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史研究是主体对客观翻译史的系统认识,覆盖了翻译史实践、翻译史学实践(翻译史论)和翻译史学理论三个研究层次。译史实践是对翻译活动与翻译思想的历史描述;史学实践指以理论为指导对翻译史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认识;史学理论则以前二者为对象,对翻译史论和翻译史研究自身问题进行理论探索。这三个研究层次循序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与提升。文章详析了翻译史各研究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负责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西方的翻译史研究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呈现不均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冰心翻译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龙  赵刚 《理论月刊》2010,(2):125-127
冰心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作家、学者兼翻译家。然而,她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光辉似乎盖过了她在翻译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她逝世10周年之际,笔者认为有必要重读她翻译过的经典著作。在她不朽的翻译作品和寥寥无几的几篇论述翻译的文章中,进一步挖掘她的翻译思想精髓并加以现代诠释。这样.一则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传统译论对我国当今翻译学理论建构的推动作用,二则可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让我们对她进行一个更好的、更加全面的审视。  相似文献   

3.
杨雄琨 《长白学刊》2008,(2):123-125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家。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可以概括为:大声疾呼,倡导翻译;译介政治小说第一人;提出"翻译强国"的著名论点;确立译书"当首立三义;"主张由日文转译西文;通过译介倡导"小说界革命;对佛经的翻译与研究;阐述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之影响。因此,他不愧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倡导者和先驱者。  相似文献   

4.
那是去年10月,虽然事隔几个月了,但我还是对两岸翻译家的首次聚会难以忘怀。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珠海市翻译工作者协会协办的“海峡两岸外国文学翻译研讨会”,在美丽的珠海白藤湖国际金融度假村举行。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近70位专家、学者、翻译家共聚一堂,就两岸外国文学翻译状况、文学翻译理论、翻译经验和前景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社科院外文所所长吴元迈在开幕词中说,海峡两岸就翻译外国文学交流经验和探讨问题,这  相似文献   

5.
张浩  刘忠 《前沿》2014,(13):186-188
近十几年来,河套地区在以阴山岩刻国际科考、“申遗”、国际工农业及文化教育交流为主的对外交往活动中,通过翻译对外宣传河套文化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内容。翻译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成果也已达百万字。然而,学术界系统研究这些翻译活动及译文的文章却很少,只见零散的几篇论文,而且内容也未反馈给译者,用以指导其翻译实践。因此,有必要对河套文化翻译进行研究,探讨翻译原则和方法,纠正错译,引起重视,树立当地良好的对外形象,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对今后外宣材料的英译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指导。本文是对河套文化外宣翻译过程及相关译文进行的初步研究。其中的一些问题,虽放在河套文化翻译研究中讨论,但并不局限于河套文化翻译,对于任何文化外宣翻译研究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冉秀 《前沿》2012,(18):137-138
文学作品中的对话语言,主要用于刻画人物个性,使作品内容更生动形象.在文学作品的对话中,常常会根据人物的话语特性和特征,而是用很多表达个人感情的感叹词,在口译时由于可以即时地运用相应的语气和表情,因而能够比较正确地将话语者的感情传达到译入语中.但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对话中使用的感叹词,我们怎么才能以书面的形式准确地表达话语者的心情和语气,著名翻译家奈达提出的动态翻译理论,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中对话语料的翻译很适用.本文拟以林少华翻译版《挪威的森林》中的感叹词的翻译为例,以奈达的动态翻译理论来剖析作品中‘まあ’的动态翻译对应.  相似文献   

7.
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封闭性、片面性,引起了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变化:研究范围的扩大化、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化,为中国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凸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著名中国女翻译家朱虹对中国女性文学和翻译有着杰出的贡献,值得特别关注。她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翻译的理解和对译作的选择上,而在翻译实践中她采用了“创造性叛逆”来发挥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玄奘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四位高僧,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这四人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在翻译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他个人的资质、勤奋和敬业精神外,还有统治者的支持、译场职司和门徒的努力等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明爱 《传承》2009,(14):86-87
玄奘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贡献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四位高僧,被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这四人中,玄奘译书最多,译文最精,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在翻译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他个人的资质、勤奋和敬业精神外,还有统治者的支持、译场职司和门徒的努力等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程可  杨亚军 《前沿》2012,(16):125-126
将文化研究引入翻译学界是翻译理论发展中一个新的转折,这方面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规范”.对翻译规范进行描写性研究自吉蒂昂·图瑞始,其后安德鲁·切斯特曼、西奥·赫曼斯相继在该领域内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去演绎和拓展了“规范”理论.  相似文献   

12.
面孔     
许渊冲当地时间8月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对此,93岁高龄的许渊冲认为,这不仅仅是对其个人翻译工作的认可,也表明中国文学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古代西域少数民族翻译家的工作类型和职业范围,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翻译家在民族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维护以及民族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表现和成果,为现代民族发展和少数民族翻译工作提供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菜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焦点,然而许多餐馆的翻译依然错误频频。本文通过研究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仔细分析了中国菜命名的特点,并提出适当的菜名翻译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生活世界中的一种人类交往实践,翻译研究亦不能脱离生活世界.然而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译学研究范式都遗忘了生活世界,背离了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和翻译活动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各自所选择的作为语言学基础的理论割离了语言与人类实践的关系.回归生活世界,必须诉诸理论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实践语言观符合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以它为理论指导将能引导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界关于诗歌翻译的研究大都是非系统的。而关于诗歌翻译美学的研究,往往又是人云亦云、重复研究或模仿研究,因此,研究成果也多为零星的论述。"翻译移民理论"更适于应用到诗歌翻译领域。在重申美学定义,主张哲学诠释学和哲学美学的方法上去研究诗歌翻译,并界定和定位了诗歌翻译美学,为诗歌翻译和诗歌翻译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学倾向,从认知和心理活动出发去解释语言活动,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潮流。其中,较引人注目的语用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论",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交际和话语理解过程提出新的认识,而他们的学生Ernst-Angust Gutt更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理论进行专门研究,从新的视角出发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莹 《前沿》2014,(15):211-212
生态翻译学,作为人类翻译活动发展的一种新兴产物,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在近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在遵循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通过生态翻译学与其他翻译范式对比研究指出翻译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事翻译的人员将会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制约和影响。因而,翻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对翻译进行适应的选择和转换。  相似文献   

19.
叶静 《理论月刊》2013,(3):105-106
近年的中英文诗歌翻译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使得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相反,原诗作者的地位则被忽略.本文就如何看待原诗作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如何把握并协调在翻译这一文学活动中,原作者、译者及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诗学观念,认为在充分把握原诗作者的诗学观及其在具体诗歌中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译者在译语中应用相应的策略将原诗作者的语言观、美学观、政治观等诗学观完整地再现出来.这种翻译诗学观念能积极主动地使作者、译者及读者三者之间视界融合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文化沟通的一条重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的渗透给传统翻译理论和实践观念翻译理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洛丽.张伯伦是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先锋人物之一,本文试图在介绍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基础之上,针对性别与隐喻,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内涵、意义及局限性。希望能为女性主义译论研究提供资料并助于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