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利兹位于中美洲的东北部,东濒加勒比海,北邻墨西哥,西、南与危地马拉接壤,面积22965平方公里,为中美洲小国之一。全国人口16.7万(1981年),其中混血人约占32.6%,黑人占30.6%,印第安人占19%,非洲加勒比人占11.4%,欧洲人占3.7%,亚洲人占2.4%,其他占0.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人(1980年)。伯利兹全国分六个区:伯利兹、科罗萨尔、奥兰治沃克、斯坦克里克、托莱多和卡约。首都是贝尔莫潘。  相似文献   

2.
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大陆中部地区,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最近刚独立的伯利兹。它的总面积为五十四万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两千万。历史上,巴拿马并不属于中美洲,它在1903年独立前一直是南美洲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  相似文献   

3.
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7国 ,总面积51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 32 0 0万。中美洲是拉美最早推行一体化的地区 ,迄今已走过了 4 8个年头。中美洲一体化进程历经初创、停滞、重振和发展四个阶段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及其挑战 ,中美洲国家加快了地区一体化步伐 ,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系 ,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 ,由于中美洲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一体化进程仍布满荆棘。一 中美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1951年 ,在拉美经委会的推…  相似文献   

4.
国体:古巴的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其他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国体均为资产阶级专政。政体:古巴的政体是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中美洲6国(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以及加勒比海的海地和多米尼加的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伯利兹、格林纳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牙买加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由总督代表,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多米尼克则为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摘自《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资…  相似文献   

5.
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7国。 80年代是中美洲各国“失去的 1 0年”,具体表现为巨额对外贸易逆差、高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停滞不前、大多数国家社会指标恶化等。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包括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的武装冲突及冲突对邻国的影响 ,不合理的宏观经济结构和政策 ,以及拉美地区的债务危机和贸易条件恶化等外部冲击的影响。 90年代 ,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分别在 1 990年、1 992年和1 996年结束内战 ,中美洲和平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各…  相似文献   

6.
拉美要闻     
拉美要闻(1996年5月15日至9月4日)加拿大和中美洲6国反对美治外法权5月15~17日,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5国总统及伯利兹总理应邀访问加拿大,与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外交部长阿克斯沃西举行了会谈。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  相似文献   

7.
加勒比地区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按照人们较为普遍的理解,加勒比地区包括加勒比海中诸岛、中美洲的伯利兹以及南美洲东北部的圭亚那、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本文拟探讨加勒比地区民族(种族)问题。这一问题同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远航美洲时到达本地区有密切联系。加勒比地区是世界上民族(种族)最繁多最复杂的地区之一。现在这一地区主要居民有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丹麦人、德国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美国人、加拿大人、黑人、印度人、爪哇人、华人、日本人、黎巴嫩人、叙利亚人、犹太人、土著印第安人及各种各样的混血种人等,可谓黑白黄等人种俱全,大小民族多不胜数。因此,该地区  相似文献   

8.
洪都拉斯     
洪都拉斯共和国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西南濒太平洋丰塞卡湾,西面和南面同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毗邻。全国面积十一万二千零八十八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七十万,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86%,印第安人占10%,黑人和白人各占2%。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关注中美洲发生的政治危机,而事实上,中美洲不仅面临政治危机,其债务问题也十分严重。债务问题不仅阻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其和平进程的进展。本文拟就70和80年代中美洲5国(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债务问题的特点、原因及其解决前景作一分析。一、中美洲外债的特点 70年代中美洲5国的外债问题并不严重,1970年外债总额只有13.5亿美元,大约占当年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位于拉丁美洲最北部,地理上属北美洲,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它西、南濒太平洋,东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隔布拉沃河与美国为邻,东南与危地马拉、伯利兹接壤。领土面积仅次于巴西和阿根廷,为拉丁美洲第三大国。在全国六千九百二十万居民中,印欧混血种人占91. 7%,印第安人占7. 8%,白人占0. 5%。  相似文献   

