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行了全面改革,大到基本国策,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更新,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的新时代,这种社会存在不能不直接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尤其是对青少年影响极其深远,在学生思想上引起了极大变化。一是要求自主、要求开放。从中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他们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的阶段。青少年有一种成人感,一切都向成人看齐,力争取得成人所具有的权利。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对表扬和批评很敏感,特别是对不公正的、不符合事实的批评更是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以致与成人形成对立的情绪。他们还  相似文献   

2.
亲人     
她和他,相识在一个文学聚会上.那个如花的年龄,如诗的季节.少年总是充满激情,他们一起吟诵彼此的诗句.内心说不出的亢奋.分别后,他们依然诗书来往,情义渐深.他轻轻告诉她:他爱她!尽管他的家庭很穷困.但她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女子,为爱情她可以舍弃一切.她毅然选择了与他结婚.她相信爱情和文学能给她带来一切,财富,幸福.  相似文献   

3.
爱情路     
一切感情都可以引向爱情,引向恋情,一切感情、仇恨,同情、冷漠、仰慕、友谊、畏惧——甚至蔑视。真的,一切感情……只除了一样,感恩。 感恩——这是债务人人都偿还自已的债务可爱情却不是钱币。  相似文献   

4.
有位名人说:“在这世界上你所能做的一切事情中,再没有像建立家庭能为你获得更高的荣誉、更大的安慰和更适当的位置了。”爱情和婚姻几乎是所有人向往的一个美梦。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这个梦,残疾人也是如此。从第8期《谈心亭》上几位朋友的信可以看到,残疾人要想成功地建立一个有爱情基础的家庭,难度更大。 按理说,爱情应该是很独立的。可是,当它和婚姻家庭联系在一起时便受到了许多世俗的制约和压迫,使有情人难成眷属。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残疾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呢?我认为,我们首先不能着急,要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理  相似文献   

5.
苏联有些城市离婚率高达50%.其中大多数离婚者都承认当初是由相爱而结婚的,这主要是第一,并非所有的人对爱情的理解都相同,有的人把爱情理解为有时是表面的、转瞬即逝的热情;另一些人认为爱情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心眷恋.第二,夫妇之爱和婚前恋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情.问题的事实是很明显的,婚姻关系的稳定取决于夫妇双方的道德品质、性格特点,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自我牺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两点几乎为我国哲学界所公认。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特提出两点质疑。 (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吗? 只要我们不是从一般的原则出发,而是冷静地面对现实就会发现,并不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而是有些事物可以认识,有些事物永远无法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正式颁发,是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各地实行的情况和经验,调动行为主体的积极性是落实《规范》的关键性环节。人是行为的主体。人的一切行为,无论是正确或是错误的行为,高尚或卑鄙的行为,艾明或粗野的行为,都是通过它体的自我动机,经过主体的自我选择而付诸实践的。中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文明行为也都是在他们的自我意识支配下的行动。正因为如此,贯彻《规范》一定要尊重学生这个主体,没有他们的自觉参与,《规范》就不可能真正落实。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自尊感、独立…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他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年少好动,爱唱爱跳,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课余生活丰富多采。尽管他们性格各异,但喜欢唱歌却是大多数中学生的共同爱好。我们根据中学生这些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第二课堂中开展班级歌咏活动,实施“每周一歌”,教唱革命历史歌曲和各种健康向上的歌曲,采取齐唱、独唱、轮唱、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班级的联欢、歌咏比赛、校园歌手比赛和艺术节文艺演出等,很受学生欢迎。历史上,不少名人都非常重视和推崇革命歌曲的积…  相似文献   

9.
沈哥:对于爱情,个人有个人的苦恼,请听以下几位朋友的倾诉:王铭(吉森抚松):残疾已很不幸,爱情婚姻的重创,我该如何面对?我因儿麻致残20多年,学医期间认识了女班长并相爱了。虽家人反对,都无法动摇我们的爱情。毕业了,女方父母以死相逼,我们犹如五雷轰顶。分手时,她在车站深深地吻了我,说了句“对不起“,从此杳无音信。这段痛苦的爱情折磨我至今,几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他们既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又总是带着神秘好奇的心理,去对待异性之间的友谊。有的“友情爱情难分清”,处于朦胧模糊状态,还有的由于性意识的萌发,对异性产生爱慕和性爱的向往而陷于早恋。这迫切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然而,人们对此却存在着诸多畏难情绪,错误地认为:一是大部分高中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不可能涉足爱河,如果进行恋爱观教育,学生不会听;而对极个别越过雷池的学生,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已形成心理定势,不能听。二是现在的中学生早恋现象是极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当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流行的时候.我的同学都迷醉得忧伤至极。我不曾被故事里的爱情、死亡、悲伤迷醉,却独独很是向往挪威这个国家。10年后,当《挪威森林》这首情歌风靡校园的时候,我的学生都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我却想,爱情和挪威的森林有关系吗?我所认识的挪威从来没有死亡的气息,也没有那么多忧伤的爱情。那里的阳光总是明亮温暖,那里的天空也永远皓洁透亮.海是湛蓝的.高山和原野有着史前世纪那样的葱茏。一句话.我所认识和感受到的挪威是天人合一的.即人与自然和谐依存.人尚自然.自然爱人。  相似文献   

