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春洪 《当代广西》2008,(22):40-40
所谓“桂林旅游北环圈”是指在“大桂林旅游圈”的总体框架下,构建一个包括资源、龙胜、兴安等桂北旅游县的组合圈,使之如恒星系中的行星系,相互带动,相互配合,打破过去那种旅游开发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局面,实行线路连接并构成一个旅游北环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明 《桂海论丛》2008,24(3):57-60
文章以环北部湾旅游圈为例,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客源市场开拓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主导资源相似的临近地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对环北部湾旅游圈的发展现状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环北部湾旅游圈竞合发展的几点实质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向莆高铁的开通,标志着闽西旅游将全面进人“高铁时代”,鄂湘赣闽四省旅游市场将进入“3小时旅游圈”,这为我省旅游大发展创造了良机。当前,向莆高铁沿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可以预期的客源大量涌人和旅游消费变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建议要抓紧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09,(11):15-15
一、“三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 第一,发展滞后,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缺乏精品,三国文化旅游仍处于从属地位。2009年,我省首批3亿元的鄂两生态文化旅游圈项日,几乎全部集巾在“一江两山”,  相似文献   

5.
《世纪行》2009,(11):9-9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旅游产业本身来看。目前鄂西牛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优势发挥有限。  相似文献   

6.
叶丛 《政策》2009,(8):23-24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的战略构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加快鄂西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保康地处襄樊市的西南部,是襄樊大荆山旅游区的核心区,也处于湖北传统“一江两山”旅游圈的几何中心。“鄂西圈”战略的实施。无疑为保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鄂西圈”建设进程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生态文化旅游内涵,扎实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7,(2):27-27
武汉城市旅游圈建设虽然已经起步,但进展较为缓慢,收效不够明显,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对加快武汉城市旅游圈建设的紧迫感不强。二是缺乏武汉城市旅游圈总体发展规划的科学统领。三是旅游资源的无序、粗  相似文献   

8.
肖旭明 《政策》2010,(3):42-44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的重大战略决策,给恩施州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恩施州是“鄂西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这对加快推进恩施州“绿色繁荣”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要变旅游大省为旅游强省,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加强两岸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联手打造世界级环海峡旅游圈。要提升文化品位,把众多文化整合到世界东方海洋文化发祥地和世界东方近代化发轫地的层面上,形成文化大精品。  相似文献   

10.
唐良智 《政策》2008,(11):31-33
襄樊作为中部地区欠发达城市,要在推进省城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中发挥应有使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兴市”不动摇,咬定发展不放松,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顶天立地的大事,而作为海南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琼北旅游圈的建设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期,建设琼北旅游圈,发展琼北旅游,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新思路,解决问题要有新举措,推动工作要有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湖北政报》2009,(16):15-15
<正>鄂政发[2009]36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建设规划》(2009—2020)、《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旅  相似文献   

13.
吕东升 《政策》2009,(1):27-31
2008年11月10日。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林业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了“解放思想、协调发展、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高层论坛”。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东升等领导、专家,在论坛上纷纷建言,纵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相似文献   

14.
《湖北政报》2010,(13):35-36
<正>鄂政发[2010]4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在全面实施"以武汉为龙头,加快建设武汉城市旅游圈,积极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并进,双轮驱动"的旅游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全省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  相似文献   

15.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必将对鄂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最直接、最有效的促进作用。作为“湖北旅游大县”之一的五峰,必须抢抓这一重大机遇,优先走发展旅游文化之路,着力打造魅力五峰。  相似文献   

16.
广西旅游新亮点——环大明山旅游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8,(19):32-33
以前都说广西旅游在桂林,首府南宁没玩头。现在,这个说法恐怕要改一改了。随着南宁市大明山旅游设施修建一新,南宁市最近推出了以大明山为中心,辐射宾阳、上林、马山、武呜等周边县区的环大明山养生之旅,旨在推动南宁大旅游尤其是环大明山旅游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南南部旅游圈是海南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所作的一项新的生产力空间战略布局,也是落实"南北带动"思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举措。海南南部市县如何按照南部旅游圈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要求,利用地缘近邻、禀赋各异的自然条件,着力打造特色主导产业融入南部旅游圈的分工合作,促进圈内资源整合和最佳配置,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动、经济互荣的共赢局面,把南部旅游圈建设成为独具吸引力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保亭县以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主动融入南部旅游圈参与分工合作,借力南部旅游圈核心辐射波激活经济步入自主扩张轨道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9,(11):6-6
一、十堰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及构想 十堰可开发建成武当、郧阳和房陵三大文化旅游区,各旅游区内可规划建设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开发前景的若干个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形成以旅游景点、产品为依托,以三大文化旅游区为载体,以武当山为龙头的“丁”字型东、南、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三峡地区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始打造体育旅游圈。将体育旅游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一个重要形式,对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筑三峡体育旅游经济圈,应以“三峡山水、民族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健身”为特色,发挥长江三峡地区旅游景点多、文化内涵深、都市和山水风光互补的优势,促进形成三峡地区体育旅游的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11,(11):43-43
“谋事干事成事”.指导我们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加快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神农架核心版块建设。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