11.
1821年,中美洲五个国家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宣布独立,1823年合并组成中美洲联邦。1838年联邦解体后相继成立共和国,即现在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1981年总人口约2,100万,占整个拉美人口的6%,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约200亿美元,占整个拉美总产值近4%。目前这些国家基本上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农产品在经济部门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和连年战争的破坏,各国经济更加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尼加拉瓜革命无疑是二十多年来世界政治斗争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这场革命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它产生的影响,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本文就尼加拉瓜革命中的宗教问题谈几点看法。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是中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1984年人口为三百一十六万。全国95%以上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是拉丁美洲天主教徒比例最高的三个国家(次于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之一。但全国教士数量不多,仅有三百余人,平均每七千名教徒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中,毒品问题继中美洲问题和债务问题之后,已成为又一重要问题,引起美国与拉美有关国家的重视。毒品的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非法毒品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65%,每年消费额达1000多亿美元。据美国司法部和一些反毒机构调查,全美国7200万人以上有吸毒史,占全国12岁以上人口的37%。在美国,毒品问题已被公认为头号社会问题。为此,布什总统上台伊始,就信誓旦旦地向全国保证,“联邦政府要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扫除毒品。”  相似文献   

14.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多样性。战后初期到60年代中期,墨西哥和主要南美国家采用的是工业进口替代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在中美洲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模式。中美洲国家的这种经济模式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以输出单一性农产品为特征,到本世纪20年代时达到顶峰。此后,它又同农业进口替代和工业进口替代结合在一起。即使在60年代地区一级工业进口替代达到高潮时,农产品出口导向模式仍然是中美洲各国经济活动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的第44届美洲学国际讨论会上,中美洲危机问题被列为重点讨论课题之一。因为问题较多,中美洲问题的讨论被分为四个专题小组进行,分别讨论中美洲危机理论、尼加拉瓜革命、中美洲革命和危机的因素及外国对中美洲危机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约150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现简要介绍如下:关于中美洲危机的理论问题,主要论文有:约翰·A·布思:《中美洲地区危机研究:起  相似文献   

16.
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两国有长达1,150公里的边界线。大约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跨界而居。以与我国云南和广西交界的越南北部六省米看:莱州省,京人占全省人口的15.9%,泰人则占25.6%,苗人占25%,瑶人占7.8%,此外尚有其他少数民族。京、泰、岱、侬、苗、瑶等族都是跨界而居。黄连山省,京人占全省人口约39%、苗人占15%、泰人占9%,芒人占4%,侬人占3%,其他少数民族则占6%。河宣省,京人占全省人口的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中美洲的局势十分动荡。中美洲局势的动荡有着深刻的内部和外部原因。1979年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和近几年萨尔瓦多等国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普遍关注。本文仅从几个方面谈谈对中美洲形势的看法。当前中美洲形势的特点总的说来,当前中美洲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内外矛盾错综复杂,军事、政治和外交  相似文献   

18.
卡特政府以来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美洲自1979年7月尼加拉瓜革命胜利到1988年底已渡过10个年头。其间,美国经历了卡特和里根两任总统、3届政府。1989年1月布什执政后,美国对中美洲的政策将发生什么变化,这对中美洲问题的前途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探讨布什政府的中美洲政策及其发展前景,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自卡特政府以来美国对中美洲政策的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中美洲共同市场的起源 ,可以加深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理解 ,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 ,并可丰富经济一体化起源的理论。中美洲共同市场并非中美洲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自然演进的结果 ,而是政治意志、历史“惯性”、文明共性、思想的能动作用以及中美洲国家组织和联合国拉美经委会领导所导致的结果 ,这些因素均是非经济性的。因此 ,非经济因素在中美洲共同市场起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7年8月7日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签署《在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即中美洲和平协议以来,围绕中美洲地区冲突的事态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中美洲和平进程从而出现了新的转机,给渴望和平的中美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但是,迄今为止,冲突各方对中美洲局势的近期发展所抱的态度和作出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持续八年多的中美洲冲突是几种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较量,卷入这种冲突的各种力量仍然在围绕着最大限度地保全或追求自身利益这个目标行事。中美洲和平进程的前景如何?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