12.
许多青少年都抄录了一些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格言,以作箴诫。从他的喜爱的格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人生、信念、品德、修养、成才、奋斗、友谊、爱情等方面的差异。“人生就是奋斗,我是我心灵的主宰”,“你看到伟人高不可攀,那是因为你坐着,站起来吧!”等等,是许多中学生和大学生所推崇的格言。而一位工读生最爱的格言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说明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场所。教师对课堂上教学双边活动的组织,一切事情的处理,甚至题意的发挥和知识的阐述,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情操与思想,这些都直接处于学生心灵的“监督”之下。为此,教师一要发挥自己的人格力量,制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二要注意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期望值。在交往中,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他们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已成为他们班集体活动中的参与者。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劳动,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去创造最佳的学习情绪,注意防止学生产生逆反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在很…  相似文献   

14.
在不少地方,不少环节,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效不大,亟需创新,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创新?最近看到的几则消息对我们很有启发。其一,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收入上海市《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这一消息让许多中学生很是兴奋,因为《蜗牛》对他们来说已是耳熟能详,其中的含义已在反复吟唱中注入其思想深处。北京市的一位中学生说:“真希望周杰伦的歌能进入北京的爱国主义歌曲,而且我和同学都感觉任贤齐的《永不退缩》、成龙的《男儿当自强》等能激励我们上进的歌也应该被收入爱国主义歌曲名录”。其二,武汉启用“三好生”新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年在恋爱婚姻上的主要问题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早熟早恋的现象严重。有些中学生成人化的趋势明显,早熟得有些畸型,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知道得多,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知道得少。有些老师说他们:“该懂的东西不太懂,不该懂的事情懂得太多了。”在部分中学生中,早恋的现象很严重,从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6.
事业上的丰收,爱情上的美满,子女教育的成功,这一切都来源于张茵的平衡之道,因为平衡而幸福,因为成功而自信。  相似文献   

17.
早恋,犹如一股粉红色的冲击波,在当今中学校园中,搅乱了少男少女们平静的心。尝试与探求爱情的大有人在,堕入爱河,造成终生遗恨者也不乏其人。如何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帮助学生摆脱早恋的羁绊,已成为思想工作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有的放矢,加强教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  相似文献   

18.
五个角度看青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年是需要引导的,也是能引导得好的,但前提是需要对他们有所了解。正确的方法是把他们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科学的考察。“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青年本质的认识和对社会本质认识是一致的,青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陷阱     
曾经有人问我:认不认识她?我想说,不认识;又想说,认识。为什么如此矛盾呢?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我的的确确一次也没有见过她。可对她,对她认识的人和围绕她发生的一切,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都说她很美很美。如果一个女人拥有一个“很美”,想必她已是美得可以了。而她竟拥有重叠在一起的两个“很美”,对于她来说,就不能不算是一种灾难。诸如红颜薄命、红颜祸水一类的褒贬就是专指。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是在一张漂亮的名片儿上。平日里骄傲狂放,自认“眼中有水”的一位朋友,将手中一张薄薄的名片儿翻转若干次,口中喁唱:“好一个…  相似文献   

20.
有人戏称:爱情是本世纪的最后一个神话。当我的一个朋友嬉皮笑脸地对我重复多遍这句不知是何方人士说出的名言时,我从他脸上读到的是一种无奈和失望。我知道,他的内心深处仍渴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位朋友对我说:现在爱情似乎泛滥成灾,我们又没有火眼金睛,无法分辨出其中的真和假。像我这样渴望得到真正爱情的人已经让“爱情”吓得退避三舍了;现代人谈爱情越来越技术化。我有过一次恋爱,但我现在想起来都后怕,那是一个漂亮温柔的女孩,她对我很好,一切都大方得体让我高兴,可有一天我在她那里发现一本教女人如何讨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