体制向民本位的政治法律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农村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推动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现状,从整合利益关系,扩大党的覆盖面、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改进管理方式,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机关干部基本状况分析评价郑昌华机关干部①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他们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权力运转的依托和关节点作用。在当前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各阶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机关干部这个阶层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0.
民主政治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从两千多年的古希腊到现代的世界各国.人们一直对这种美好的政治制度孜孜以求。在中国,人们对民主政治也不遗余力地追寻了一百余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为民主政治的实现而奋斗。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本文以为.从民主政治的实质、民主政治在两方各国的实践、民主的普适性价值,政党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来看,民主是一种精神。当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政党、一国国民普遍具备了民主精神的时候.民主政治就是顺理成章韵事情;相反,当民主精神普遍缺失的时候,即便有了民主的形式,也不过是一副空壳,徒具外表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