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韦茂才 《当代广西》2009,(12):48-49
县域经济其实质就是特色经济,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本支撑,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只有按照非均衡发展的理念,突出特色,加快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步伐,进而打造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才能壮大县域经济总体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西部近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定位于发展大城市郊区型特色经济,即充分利用近郊区县经济基础较好、交通通讯便利畅通、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等优势,面向城市和全国大市场,发展有竞争力、辐射力的区域特色产业。中国西部鞋都就是我们在发展城郊型经济,挖掘地方特色经济资源的基础上培育发展起来的一项区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支撑点,只有找准自己的特色优势,并将其培育成特色产业,区域经济才会有激发点。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特色经济的路子,因为,东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9,(21):74-74
河池市对接东盟的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以“四联动”构建“一轴、两带、三区”通道经济新格局,重点开发丰富的农林牧资源、有色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旅游资源,把种养业、有色金属矿产业、水电产业和旅游业做大做强,加快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河池市建成广西最大的水电产业基地;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形成河池市新世纪的特色经济和产业优势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背景下提升湖北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就必须抢抓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当前,湖北省经济运行总体状况良好,整体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地区前列,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有条件在中部地区实现率先发展。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产业总体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失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低等,影响了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充分利用湖北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湖北经济的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5.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就是依托定襄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优势、区位交通优势、人文资源和文化底蕴优势,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三产联动、协调发展"就是要发挥定襄人民"崇文、尚勇、重义、创新"的精神,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县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一世纪日益临近的今天,贫困山区如何增创新优势,加快经济的发展,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奔康,已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结合和平县的实际,对贫困山区如何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发展具有地域性的特色产业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所谓特色产业,是指与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相结合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近年来,我省的不少山区市、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创了山区新优势,使本地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云浮市的石材业、南雄市的烤烟业、梅州市的沙田柏业、广宁县的造纸业、高州市的水果业等。这些…  相似文献   

7.
刘波 《当代广西》2014,(22):38-39
正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特色。近年来我区许多县份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全区其他县份发展特色产业具有良好的启示作用。笔者选择了一些作展示,它们的实践启示我们:要发展好特色产业,一定要围绕自己的特色资源,根据本地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扬长避短,用足、用好、用透优势资源,提升放大优质资源的整体效应,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才能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使之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典型模式特色产业拉动型:围绕特色产业,强化产业链创业创新,沿着产业链上中下游,面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生产与服务需求,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并立,各类经营主体集聚,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的创业生态系统。产业特色立足地区资源特色,并将其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形成农村双创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四川藏区特色经济发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藏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影响,民族经济发展整体缓慢,但境内特色资源富集,差异化优势明显,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展特色经济成为当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在深入分析四川藏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剖析影响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资源,提出深化"差异化"发展、加强优势资源转化、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化重点保障体系等措施,全面推进四川藏区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资源优势是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往往表现为资源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西部地区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这种比较优势,表现出更多的依赖性.这种比较优势是形成特色产业或经济的直接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发展特色经济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动力。分析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现状、自然环境特点,应知鄂西北优势在"山林"而不在"耕地",在地方"特色资源"而不在"大众资源"。鄂西北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定位是:发展特色经济,走"绿色农业"之路;发展农产品加工,培养一批现代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旅游经济,打造湖北的知名旅游品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区位经济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鄂西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县级政府如何建立财源稳定、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现代财政 ,关键在于牢固树立“税源经济”思想 ,紧紧围绕税源组织经济 ,突出提高效益壮大财政 ,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突出特色 ,创新税源 ,拓展财政增长空间税收来源于经济 ,只有突出特色、抓住重点、扬优成势 ,举全县之力培植能够牵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稳定主导产业 ,才能不断创新税源 ,拓展财政增长的空间。其一 ,要立足资源特色。以广昌为例 ,应充分发挥广昌农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异、市场信誉好的优势 ,大力发展“创税”农业。其二 ,要壮大区域特色。发展县域经济 ,…  相似文献   

13.
蔡汉良 《今日浙江》2005,(21):34-35
落实“八八战略”关键在于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坚持特色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差异竞争,这是被发达地区证明的成功之路。常山已经具备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只要牢固树立特色发展理念,把特色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就一定能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使“八八战略”在常山真正落到实处。一要围绕一个中心,抓经济。坚持“工业立县”不动摇,走特色发展之路,重点做好“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现代流通、精品旅游”文章。新型工业: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城镇化创新模式探索,现在有两个新的定位:一个是打造城市发展智库,具体来讲就是要贯彻国家部署,站在全局视角,践行新理念,探索新路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转型升级,以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第二就是全要素智慧城市,实现特色产业和特色城市有机融合,形成城市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世纪行》2017,(8)
<正>小龙虾,大改革、大产业、大民生。把我省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湖北的小龙虾产业,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有可贵的探索经验。如何延伸产业链条,创建知名品牌,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实现新起点上的新突破,是摆在市场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面前的一道大考题。将小龙虾产业的发展壮大放置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考量,我们应当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玉堂  袁北星 《政策》2011,(3):47-50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优势,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前不久,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  相似文献   

17.
区内视点     
<正>培育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7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深入南宁市宾阳县、横县考察调研,要求各地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生态乡村建设,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为全区稳增长注入新动力。图为7月16日,彭清华在南宁市横县校椅镇汶塘村调研,要求当地以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指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进一步打响"中国茉莉之乡"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是推进湖北"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黄石、潜江、大冶、钟祥四市抢抓被国家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全方位转型,实现了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借鉴四个试点城市的转型经验,促进全省其他地区突破资源瓶颈,及早预见谋划,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湖北发展的又一次"弯道超越",是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生态经济,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黑龙江省铁力市物华天宝,资源丰富,被誉为小兴安岭上的绿色宝库,极具发展生态经济的天然优势。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优势、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发展的思路上,铁力市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让经济随绿增长。突出生态特色铁力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市。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大,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境内有个森工企业和个国有农场,区划面积平方公16620里,人口万,是以林木业生产开发为主的林农结…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仍然是黔西南州的主要任务。必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好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切实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培育、扶贫开发、人口问题等五个方面的关系,奋力赶超,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