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闻天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给子女谋取各种方便,他常说:“干部的亲属只有多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没有比普通老百姓更多和更优厚的权利。”早在1955年,国家机关实行精简人员,张闻天便主动要求把在外交部当打字员的女儿精简下来,让她回原籍上海。后来,这位高干子女一直在上海的一家工厂当普通工人。张虹生是张闻天惟一的儿子。平时,张闻天在工作之余,总要和儿子谈天,谈政治、历史、文学,并检查他的作业。庐山会议以后,张闻天受到错误的批判,深感压抑、苦闷,儿子能在身边,对他在精神上是极大的安慰。可是,当1961年党号召青…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9,(12)
<正>在家庭教育中,张闻天以人民的公仆来看待自己和教育子女,他注重党性修养,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对子女严格要求,从不让他们搞特殊。张虹生,是张闻天唯一的儿子,生下来就一直待在延安保育院,将近8岁才被接到父亲身边。虽然张闻天对儿子也是疼爱有加,可在生活上,却一直严格要求,注意不让虹生沾染特殊化的习气。还在虹生很小的时候,他和父亲之间就发生过一次"轿车风波"。虹生见爸爸外出坐小汽  相似文献   

3.
张闻天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将生前的全部存款4万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他没有给唯一的儿子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为儿子留下的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张闻天对孩子从小教育很严格。解放初期,儿子还很小,有一次,他钻进了爸爸的小汽车里,想风光一番。张闻天发现后要儿子下车,儿子不肯,并央求说:“爸爸,我没坐一次小汽车,就让我坐这一次吧,就这一次!”张闻天教育儿子说:“这车是党和国家给我工作用的,小孩子不能沾光,就是一次也不行。你要坐车,可以坐公共汽车去。”孩子执意不肯,就赖在车里哭。张闻天无奈,就步行去参加会议,从此以后孩子再也不提坐小汽车的事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张闻天曾担任过党的总书记。因在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学习、任教而被誉为"红色教授"。在他的一生中,无论身居何位,他从不为自己和家属谋私利,甚至为了避嫌而苛待自己最亲爱的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对人民只有奉献的义务,没有索取的权利。"这是张闻天一贯奉行的原则。己正是无声的示范,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张闻天曾多次明确表态:"不要说我没有后门,就是有后门我也不开!"  相似文献   

5.
张闻天,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代表,地阐述的好多精湛的理论,他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如何对待家庭、子女的问题上,他同样是我们的光辉榜样。独子虹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整15年,现在是南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各普 通论员张闻天共有一子三女。“从我记事起,无论他是省委书记还是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他从未利用过手中的权力为我这个独生子谋过一次私利。”张虹生在谈到对他父亲张闻天的评价时,他是充满自豪感的。1957年,党中央、毛主席第一次发出了关一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虹…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在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中,始终奋斗不息,把整个生命献给了这一壮丽的事业。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优秀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尊敬和思念。在参观张闻天旧居时,我结识并采访了张闻天的儿子张虹生先生。今年68岁的张虹生是张闻天的独生儿子(张虹生还有两个姐姐)。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4,(4):60-61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也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守法、自立、诚实、正直……伟人家风,令人动容,也令人心生感慨。 毛泽东:“不能说你是毛泽东的子女。” 毛泽东从来都不允许他的儿女以他的名义、地位、权势去为自己谋私利。“工作了,对同志们说时,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毛泽东在毛岸英参加工作时告诫儿子。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普通的人,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毛泽东曾这样告诫自己的子女。他的女儿李敏做了母亲后,对儿子孔继宁和女儿孔东梅说,你们要靠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立足,做一个普通人,不要去做万众瞩目的什么人的后代。  相似文献   

9.
《求贤》2011,(7):10-11
家住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的李大爷患脑血栓,需住院治疗。如何选择医院.子女意见不一.而老人关键时作出抉择。他说:“谁也不要争了,我去宝坻中医医院。”前不久,河北王田县四名风湿关节炎患者搭伴赶到宝坻中医医院,主动要求在此住院。患者说:  相似文献   

10.
贪官腐败还有“艺术”么?有的。否则,昨天做贪官,今天被查处,岂不短命?为生存发展而“适应形势”,贪官也就讲究起“艺术”来了。先说“曲线”艺术。就是不亲手贪污受贿,而是默认、支持老婆子女去办“大事”,自己在背后暗箱操作,赃款赃物等不义之财不沾自己的手,而让老婆子女去巧取豪夺。这样,自己仍然是个“正人君子”,可以继续大作反腐倡廉报告,可以大拍胸脯赌咒发誓说自己不贪一分钱,可以在事发后推得一干二净。浙江省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就是一例。他老婆儿子出面,帮人家解决不该解决的独立融资资格问题、劣质大楼高价出售问…  相似文献   

11.
换房盖儿     
沈铁乌兰浩特公司索伦桥梁工区职工李忠臣家的房盖儿,因年久失修已经裂开几道缝。几场春雨过后,从开裂处渗漏的雨水,把室内顶棚濡湿了一大片。退休的老父亲李成文说: “我年纪大,干不动活儿了。咱家又没钱。”他让儿子跟工区党支部和工会说说,请他们帮帮忙。可李忠臣就是不听,他说: “现在当官的谁爱管闲事?”父亲是老党员,他反驳儿子说: “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去试试。”尽管父亲这样说,儿子还是不挪窝,几媳王婵知道自家既没人又没钱,非常着急上火: “这房盖儿不修哪能行,到六七月下大雨可咋办?”  相似文献   

