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锦江是铜仁的母亲河,也是铜仁市碧江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让母亲河更加清澈明净,碧江区按照《铜仁市锦江河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方案》,实施一系列举措推进锦江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每天清晨,站在铜仁市碧江区锦江河畔三江公园广场,可以看到一些身着橘色外套的河道保洁员,划着扁舟,清理锦江河10公里河面上的漂浮物。"我们每天早晨6点出船,清理河面漂浮物和河岸边捡不到的垃圾,  相似文献   

2.
<正>端午佳节聚碧江,龙舟竞渡粽飘香。6月20日,铜仁市碧江区大明边城龙舟基地,波光粼粼的锦江河再度迎来一年一度的龙舟盛会,2015"好彩头杯"中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碧江)决赛盛大开启。本次大赛由贵州省体育局、铜仁市政府主办,碧江区政府、铜仁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来自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省市共59支男女传统龙舟队2500余名运动员竞逐锦江,吸引约15万群众观赛。来自中央和省内外近100家媒体聚焦龙舟决赛盛况。当天上午9时,大明边城龙舟基地及锦江河沿岸早已人山人海,20支龙舟队意气风发地集结在基地码头。按照习俗,铜仁市委书记、市长夏庆丰,铜仁市政协主席陈达新,铜仁市委副书记阳向东,省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姚元君,贵州广电集团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3.
张萍  杨胜治  田宇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23):I0001-I0001
水是城市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水环境与生态亲水景观,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铜仁市碧江区始终坚持"保护母亲河,打造梦幻锦江",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如今,锦江正建设成为一条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杰长廊"。亲水融绿打造生态园林城市近年来,碧江区一直将提升梦幻锦江文化旅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8年以来,铜仁市碧江区连续12年举办中国国际龙舟邀请赛,打造了以"中国传统龙舟大赛"为品牌的碧江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实现了"旅游+体育"的有机融合,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质量。"擂鼓震天响,群龙闹锦江。"6月7日,端午节,风景秀丽的十里锦江两岸热闹非凡,处处荡漾着欢声笑语。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贵州省体育局主办,铜仁市碧江区人民政府、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锦程公司承办的,以"龙腾  相似文献   

5.
正三月的铜仁,十里锦江碧波涟漪,滨水植被自然天成,与千年古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如画风光好似一幅幅水墨画。"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说铜仁》一文中说。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接合部,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示范区。近年来,该市围绕构建"武陵  相似文献   

6.
正龙舟竞渡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盛宴,铜仁锦江尤为盛行。早在元朝,就有渔人轻舟蓑笠,于浩淼江天之上,烟雨苍茫之时,扬竿击水,往复争先。擂鼓震天响,群龙闹锦江。5月30日,2017"大明边城杯"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决赛在铜仁市碧江区百里锦江画廊——大明边城景区河段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东、重庆等省市的99支男女龙舟队、4200名龙舟健儿竞逐锦江。  相似文献   

7.
初夏,锦江河畔的铜仁市坝黄镇,波光粼粼,水丰草美,鱼翔浅底;沿江村寨一派宁静、清新,徜徉其间,仿佛置身画境。这是铜仁市多年来紧紧把握"抓党建促发展"主题,形成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9):20-21
依托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生态资源,铜仁市确立“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这是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大峡谷乘舟进入铜仁境内后的咏叹。关于铜仁,贾平凹《说铜仁》这样解读:“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铜仁市将旅游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正铜仁古城项目旨在重现古城绵延700年的历史文化风貌,为铜仁人民找回曾经的"乡愁故里",建成传承历史、凸显文化、彰显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2017年11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铜仁市"一带双核"(一带即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主城区旅游观光带,两核即梵净山景区、铜仁主城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规划中的古城项目、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铜仁主城区旅游观光带  相似文献   

10.
段堂余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6):I0002-I0002
走进铜仁市碧江区,一幅幅加快建设、和谐隽美的动人画卷扑入眼帘: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党建工程园区快速推进;一个个招商引资落户企业建设工地机器轰鸣,忙碌有序;八十里锦江两岸青山带如梦如  相似文献   

11.
铜仁市位于铜仁地区东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和湘西台地之间。东邻湖南凤凰、麻阳、芷江;南接万山、玉屏、岑巩;西连江口;北至松桃等(县、特区)。土地总面积1513.61平方公里。有汉、侗、苗、土家等民族。铜人之名,缘于元代"铜人出水"的传说。相传元朝初年,有一位渔翁在锦江大小江汇流处巨岩下捕鱼时,在水底捞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尊铜像。朝廷据此设铜  相似文献   

