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3,(5):7-9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岁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及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共同决定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80年代末以来中美间“摇摆不定”、“一波多折”关系的终结,新型双边关系的开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双方已达成的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把握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建设…  相似文献   

4.
《前线》2013,(6):42-42
本刊讯“大学与中国梦”——北京大学“五四’’理论研讨会近日举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大学和中国梦的关系”等问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发言指出,一百多年来,北大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5.
田文林 《学习月刊》2009,(23):23-25
大国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角。一个大国如何看待和安排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国际体系的形态和走向.更对该国的长治久安产生关键性影响。最近两年.针对中美关系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中美国”(Chimerica)、“G2”、“中美共治”等充满想象力和潜台词的提法.由于这些说法满足了部分国人“大国梦”的幻象.因此在国内很快流传开来.并被一些人认可和附和。  相似文献   

6.
民族复兴之“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祈望和追求,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强大内驱力和凝聚力。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主体和中坚力量,青年一代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研究青年的社会担当与“中国梦”的关系、当代青年一些负面特点对实现“中国梦”的逆向影响、当代青年在共筑“中国梦”中的社会担当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根本路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奋斗。因而,在利益多样化、关系复杂化、冲突明显化的今天,研究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和执政党整合在内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对非洲四国——加蓬、安哥拉、刚果(布)和刚果(金)展开访问,此行被认为意在重拾法国对非洲的影响力。同时,马克龙在国内矛盾重重、国际局势春寒料峭之际,决定出访非洲,凸显法国似乎正在非洲尝试实现“转型”,即从传统的“上下尊卑”关系,转型至未来的“平起平坐”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苍 《党建文汇》2011,(4):35-35
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在自己写的《虎妈战歌》一书中,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的: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这种苛刻的教育方法在美国引起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而上海“猫爸”常智韬则现身说法,称自己对女儿进行民主管教,孩子照样于2010年考进哈佛。更让莘莘学子“羡慕嫉妒恨”的是,这个坚持跳了12年舞的女孩虽然因跳舞出访或者演出而逃课,但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青年朝气蓬勃,正是兴旺发达的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既有自己五彩斑澜的梦想,又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但个人梦想的实现应以“中国梦”的实现为基础。2013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书北大青年学生谈“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引用欧阳修的话“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寄望青年学生,应将个人梦想融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余玮 《世纪风采》2008,(7):20-24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打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政领导人很少出访的惯例,先后访问了8个国家。一度“与世隔绝”的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触,中国人也随着邓小平出访的电视镜头逐渐了解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辛向阳 《前线》2013,(6):12-13
世界性的国家梦都离不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人类2000多年来,出现过多个世界性的“国家梦”:罗马梦、长安梦、伦敦梦、苏联梦、美国梦。成为世界性“国家梦”的国家都是在其社会形态具有典型意义的时候出现的,因而其制度比较先进和完善。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后世调整和保障私有制经济关系,特别是商品经济关系的良好雏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其制度在19世纪末成为不少国家竞相仿效的对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高校应高度重视开展“中国梦”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将“中国梦”融入教育工作者头脑、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营造学习“中国梦”的校园氛围等路径,构建高校学习与践行“中国梦”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青川县孔溪乡在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谱写中国梦青川篇章——实现“生态青川、美丽家冈”的定位,把“梦”具体化,把“梦”落到实处,加快建设“生态孔溪、畅通孔溪、花同孔溪、和谐孔溪、富裕孔溪”。  相似文献   

15.
张雪嫣 《世纪桥》2014,(1):50-51
“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中国社会的奋斗赋予了积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研究,分析当前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国内外的环境因素,解构“美国梦”的价值观及消极影响,建构“中国梦”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诉求,从而实现对“中国梦”思想内涵、价值基础和国际影响的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把社会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后的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积极推进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中国梦”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国之梦,是社会和谐的民族复兴之梦,是民生不断改善的人民幸福之梦。  相似文献   

17.
王文  张梦晨 《前线》2021,(2):36-39
特朗普政府收紧签证、打压科技交流合作、剥夺相关企业在美商业交易机会,以及限制学者入境和中共党员赴美旅行等,极大破坏了中美人文交流,扭转了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但也重塑了中国年轻一代对美观念,重创了国内“崇美”“媚美”论调,促使科技人员回流并有助于增强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中美人文交流“半脱钩”可能带来新红利。中国可借“破坏”之力转化为“重塑”之力,推动中美人文交流,重塑中美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朱基总理今年4月6日至14日出访美国,访问了6座城市。这是15年来中国总理首次访美,也是继江泽民主席1997年访美和克林顿总统去年访华后,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它对当前和今后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严峻时刻的出访朱总理这次出访美国...  相似文献   

19.
朱继东 《理论导报》2013,(3):14-15,33
精彩导读 曾有“英国梦”“俄国梦”“日本梦”的提出,但今天引起世界关注的是“中国梦”“美国梦”。 “中国梦”与“两个百年”目标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在努力。 与“美国梦”突出个人和金钱不同,“中国梦”强调个人命运和国家紧密相连。 “美国梦”强调追求一强独大的单极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美国梦”正变得虚无缥缈。“中国梦”将为探索人类文明多样化发展开辟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三大特殊功能,实际上就是为追逐和最终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鸣锣开道,保驾护航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