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艰难的爱情     
方芳 《新青年》2007,(6):38-39
这是从电视访谈节目中看来的一个爱情。18年前,一个女子嫁给一个男子,这男子大她41岁。那时六十几岁的男子,已经有过两段婚姻,子女对父亲要娶小他41岁的女子为妻,深恶痛绝,男子将全部财产转到儿子名下,在六十几岁时,身无分文,只为再结一次婚。那女子的家在乡下,父母认为女儿嫁了一个比他们年龄还大的老头子,奇耻大辱,让女儿滚出家  相似文献   

2.
父亲与山     
魏鹏 《新青年》2004,(12):16
离开苏北老家来到省城,转眼间已3个年头了。3年来,我无时不在思念年过花甲的父亲。3年前,母亲病故,父亲退休,我是他们惟一的儿子,又外出谋生,家中空荡荡的。父亲一人在家,让我放心不下。我曾想方设法让他来城里生活,但他不肯。2002年春天来城里一回,不到一周就回去了。他说他要  相似文献   

3.
正导演李军虎最初是在一个工地上找到的故事主人公老韩。作为农民工,老韩贫穷卑微;作为父亲,老韩身上则有着让人落泪的善良与勇敢。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中国式父亲"的故事,更是许许多多中国家庭的故事。对于父亲韩培印来说,再没有什么比给上大学的儿子凑学费更重要的事了。2002年,当接到儿子的大学  相似文献   

4.
父爱     
儿子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份进步。都是贴在父亲心头的奖状,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终生渴望、梦寐以求的莫大荣誉。  相似文献   

5.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5,(8)
讲究卫生xx有责一家三口住进了新房,妻子见丈夫和儿子不太讲卫生,就在家里写了一条标语“讲究卫生,人人有责”以督促儿子和丈夫讲究卫生。儿子放学回家,见了标语,拿出笔把标语改成了“讲究卫生,大人有责”。第二天,丈夫见了,也拿出笔来,把标语改成了“讲究卫生,太太有责”。怎么办父亲带着小儿子在动物园里的老虎笼前。父亲向儿子讲述老虎有多么残暴、凶猛,儿子面容严肃地用心倾听。“爸爸,”儿子最终说道,“如果老虎冲出笼子并且要把你给吃了……”“那,那……怎么办,儿子?”父亲满怀期待地问。“那么,我该乘哪路公共汽车回家?”男孩扬起脸…  相似文献   

6.
姜钦峰 《新青年》2006,(11):6-7
一 父亲当过兵,是个随和的实在人,在一家煤矿工作.闲暇时,同事老爱跟他开玩笑:"你当年那些战友都当了县长、局长,你怎么跑到这鸟不生蛋的地方来了?"父亲从不生气,总是那句理直气壮的话:"老子不行儿子行啊,你们等着瞧吧,我儿子一定会有出息的,窝囊了大半辈子,全指望儿子翻身了."  相似文献   

7.
岁月悠悠,屈指算来,父亲1983年乘鹤仙去,至今已23年了。23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不论时光如何飞逝,父亲品行中许多闪光点滴,却永远如同一朵朵充满爱意的耀眼小花,缀满了我们家庭生活的每一部分,缀满了那些令人难忘的岁月。最孝的儿子我小时候就知道,父亲极为孝敬祖母何香凝。父亲是祖母惟一的儿子,母子连心实属人性本然,但祖母对父亲的疼爱似乎超过了一般。这无疑是由于祖母在祖父廖仲恺1925年不幸遇害逝世后,战胜人生诸多艰难,独自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带大,故而对子女既有殷切期望又怀深切爱怜。1933年,父亲在上海被捕入狱。祖母得知消息后…  相似文献   

8.
岳勇 《新青年》2002,(8):2-3
男孩的妈妈死得早,他是父亲一手带大的。男孩也争气,19岁那年高中毕业,考上了省城医科大学,成了村子里开天辟地以来惟一的大学生。全村人为此骄傲了好一阵子。父亲砸锅卖铁辛辛苦苦供儿子读完大学.原本希望他能分配到一份好工作,但由于缺少门路,儿子读完大学又回到村里,重新扛起了锄头。  相似文献   

9.
30年前,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祖国……记得踏上舷机的那一刻,心中对背后的祖国、土地和亲人充满着无限的不舍……我出生在一个有书香背景的"地主"兼"银行资本"家庭。但早年,祖父是一个贫穷的私塾老师,壮年丧妻后一直鳏居,独自一人以"五斗米"之微薄收入,含辛茹苦地养育着一双儿子。伯父和父亲自幼深知祖父的艰辛,在他们还处  相似文献   

10.
性刚     
有父子两人性情刚烈,凡事从来不愿意让人。有一天,父亲留客宴欢,让儿子进城去买肉。儿子买好肉回家时,在城门口与一位迎面而来的人相遇,各不让路,因此,长时间僵持着。父亲不见儿于回来,只得出门寻找,见此情景,忙对儿子说:“你先把肉拿回去,招待客人吃饭,待我来与他在此对立。”性刚@程雯  相似文献   