12.
正端午粽飘香,龙舟竞逐时。6月9日,2016"好彩头杯"中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碧江)大赛在铜仁市碧江区国家4A级景区大明边城龙舟基地举行。来自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76支男女龙舟队3500余名运动员竞逐锦江,参赛队伍数量为历年之最。同时,比赛吸引了10万余名群众前往观看,省内外50多家媒体聚焦龙舟决赛盛况。  相似文献   

13.
正铜仁市充分突出梵净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引领,按照"市级抓龙头、区县抓精品、乡镇抓特色"的工作思路,挖掘乡村潜能、盘活乡村资源,让乡村旅游成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春至黔东,梵净山染新绿,锦江河漾碧波。  相似文献   

14.
百舸争流,龙腾锦江。6月5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8年全国龙舟月中国贵州铜仁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风景旖旎的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锦江水晶阁河段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6支龙舟队参加比赛。比赛分为公开组标准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和地方传统大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在标准赛中,我省麻江县龙舟队摘冠,铜仁市清水龙舟队和河西船队分获二、三名。  相似文献   

15.
每天清晨,站在铜仁市碧江区锦江河畔三江公园广场,可以看到一些身着橘色外套的河道保洁员,划着扁舟,清理锦江河10公里河面上的漂浮物. “我们每天早晨6点出船,清理河面漂浮物和河岸边捡不到的垃圾,一直到晚上10点才下班.”锦江河河道打捞队队长芦忠华介绍,为强化整治锦江河流域,碧江区共落实河道保洁员163名,河面漂浮物打捞船20艘,使河道保洁工作形成常态. 碧江之美得益于锦江.碧波荡漾的锦江,由西向东,如一条玉带环绕着碧江城区,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正不管天晴下雨、寒来暑往,河面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条船,船上有一根竹篙、一个网兜、两个箩筐,丈夫蹲在船尾掌舵,妻子站在船头一边瞭望一边打捞起河面上的垃圾,这是铜仁市碧江区环卫局河面打捞环卫工芦忠华夫妇的打捞船。十里锦江,清澈明净,花繁树茂,风景如画。不管天晴下雨、寒来暑往,河面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条船,船上有一根竹篙、一个网兜、两个箩筐,丈夫蹲在船尾掌舵,妻子站在船头一边瞭望一边打捞起河面上的垃圾,这就是铜仁市碧江区环卫局河面打捞环卫工芦忠华夫妇的打捞船。12年,4000多个日子,芦忠华夫妇用双手守护着悠悠锦江的万顷碧  相似文献   

17.
双江见闻     
在黔东重镇铜仁位市西郊锦江畔,有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小康村.这就是铜仁市第一个省级小康村双江村.阳春三月,记者慕名而来,探访  相似文献   

18.
<正>船桨舞动,龙舟竞渡。一年一度的传统龙舟赛事,已成为铜仁市碧江区各族群众体现昂扬向上、追求美好精神的文化盛会。"多年来,我们充分挖掘龙舟的文化内涵,整合锦江水乡文化资源,将赛事、泛舟、文脉、美食等贯穿龙舟旅游产品,旨在打造一场‘精彩的、全民的、丰富的’龙舟文化盛宴,实现‘文化搭台’、‘产业唱戏’、‘旅游受益’相得益彰的鲶鱼  相似文献   

19.
明代参议刘金在《过铜仁》一诗中赞曰:"长流碧水泛仙舟,更看丹山在山头"。2011年10月22日,铜仁撤地建市,原来的县级铜仁市更名为"碧江区",取碧江之名正是"山水合璧、碧水丹山"之意。十里画廊梦在锦江发源于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的锦江河贯穿碧江区全境,塑造了碧江独特的景。相传,一渔夫在铜仁城内的锦江铜岩水底打捞起三尊铜铸的人像,分别为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和佛家的释迦牟尼。  相似文献   

20.
张凤琴 《当代贵州》2013,(19):I0002-I0002
6月12日,2013年碧江区"笑哈哈物流城杯"端午节传统龙舟赛在铜仁市碧江区4A级景区大明边城举行。当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齐聚锦江两岸,观看龙舟竞渡。现场锣鼓喧天,一片欢腾。来自碧江区和万山区48支队伍(其中女队12支)的2500多名队员参加了比赛,为碧江区举办传统龙舟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上午9时,比赛开始。随着"砰"的一声发令枪响,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