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一季度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波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这对各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而在中国,面对今明两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作出了准确的预测并提出了积极应对的措施。这里,笔者谈谈依托法制建设、坚定发展信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时事报告》2010,(2):48-5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浮出了水面,到了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掉和“两房”危机,更是将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使尽浑身解数,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救援政策。尤其是巨额的财政刺激以及罕见宽松货币政策的双管齐下,使得各国经济又很快转危为安。但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迷。  相似文献   

3.
于莉娟 《小康》2008,(10):42-45
从华尔街扩散开来的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陷入下滑通道。更为严重的经济萧条也是很多人对美国经济的预测。“百年未遇的一次大危机,”格林斯潘如是评价美国的此次金融动荡。 事实上不仅是银行、金融机构,这是一次与房地产、与制造业、与整个产业市场相关度都非常高的一次危机,影响程度非常深远,而且也幅射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入世以来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敲合,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让我们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那么,中国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应对这一次冲击,本刊特邀经济学家专家和学者共同研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应该将此次冲击作为调整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美国金融危机尚未解决,又引燃了欧债危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中国来说,是“危”也是“机”。  相似文献   

5.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保持复苏态势,但经济增长仍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西方经济同步放缓,风险因素显著增加;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明显,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都为世界经济稳步恢复增加了新的变数。日本遭遇“3·11”特大地震,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9,(4):14-14
在次贷危机爆发两周年的当口,“减速”、“放缓”、“降低”等词汇在全球各大财经网站上抛头露面。不少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实体经济恶化与信用紧缩加深的恶性循环阶段。尽管危机已经发展到何阶段并无准确的定论,但是近日全球经济老大哥美国频频出手。在奥巴马政府亮相两个月之后,他的经济团队终于加快了“出牌”的速度。美国时间3月18日和23日,在六天的时间里,他甩出了两张极具争议的“底牌”。  相似文献   

7.
宗合 《辽宁人大》2009,(2):42-43
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陷于次贷危机核心区域的美国及欧洲经济影响深重。这场危机给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那么,全球金融危机离百姓生活有多远?百姓生产生活正在或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启示胡国成30年代经济大危机(1929—1939)在美国人的心灵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时至今日,每当经济发生动荡时,人们难免要心有余悸地联想起那次可怕的“经济怪物”的肆虐。从美国经济发展史来看,1790年以来经历过数十次经济...  相似文献   

9.
《协商论坛》2009,(8):9-12
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创,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虽然这次危机最直接的受害者主要是一些生产出口型外贸企业,但对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商业零售业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零售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有的企业“收缩市场”、“紧缩资金”,有的“减薪裁员”、“歇业整顿”,而在我省落户的台资最大的商业零售业企业“郑州丹尼斯百货”却一路前行,加速发展,出现了逆势而上有“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一面是“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欧债危机之下,“中国救世界”的论调不断被媒体抛出:另一面,房地产巨大泡沫正在受到打压,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相似文献   

11.
语录     
《创造》2008,(9):28-28
“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 ——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就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和当前美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地时间1月1日深夜,美国国会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最后一刻,就“财政悬崖”危机达成了临时性妥协方案,暂时避免了美国经济坠人悬崖,但是美国“财政悬崖”的根本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经历近九年的繁荣后,开始逐步进入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十次周期性危机)。从2000年第二季度5.6%的增长率高峰,跌至第三季度的2.2%,第四季度的1%,2001年第一季度的1.2%,第二季度的0.2%。这次美国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高新科技产业率先陷入危机,并对整体经济走向危机起了推波助澜作用。高新科技产业在美国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美国商务部官员说:“1/3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高科技产业,38%的新就业机会由高技术产业创造,在1996---1999年间高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8.4%,同时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高技术还是美国应对全球挑战的后盾。”(《经济参考报)2001年8月2日)美国一些人士,依仗高新科技上的优势和九十年代曾出现较长时间的经济繁荣,将美国高新科技产业的一度繁荣夸大渲染为美国出现了一种可以持续高速增长、不再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新经济”,并向全世界大肆宣扬。不少不明真相和意志薄弱的人,有意无意地成了美国“新经济”论的俘虏,向它顶礼膜拜。事实是无情的。现在,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首先降临在宣称不再有危机的美国,而且首先在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爆发,这真是对美国“新经济”神话的绝好嘲弄,也宣告了这一神话的破产。  相似文献   

14.
充分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注重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从外部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的压力增大,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依然脆弱,前景不容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15.
尹中卿 《中国人大》2010,(12):18-22
近半年来全球经济最为关注的热点,莫过于欧盟部分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继迪拜债务延期偿付、冰岛宣布破产之后,希腊债务危机率先拱出,随后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也相继亮起红灯,被外界戏称为“猪”(PIIGS)。目前,欧盟五国主权债务危机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为欧元区第二次危机,不仅阻碍欧盟经济复苏,甚至可能动摇欧元根基,对欧洲一体化前景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德国模式”重新得宠。若非德国经济这根“定海神针”,欧洲债务危机可能已经把欧洲带入灾难的深渊。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但最近德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惊喜不断:德国生产、消费、就业率等指标逆势上扬,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次贷危机缘何没有对德国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德国的企业很少依赖外部资金。这值得我们思考。近年我国房价暴涨,尽管有多种原因,但外资的“大举入侵”,更给房价暴涨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美、欧、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至今,由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发达国家传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场危机传到我国难以避免,也使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9.
从2006年开始,美国的次贷问题逐步显现,2007年8月这场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前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30个发达国家组成的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曾经预言,美国经济因次贷危机难以避免下滑,但欧洲将接过美国的接力棒,推动OECD各国的经济增长。这种展望认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与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相分离。  相似文献   

20.
鲁薇 《北京观察》2012,(1):23-23
从美国国债危机加剧两党矛盾,纽约发起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在全美境内不断扩大,甚至发展为“改变全球大团结”运动,到欧洲债务危机越演越烈,这个世界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