11.
一份左手写的遗嘱  伍云甫生前是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常委、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兼党组书记。“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在林彪、“四人帮”那个顾问亲自策划下,他受到了惨无人道的迫害。这位参加革命42年的老红军、老党员终于被折磨成半身瘫痪,于1969年7月不治而死。临终前,他的儿子冲破阻拦,从千里之外的干校赶回家,和父亲见最后一面。  可是,等儿子赶到家里,父亲讲话已经很困难了!  伍老看见爱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吃力地指了指左手,示意想写点什么。望着父亲瘦骨嶙峋的手,儿子禁不住心如刀绞,这是一只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12.
15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当张延平随父亲张雨卿先生第一次踏上故乡的黄土地时,“故乡”两字便从他的心灵深处凸现出来,而他对故乡的爱也从此愈加炽烈。十几年来,他虽身居海外,但心中一直装着故乡这片热土,也一直牵挂着故乡的老乡亲。那年张延平还很年轻,他随父亲回甘肃泾川老家寻根问祖。站在丰台乡广袤的原野上,父亲指着周围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深情地对儿子说:“这就是咱们的家乡,是咱们要寻的根呀。你要记住这里,以后要常来常往。”延平会意地点着头。两年后,父亲溘然长逝,而他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依然年复一年关爱着故乡。一个生长于台…  相似文献   

13.
父亲     
澜涛 《新青年》2007,(6):11
曾经,我非常憎恨我的父亲,我常常想,如果生命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宁愿不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愿意做我父亲的儿子。  相似文献   

14.
父与子     
秘书走进总经理办公室说:“许总,何其凡刚才打来电话,说今天头疼得厉害,要请一天病假。他让我转告你。”“知道了。”许总说完就放下手中的急件,急急地走出办公室,开着他的桑塔纳向何其凡家奔去。何其凡妻子姓许。年轻时,何其凡在县城里工作,妻子在乡下独自抚养着儿子,儿子与母亲感情深,随母亲姓许。许总其实就是何其凡的儿子。许总大学毕业时,在省城开了家装潢公司。几年间,公司发展到近百人的规模。许总也在省城购了房、买了车。今年年初,又给父亲买了套两室一厅的楼房,把父亲从县城接到省城,还把乡下的母亲接到父亲身边,让双亲团聚。何其…  相似文献   

15.
纽约金童 1963年出生于纽约的马克·雅各布生从小就有波西米亚浪荡者的气质.父亲是娱乐公司的经纪人,经常带着儿子去各地旅行,看马戏.但不幸的是,父亲在马克·雅各布7岁时便去世了.马克·雅各布的母亲有一段频繁约会的时期.虽然在儿子看来,母亲不算是非常时髦的人,但是每当母亲为了约会穿上那镶有狐狸毛的织锦缎大衣,将脚伸进及膝高简靴时,马克·雅各布觉得母亲棒极了.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规定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独守着老屋.我们兄妹四个都在异乡漂泊,终日陪伴父亲的只有他那孤独的影子. 半年前,父亲忽然把我们兄妹四个召集回来,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相似文献   

17.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他和他父亲酷似的长相及其言谈举止,简直令人确信,张治中仍活在人间,仍在为国共合作而奔走。  张一纯,1932年12月14日生,现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任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主任。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的父亲张治中、重庆谈判和他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  相似文献   

18.
微生活     
《新青年》2013,(4):4
8岁男孩与土拨鼠成好友野生的土拨鼠本是一种害羞敏感的动物,但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群土拨鼠却和一名8岁的男孩成了好朋友。男孩MatteoWalch的父亲每年都会带他到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度假。Matteo第一次在那里见到山上的一群土拨鼠,就和它们成了朋友。马特奥的父亲说,这些土拨鼠与儿子的友谊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底,墨西哥总统比森特·福克斯住进首都墨西哥城的松林总统官邸,而他的两个儿子并没有随父亲入住墨西哥城,继续留在位于墨西哥中部的自家农庄务农、上学,继续过农家生活。一年多过去了,这两位“公子”还是未改初衷,人们从他们身上也看不出半点儿“总统儿子”的派头。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他们这样说:“我们并不因为自己是总统的儿子而有半点优越感,也没有觉得高人一等,其实我们像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中的儿子一样,是普通的年轻人。我们不想沾总统父亲的光,我们只想做回我们自己,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我深深敬佩福克斯…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父亲的本命年,我把父母亲从远方的老家接到我工作的城市住了几个月.考虑到年已六十的父母亲出一趟远门不容易,我和在深圳工作的姐姐每人给父母买了一枚金戒指.3个月后父亲听说奶奶生了病就要急着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