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健君 《瞭望》2008,(24)
目前,抗震救灾已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各地对灾区的对口支援也已全面铺开。根据国务院灾后重建规划,对口支援的各省市继续谱写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笔者走访灾区的过程中,时刻能够感受到灾区群众对目前对口支援情况的满意和感谢,也相信在兄弟省市的帮助下,灾区人民能够尽快走出震灾的阴影。但是,此次震灾的影响是长远的,恢复重建也是漫长艰辛的工作。就受灾群众的期望和需  相似文献   

2.
王皓越  唐娅姝  郭义盟  程丽 《学理论》2013,(19):115-116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灾区受灾程度及恢复状况各异。整体来说,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在国家大规模重建资金及社会无偿捐赠的拉动效应基本结束后,灾区的名胜改善和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脱离援建的灾区,能否发动"造血功能来自给自足",能否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又是否能够继续维持生态文明稳步进步,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寻求创新发展路径。面对可能面临的新难题,灾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原地起立为原地起跳、变输血为造血。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已过十余天,近三万失踪者亟待搜救,二十多万伤者亟待治疗,五万多死者需要善后,几百万灾区群众需要救济,抗震救灾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救急战在继续,灾后重建的持久战已启动。国务院于5月21日决定,中央财政今年先安排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瞭望》新闻周刊在灾区采访时获悉,四川省将在本月底前编制完成灾后  相似文献   

4.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灾区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走向新生活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到四川灾区,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考察指导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他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灾后恢复重建已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的4月14日,7.1级的大地震突如其来,雪域高原上的明珠——青海玉树满目疮痍,伤痕累累。 一年之后的今天,希望正在这里升腾——崭新的住房和校园正拔地而起,损失最为惨重的结古镇已变成一个繁忙的工地,一座崭新的城池已现雏形,摧不垮的灾区人民正满怀勇气和信心步入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四川省教育厅共同制定了"六大重建"计划。本调研组深入地震灾区,对灾区教育重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布局的总结研究,分析探索不同形势下规划的布局方法,总结阐明特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任务的特殊性、特定的要求、布局原则和方法,可以为今后类似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规划布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抗震救灾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汶川大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将在三个月时间里完成。举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让受灾地区早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是灾区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灾区的恢复重建,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是一道紧迫的科  相似文献   

9.
特大地震给四川造成巨大的民生灾难。如何在恢复重建中优先保障民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难题。围绕民生问题,灾区工作分为抢险救援;安置群众;恢复重建和发展生产四个阶段。以成都市保障民生的主要做法为视角,可以对四川灾区民生问题的经验和启示进行剖析,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10.
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是灾区群众心灵归属的迫切需要。我省灾后精神家园重建始终围绕着力弘扬巴蜀文化传承精华;着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等三个方面进行。三措并举之后,四川精神家园重建成果初步展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灾区重建备受各方关注,如何恢复重建,政府需全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建设主体问题;二是怎样规划的问题;三是资金来源问题。在每个问题中,政府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一定要有准确、清晰地认识,才能使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四川文化恢复重建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在文化恢复重建的具体实践中,应做到科学制定和实施文化恢复重建规划;统筹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发挥文化抚慰心灵的独特作用,从而促进灾区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吴玲 《民主》2008,(6):48-48
一场不可抗拒的汶川大地震灾害,给灾区人民心理上带来严重创伤,给国家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次地震灾害,四川省倒塌和损坏房屋400多万间,部分城镇几乎夷为平地。全国乃至全世界友人纷纷伸援手、献爱心.为灾区重建慷慨解囊(引自5月19日《四川1日报》)。  相似文献   

14.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1,(2):F0002-F0002
2月17日,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德刚赴舟曲县慰问灾区党员干部,看望在灾后重建一线的挂职干部,并同灾区党员干部进行座谈,共度元宵佳节。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瞭望》2008,(23)
本周,抗震救灾仍是网上舆论关注的焦点,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网民的主要注意力已转向了有关灾区重建的话题;因限塑令开始执行,有关限塑政策的利弊再次引起网民热议;此外,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再次用所谓人权状况干涉中国内政的回击,网民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强烈支持。  相似文献   

16.
5.12地震后,灾区群众生活保障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直接指挥下,各地、各部门紧急动员,快速反应,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妥善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大力推进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切实做到了让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相似文献   

17.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深圳市对口支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康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三县一区”的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希望,是记者在木鱼中学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时值隆冬,春节将至。《嘹望》新闻周刊记者于汶川地震过后8个月,再次走进汶川、青川、北川等四川地震重灾区,扫描灾区灾后重建的新进展,感受灾区的复苏与希望,触摸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9.
黄天贵  邓勇 《学理论》2009,(26):134-136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高校师生伤亡较多、房屋及教学设施损坏极其严重,灾后恢复重建考验着受灾高校自立自强的信念和意志。作为受灾最为严重高校之一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灾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物质、精神、制度、心理等多方面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8,(50)
着力改善民生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之一,加大民生投入将成为中国刺激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在此次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中就包括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在此前,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