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发展哲学领域长期没有马克思的声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存在两种发展观,即马克思发展观和西方发展观,二者立足于现代性社会,同根同源又根本对立.马克思发展观有三种形态:历史观形态、社会主义实践形态和科学发展观形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重新解读现代性是构筑马克思发展观新形态的关键.我们要以马克思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实,借鉴西方发展观,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发展研究,努力构建科学发展观,推进当代发展哲学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使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变与现代化进程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发展观的演变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的演变,更是社会变迁、进步与发展所要求的。发展观的演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综合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核心的发展观,直至今天的科学发展观。而与发展观相对应,社会管理的侧重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从经济管理到综合管理,再到人性管理,直至科学管理。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要不断坚持贯彻和落实,把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应用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为人类认识未来和发展开辟的一个新的视角.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它标志着当代中国将走出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新道路及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发展观极端重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 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那么,什么是 科学发展观?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宾阳县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 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对发展观的研究由来已久,马克思、恩格斯可以 说是这方面的理论先驱,他们的研究为科学发展观 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 然史的过程,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 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认为人的发展是社 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5.
国外学者在中国新的发展观提出之际,把它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推行的发展观作比较,敏锐地看到中国发展观的科学价值.我们研究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观,可以从全球的视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是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强调私有制、市场化、反干预.对比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我们看到,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发展的方向性,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个是发展的协调性,把发展看作是一种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社会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观,不同发展观下的发展目标和模式各不相同,对文化建设的态度也明显不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上消除了传统发展观中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和疏离,还原了文化的价值、功能与意义,使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更高度、更明确的阐述。新时期,党和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它清醒认识到党的执政环境的新变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新探索,反思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当代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治国方略构成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发展主义语境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冰 《思想战线》2011,37(4):122-126
通过对支配中国旅游发展的现代性发展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后果的批判性反思,以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和权利理论为基础,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立场由"物本主义"发展范式复归发展的"人本精神"和真正的工具理性。基于这种反思—实践的问学路向,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借此可以获得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途径,以旅游资源产权权利的清晰界定和合理配置为中心,围绕社区参与的机会保障与能力建设从社会体制和政治制度上进行全面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实施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绿色发展的特征及内涵: 对发展质量的反思和总结 绿色发展是以绿色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新诠释.①胡鞍钢在《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把绿色发展界定为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道路,以合理消费、低消耗、低排放、生态资本不断增加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创新为基本途径,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根本目标,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为根本宗旨.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看,绿色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姜益 《前沿》2012,(13):41-43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最核心的问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发展问题有一系列精辟独到的论述,他们的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昨日中国在当年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到今日,又在新的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因理论基础不同而引发的发展价值取向、发展道路、发展手段和发展理想的不同。科学发展观与新自由主义发展观也有相同之处,主要表现为关注的主题相同、都是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发展观、都面临现代性困境。文章通过比较得出启示:只要资本主义存在就必须警惕意识形态问题,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必须回到本真的马克思寻求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观的演进经历了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 +结构改善 +社会进步再到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结构改善 +社会进步 +后代人的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涵盖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与文化发展、与自然发展等多重关系 ,构成了一个新型的综合发展理念 ,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树立以人为本发展观、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观、“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干部政绩观 ,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运用.作为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和国情实际,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我国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提供了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新中国的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式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在科学发展现统率下,必须实现从初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学思想为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不同的理论主旨和不同的问题域.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以利于进一步科学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董欢 《理论月刊》2007,1(12):11-14
科学发展观,是以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观。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前进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福军 《前沿》2012,(6):12-14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观的新境界,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新体系,"三新",使科学发展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是"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最佳的社会过渡形态方式;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后所肩负的社会全面发展历史使命.所以,科学发展现的实质意义是一场社会发展观的创新与革命.当我们用这一理念审视历史与现实时,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增长与发展方式上的选择,而是一种更为深广意义上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导向.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思想体系和指导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发展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当代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阶段、新起点。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发展的根本原则(以人为本)、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基本手段(统筹兼顾)四个层次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应当从世界观、价值观的内在统一上理解其长期的整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社会进步理论的重大创新。主要表现在:从主体、客体和主客体相互统一的高度进一步突出了人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和最终力量的社会进步理论;突出强调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本关怀、文明进步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实现了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进步辩证法的内在统一。党的社会进步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