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铁强 《奋斗》2002,(8):12-14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之一,“九五”期间,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利税总额、区级财政收入3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以年均17.5%、19.8%、16.8%的速度递增,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7、8.5、1个百分点。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税总额30203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1035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5861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相似文献   

2.
王森  付庆武 《奋斗》2001,(6):10-11
今年一季度全省国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初步测算,一季度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64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414.9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2.9亿元,增长6.6%。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思考与运用》2006,(12):10-13
“十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创造了好的基础。2006年,我市在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农业生产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20.64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8.98亿元,同比下降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2.93亿元,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8.73亿元,同比增长13.9%。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下降4%,第二产业增长16.2%,第三产业增长13.8%。  相似文献   

4.
杨杰 《唯实》2014,(8):18-20
2013年,泰州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49亿元、利税1022亿元、利润605亿元,分别增长12.8%、18%、19.1%和16.2%。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8.5%,机电产业实现销售、利税、利润分别为2436亿元、293亿元、173亿元,船舶产业造船完工量527.7万载重吨、新承订单1365.8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153.2万载重吨,分别占全省的43.5%、48.7%和39.5%。  相似文献   

5.
赵维加 《共产党人》2004,(23):20-23
2004年上半年,银川市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8亿元,同比增长14.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25.3%。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4611元,同比增长1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967元,同比增长16.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新增就业岗位16390个。银川市正处于历史上机遇最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王丽  杨光平 《支部生活》2010,(11):38-38
昆钢动力能源分公司党委按照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和部署,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水平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7月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润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42%、20.04%;实现人均劳动生产率8.46万元,同比增长20.34%,职工收入增长25.59%。  相似文献   

7.
柳长毅 《学习月刊》2010,(10):59-60
近年来,郧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省委“一主三化”方针为指导,积极应对郧阳卷烟厂关停带来的重创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县域经济呈现出又好义快发展的新局面。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财政总收入完成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51.8%:农民人均纯收入3021元.比上年增长10.2%。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11,(12):F0002-F0002
近年来,垫江县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和坚持走好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全县实现GDPI13.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821元和5662元,同比增长11.5%、18.8%。  相似文献   

9.
根据四川省农业厅5个网点县监测数据显示,预计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07.2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1.53元,增长16.3%,其中农业(种植业)人均收入117.87元,占农民现金增收的31.4%,同比增加154.22元,增加16%。  相似文献   

10.
省内聚焦     
《党的建设》2014,(12):8-8
A 11月7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联合通报我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30.89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居全国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5元,同比增长9.90%,增速居全国第3位。  相似文献   

11.
郭忠 《学习月刊》2010,(10):58-59
近年来,襄樊市襄阳区咬定争进全省十强的目标,心无旁骛谋发展,充满信心往前赶,在应对危机中实现了弯道超越。200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1亿元.增长62.04%: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6.8亿元.增长78.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增长33.4%,在襄樊纳人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中增幅均居第一位。  相似文献   

12.
郭广福 《奋斗》2011,(10):27-28
年初以来,汤原县按照省市“产业项目攻坚年”的有关要求,把产业项目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三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培育壮大“四个产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81亿元,同比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4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924万元,同比增长30.8%。  相似文献   

13.
谭文骄 《学习月刊》2010,(10):63-63
2009年,恩施市实现生产总值7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财政总收入7.56亿元,增长1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8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5亿元.增长23.8%。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4.
贵州速度     
《当代贵州》2012,(6):12
1月份,贵阳市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4592万美元,同比增长142.45%,再创单月新高。据了解,贵阳市1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16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分列增长前三位。(来源:金黔在线)  相似文献   

15.
数字     
3124.51万人次 据因家旅游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窜消息,全国纳入监测的125个直报旅游城市和景区点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3124.5l万人次,同比增长6.8%;累计门票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0.33%。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17.
苏和 《实践》2006,(10):23-24
到2005年末,全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资产1629.7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国有资产总量504.4亿元,同比增长35.4%,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4.3%,高于上年3.7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1.8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33.5%。自治区国资委出资的10户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资产总额12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净资产总额432.6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销售(营业)收入559.2亿元,同比增长26.2%;利润总额20.1亿元,同比增长22.3%;向国家缴纳税金46.1亿元,同比增长12.9%。出资企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是坚持了“六个注重”。  相似文献   

18.
一、2005年工作情况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170.33亿元,比增16%;财政总收入14.85亿元,比增23.0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7.5亿元,比增20.9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按时序进度完成。 1、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19.
宋文豹 《学习月刊》2010,(10):61-62
2009年,宜都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逆势而上调结构,加快步伐促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规模工业总产值224.8亿元.增长5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57.8%:财政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  相似文献   

20.
艾文金 《学习月刊》2009,(22):74-74
谷城县在坚持一二三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工业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技在工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奋力推进全县工业上规模、上水平。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36.78%;实现利润1.74亿元,增长38.8%;实现税金2.09亿元。今年元至八月.在承接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74.5亿元.增长68.1%:实现工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60.2%.工业效益指数达到200.0%.同比提高2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