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孔学、儒学与儒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学儒学与儒教许圣义孔学、儒学与儒教三者,在社会上人们往往混同。其实,三者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同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孔学是孔子的学说,专指孔子本人的学说以及后人真正继承孔子的学说。儒学是儒家的学说,儒家是宗师孔子以六艺为法的学问,与孔子当然有关,但是...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04,(10):64-64
晨报讯:据千龙网报道,在韩国,孔子的名字家喻户晓。日前,记者到韩国儒教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成均馆”进行采访。“成均馆”馆长崔昌圭说:“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有将近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思想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很重要,也很尴尬。 说孔子重要,是因为后人谈论中国文化,总离不开一个“儒”字。既说到“儒”,就离不开孔子。从儒家文化内部的演变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原儒”,还是后来标榜儒家文化理念却与“原儒”渐行渐远的理学家们,也都离不开孔子这位儒家文化的祖师爷。  相似文献   

4.
张颖 《春秋》2010,(2):42-43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经过子思、孟子、苟子等人的努力,得以薪火相传。迨至两汉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黄老学派一些思想被儒家学派吸纳.西汉时期的儒家已经不同于先秦时代的原始儒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将汉代儒家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5.
孔子在中国的命运很坎坷,从古代的万世师表,到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再到文革时期的全民挞伐,一度跌到谷底。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孔子和他的思想又重新成为人人争说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浅论孔子的经营观杨文清孔子的学说是一种经世治国之学,他的论述是很广泛的,其中不乏一些经营思想和经营观点是有很价值的。本文仅就几个有代表性的经营观略述管见。“足食”与“征敛”正确处理“足食”与“征敛”的关系,乃是孔子及古代儒家学派为后人留下的重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孔子思想的精华作了探索性的研究。作者认为: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仁”的实质是“爱人”,它是被统治阶级要求人与人平等的观念,也是孔子的新人类观。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据是尧舜之世“原始社会的民主自由”和西周社会“裕国强民的治理形式”。孔子提倡的“礼”是为“仁”服务的,是要“寓仁的教化于礼”。“仁”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要为大众谋幸福”,要作到这一点,就必须施行教育,培养“为仁一以贯之的政治家”。孔子作为教育家是“一代哲人”,他创造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都具有普遍的真理性。作者认为,以往一些儒家正宗学派对孔子思想多所歪曲,对后人影响很大,现在应该重新思考,恢复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8.
北晚 《政协天地》2013,(5):51-53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相似文献   

9.
袁朝 《世纪行》2007,(12):27-29
楚国的历史长达800年,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同中原政权发生关系。公元前11世纪,楚人的先祖鬻熊率族人参加联军,随周武王讨伐商纣王。西周建国后,鬻熊后人熊绎被周成王封为楚子(《史记·楚世家》),立国于荆山一带,“筚路蓝缕,以辟山林”,在荒山野林开垦土地,艰苦建国。春秋时,楚国建都于郢,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强国。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问鼎中原”,有北取中原之志。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所谓“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成为战国七雄中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强大国家。  相似文献   

10.
张立平 《时事报告》2009,(12):55-57
2009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61:41的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纪念孔子诞辰2560年的决议案,承认孔子对于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表态意味深长,背后至少有三大潜台词:一是表明儒教亦是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蒋笛 《求索》2011,(11):125-127
历史文献上记载孔子对风行于他生活年代的“郑声”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孔子认为“郑声淫”且“乱雅乐”,呼吁“放郑声”。由于“郑声”一词从古至今都一直被当做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代名词,因而很多人误认为孔子是反对一切民间音乐的。造成这一误解是因为“郑声”和“郑风”两个概念的混淆。孔子当时所指的“郑声”是从民间流入贵族阶层,变质和腐化了的民间音乐。孔子所说“郑声淫”的“淫”,很多人片面将之理解成“淫色”而忽视了其多种内涵。本文对“淫”的内涵做出了多种解释,以澄清一直以来人们对孔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小心皮条客     
前几天无聊中看了郭德纲的一段相声视频,他在演出中把拉扩胸器比作“拉皮条”,引得哄堂大笑。倒也亏他想得出。清朝时期,北京有个叫皮条营的地方,是红灯区。人力车夫经常会在附近揽活,将客人往皮条营里拉,后就被称为“拉皮条”。再到后来,“拉皮条”成了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13.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说的是孔子一辈子而不是他的某一个时期。三千弟子跟随他有多久,因为没有确实的史料记载,不敢妄断,说“贤人七十二”与他始终相随,大概是不为过的。孔子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谈各自的向往与追求,这是历来都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四子侍坐”,然而,不知人们是否想过这四位弟子的年龄差距:孔子六岁时曾皙出世,孔子十岁时子路出世,  相似文献   

14.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有关柯尔克孜族名最早见于《史记》,称作“鬲昆”或“隔昆”。两汉至曹魏时期,它被称作“坚昆”。两晋南北朝至隋,称作“护骨”、“契骨”。唐朝时通称为“黠戛斯”,有时仍称“坚昆”。宋、辽时期被称为“辖戛斯”、“黠戛斯”、“纥里迄斯”。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乎吾身”,严于自律;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恕对人。而后人也一直认为“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而愚总觉得“严于律己”固然必要,但“宽以待人”则不可一律而为之,有时,宽容未必就是美德。  相似文献   

16.
特园,抗日战争时期声名远扬的“民主之家”。在近乎被人们忘却的时候,从重庆市委统战部传出了好消息——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后,特园“民主之家”将展示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吾身”,严于自律;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恕对人。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拈出了一个“恕”字。而后人也一直认为“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而愚总觉得“严于律己”固然必要,但“宽以待人”则不可一律而为之,有时“宽容未必总是美德”。  相似文献   

18.
朱子祠是后人为纪念宋代大儒朱熹而建造的祠庙。由于朱子学(闽学)是封建社会后期的官学,朱熹去世后,各地建立朱子祠纪念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明清时期,随着闽学在台湾的传播,朱子祠也移植台湾。朱子祠又称朱文公祠,17世纪中叶,台湾就已经有朱子祠,这与台湾的汉化教育是分不开的。台南孔庙是台湾最早、规模最大的孔庙,被称为“全台首学”,主要建筑有大成坊、大成殿等。大成殿内奉祀孔子及颜回、曾参等四  相似文献   

19.
孔子之惑     
孔子之惑桑林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创立的儒教文化思想是我国沿袭厂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的上流。他智慧和理性的思维构架对中的乃至全人类近1/4人口的文化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比较人类其他思想教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像耶稣、...  相似文献   

20.
一、儒学的创立与发展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由中国春秋末期的孔子创立,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当时私人办学的风气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一些精通诗、韦、礼、乐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师儒”的生涯,这便是最早的儒者,孔子是他们的代表人物。他首先把“仁义”作为儒学的最基本思想,开始了对人的最早反思,并广收门徒,在儒学上取得成就的弟子就有72人,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之为“儒家”。儒家与当时的墨家、法家、道家等众多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一起被称为“诸子百家”。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孔子的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