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前进性,二是循序性。对进化论"前进性"特点的坚定认识,使严复对其理想政治的最终实现抱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进化论"循序性"特点的深刻把握,使严复对其政治理想的实施强调稳定有序的操作原则。严复把进化论的这两个特点充分地融进了他的政治理想的推进理论当中。严复的这种对其理想政治推进保持积极而又稳重的态度,同他对理想政治本身既发展又稳定的特征取得了一致,从而实现了他的理想政治思想本身和其推进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郭刚 《理论月刊》2006,4(3):69-71
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主要是在居日期间对西学的传播中形成的,其中西方的进化论、民权说是他启蒙国人的主要思想工具。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也逐渐成熟,《新民说》就是最为显著的标志。与西方英、法、德等国的“单线式”启蒙运动不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启蒙则是双重性的。近代启蒙思想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变革,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势。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向国人大力宣传近代西方的自由权利学说,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然而,在他的权利思想体系中,实际上共存着两种几乎对立的理论:一是天赋人权理论,他以此为依据强调自由权利的不可让渡和神圣不可侵犯;二是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基础上的强权理论,他将强权等同于自由权。这导致其理论体系内部充满深刻的矛盾,也使其权利观走进了一个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4.
吴爱萍 《长白学刊》2011,(3):126-129
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住重要政治人物,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民权主张,力图通过民权的概念激活民众.但是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康有为民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从而使他"以民权变法"走向了"依靠君权"变法:梁启超则从"开民智,兴民权"着手解决康有为民权学说遭遇的难题,注重思想启蒙,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从而推...  相似文献   

5.
吴强 《理论月刊》2012,(5):52-56
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不仅在经济史和经济理论这两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卓越成就,而且以经济史和经济理论为基础,把触角延伸至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并对这些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建构起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熊彼特政治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精英民主理论.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将由于自身创新机制的匮乏而衰落,而社会主义则能够长久存在下去.他把民主视作一种竞争性选举工具,而且认为社会主义和民主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共存.熊彼特的这些政治思想在战后西方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当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亦有其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淑琴 《求索》2008,(7):55-5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主张维新救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从文本考察的角度看,《时务报》刊发的梁启超的维新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而做出的强烈反映和路径选择。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深为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又不受拘泥。他以“公理”观论述维新的合理性,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一种提升;同时梁启超认为维新的核心在变革政治制度,这与之前的洋务思想从物质器皿层面改革的思路已经大为进步;更重要的,梁启超主张“开民智”、“育人才”。注重“民”的作用和价值,显示出他的政治文明远见。这奠定了梁启超不朽的思想文化地位与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理论地图上,康有为因其对大同世界的天才描述而获得了一个永恒的理论坐标.殊不知,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铺陈和展开还应该给予另外一个人应有的理论尊重,那就是严复.这一点很早就已被毛泽东认识到了,所以他把康有为和严复并列为“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我们认为康有为和严复所取得的理论成就从根本上说与他们的进化论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尽管他们二人的进化论具有不同的逻辑进路和理论言说风格,但是相同的社会语境却促生了他们许多重叠的理论思考议题,这也使得他们的进化论论述又具有了某种相似性,其中突出地体现为二人摇摆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青年时期,就走上了寻找革命真理的道路。1902年2月2日,他购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以后,又看了丘浅治郎的《进化论讲话》等书,对进化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进化论是一股时代思潮,影响非常大。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严复等,受进化论的影响很明显,就是孙中山,他在《答翟永斯教授书》中也谈及“于西学则雅癖达尔文之道”,茅盾则说“进化论,当然我研究过,对我有影响”。鲁迅说得更明  相似文献   

9.
试论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梅荣政探讨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握邓小平政治思想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是对其全部历史发展的逻辑概括,不通观其整个发展过程就不能作出正确概括、邓小平政治思想的发展大体...  相似文献   

10.
马德坤 《求索》2012,(2):125-127
孙中山在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选举的思想基础、制度建设与操作程序。民国肇兴之前,他认为选举是现代社会中民众参与政治的一种途径,是权力合法化的来源。民国初期,选举移植中国,却在武人当政下发生质变。孙中山重新思考选举所必备的社会条件,创立了直接民权学说,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普选原则,设计了具体的操作程序,这意味着其选举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他对选举的探索与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今天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今时兴“自传”的写作方式,但是在立“传”的时候,怎样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梁启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模式。本文从《清代学术概论》里梁启超关于自我思想的评论出发,结合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用详尽的事实来评述梁启超为自己立“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郑伟  李玓 《传承》2014,(9):123-125
晚清时代,中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救亡与变革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对西方的宪政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的宪政观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进化论、天演世界观、自由与民主三个层面审视严复的渐进主义宪政观,有助于进一步阐述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提起“康梁”之名,世人都有如雷灌耳之感。但是,说到中国现代哲学史,人们可以把康有为略去,梁启超却不可不提。原因在于梁启超的哲学活动和思想有着跨越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特征,而这又得力于梁启超的思想方法和治学性格。这一点,他自己作了清楚的说明:他与“康有为有最相反之点,有为太有成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但是,从思想政治工作内涵来剖析,思想政治工作又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政治性思想工作,一是非政治性思想工作。两者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用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达到帮助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一根本目的。但两者的任务和解决的问题又各有不同。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在他的两部煌煌巨著中分别奠定了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始基和制定了利他与利我的伦理原则,这只是对他的一般性解读.斯密思想真实意蕴在于他从经济学、伦理学与政治哲学的整体视阀中阐明一种基于人性论预设下个人自由的谋求.<道德情操论>不仅仅是一部伦理学著作,更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在政治哲学视域,斯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具有多重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民族主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贡献理应受到学界的重视,而就已有的成果来看,此方面的研究尚嫌薄弱.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坚持国内各民族一致对外的“大民族主义”,他对大民族主义观的坚持源于其明确的国家思想和对国家的认同;其民族主义观念和自由主义观念密切相联又有矛盾,表现出自由民族主义的特征.梁启超的民族主义属于健全的民族主义,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除了被世人所熟知的学术贡献外,他早年还曾有过一段不被人关注的政治经历。从少年到青年时代,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社会剧变,顾颉刚个人思想也经历了从立宪到革命再到崇尚无政府主义的连续性变化。顾颉刚思想成长过程中受梁启超"新民"思想影响深重,并确立了强烈的社会改造意识。在短暂的政治激情消退之后,顾颉刚思考社会和人生,并最终选择了以学术文化来改造社会这条道路。顾颉刚个人思想变迁是时代社会思潮的缩影,顾颉刚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经历。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轶事     
商鸣臣  商冬蕙 《春秋》2013,(2):44-45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给中国社会留下1400万字的皇皇巨著,对中国政治、历史、思想、文化和宗教等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和论述,同时,他的许多生动轶事,亦在代代学人中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9.
杜锐敏  张时碧 《前沿》2007,1(5):93-9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开创者,尤其是他在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廉政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和见解的思想。他在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领域里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孙中山的廉政思想以其独有的特色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尤其是廉政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智者”与“仁者”是孔子提出的两种人格。尽管这两种人格在孔子那里有某种抽象人性论的意味 ,但他确实抓住了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的两种人格特征。了解这两种人格并对此作出正确的理解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