12.
董必武同志生前曾对自己作了三个包含哲理的比喻:第一,他说:“自己是一块破布,党要我做抹布擦桌子,我就去擦桌子,这也是一种需要嘛。”第二,他说:“演戏时元帅、大官上场,有四个拿小旗的分站两边,这叫跑龙套,我一辈子就是做这个的,不要小看跑龙套,跑龙套也要认真,不然也会搞成一边一个,一边仨哟!”第三,他说:“中央的工作就像一支大乐队,有司鼓、有司锣、有司钹、有司弦。我呢,就是那个敲边鼓的。”这些生动的比喻,充分体现了董老广阔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同志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刘少奇同志写一封信让15岁的女儿平平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票,不要送她上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同志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刘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既“管”又”放”,对立统一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4.
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党的优秀儿子林祥谦英勇牺牲了,他的弟弟林元成同时遇难。林祥谦的父亲林其庄怀着悲痛的心情带着林祥谦的妻子和林祥谦不满周岁的遗腹子林冠康及3岁的女儿林汉玉躲到乡下住了一段时间。 1923年11月初,林其庄回到江岸铁路工厂要求做工,工头见了他就说:“你的两个儿子当‘土匪’,被杀头了,你还到工厂里做什么工?快滚!”林其庄说:“我儿子领导工人闹罢工,那不是什么‘土匪’!”恶棍工头见理亏,也不理论,抬手就打,抬腿就踢,林其庄当场身亡。  相似文献   

15.
家有小帅     
姜玉南 《党课》2011,(10):85-87
离婚时,前夫说,房子是他奶奶的,不能给我。我说,行。他又说,家里的钱也就是他公司里的那些产品,我要它也没用。我说,好。他说,他家三代单传,小帅得跟他。我拍案:“不行!”晚上,我去接小帅放学,第一次在路上没对他指手画脚。“妈,你怎么不教训我?”我不语,那晚破例请他吃了肯德基,去“淘气宝宝”疯狂到打烊。  相似文献   

16.
忆胡绳同志     
一新华社播发的《胡绳同志生平》中使用了“少年早慧”四个字,这是很少见的。这四个字用在胡绳同志身上十分贴切。今年春节,我到他家去。他的秘书、也是儿媳的黎钢在座,说到她陪胡绳去看望夏衍时,一进门,夏衍就说:“神童来了。”黎钢说:我这才知道夏衍同志他们把胡老称做“神童”。夏衍和胡绳三十年代中期都在上海从事左翼文化活动,但两人年龄相差十八岁,所以夏衍完全有资格把胡绳称做“神童”。“神童”,我想也就是“少年早慧”的意思。我听胡绳讲过他早年的事情:他的父亲是个半新半旧的师范毕业生。胡绳入学前,父亲教过他两年,读的是古文…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在世时,他的子女没有高干子弟的优越感,而且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这是与刘少奇对子女严格要求分不开的。在教育于女方面,他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苦乐观,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刘少奇常常教育孩子们说:“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不要因为是我的文儿,而对地迁就”1949年8月,刘少奇的长女刘爱琴从苏联莫斯科通讯技术学校毕业后回国,不久,有关部门把她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担任俄语教师,一边教俄语,一…  相似文献   

18.
知道冯炎亮这个名字的人都说:“冯炎亮是个大老板。”了解他的秉性的人说:“冯炎亮是个一心为百姓的好村官。”与他相濡以沫的西关人发自肺腑地说:“冯炎亮是俺们西关人的好儿子。”从老板到村官,从村官到儿子,冯炎亮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扮演了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交替更换,都阐释了一名共产党人永恒的情怀,那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里要时刻想着老百姓,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我的童年是在饥饿与贫穷中度过的,我创业的过程是与贫穷斗争的过程,也是接济和帮助贫穷老百姓的过程。”从“老板”到“村官”小时候,冯炎亮的家…  相似文献   

19.
张闻天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4年了!今年7月1日 ,是他的忌日 ;8月30日 ,是他的百年诞辰。古今中外 ,大凡对历史进步作过卓越贡献的人 ,总是为后人永远思念的。张闻天自不例外。古人说 ,做人应该做到“立德、立功、立言” ,是为“三不朽”。可以说在这三方面 ,张闻天都无愧于党和人民了。本文所写 ,乃其生平点滴事略 ,映现出的却是一代良才耀眼的光辉。上篇我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都涌现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们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不愧为党和民族真正的精英。张闻天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1 五四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一开始并未居于党的最高领导地位,而是随着他在党内的影响逐步扩大和他的正确思想为人们逐渐认识而确立起来的。其中,他与张闻天之间的权力移交最具代表性。 毛泽东当着人们的面说张闻天是“明君”,叫刘英为“娘娘”,背后也赞扬“洛甫是不争权的”;有人对张闻天尊重毛泽东有议论,甚至说他是“泥菩萨”,他也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