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年前,63岁的曾美华正式从教师岗位上退休。这个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没有想到自己又将投入到另一个教育领域,并亲手写下近20万字的“警示”手记。  相似文献   

2.
我在盲校从事了多年小学数学教学,深深体会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对旨生来说困难重重,而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形象化,有助于盲童理解所学内容,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虽然仅在吉林省四平市盲校待了不足4天,但却发现了三件特别的物件,吸引我的倒不是它们有多昂贵,而是这些东西对于四平盲校的师生来说,有着较为特殊的意义。自行车是四平盲校的"急救车"尽管四平市面积不足北京的五分之一,但四平盲校距离市里的主干道还有几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作为退休人员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这是我做梦也不会想到的,因为上海历史上从来没有退休人员当选人大代表,因此倍感重负在身责任重大。由于没有履职经验,当时只要有人给我写信我就写成书面意见往人代会上送,而且书面意见和议案是有要求的,由于自己不懂,只有数量,  相似文献   

5.
红烛燃光明1985年9月,由民盟清远组织牵头,一伙退休老教师办起了“清远光明实验中学”。当年,全县初中毕业生约1300多人,只有三所国家办的高中能招300人,还剩下70%多的学生无学可上,怎么办?县长梁戈文、书记赵伯杰找到民盟清远市委几位退休老教师,委托他们出山办学,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办学初期,光明中学只是一所夜高中,校舍是租来的。老师们坚持平民化、低收费的教学宗旨。当时每位学生一学期学费只有60元(至今也才200元),每位老师每节课的报酬仅3元5角。学校供电不能保证,常常要秉烛上课。从那…  相似文献   

6.
子曰 《中国保安》2012,(20):76-76
作为小区业主,我曾多次与我所在小区的保安队有过接触,我感觉这些小区保安都非常负责任,帮助人时也特别热情。到现在,小区里谁家有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小区保安,他们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到中学任教,一般需要老教师带一段时间,特别是让他们教初三、高三毕业班时,往往安排和中老年教师合作,待他们入了门,才独立工作,这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另一方面,即在新老合作过程中,不仅仅是老教师帮助了新教师,而且新教师对老教师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在和青年教师的合作中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读者表达     
在就业寒冬里坚守希望 我是一名正在找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贵刊第4期的封面故事《就业:焦点中的焦点》深深触动了我。 今年这场金融风暴带来的就业危机,让我们这些应届生措手不及。找工作,已经成为压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大石。这期的报道采访了很多教育界的专家,他们的建议让我想到,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抛弃以前的观念,放下身段去找工作,而不是紧紧盯着那些大家公认的好工作。  相似文献   

9.
十月的凝思     
十月了,十月让人想到收获,想到飒爽的风,想到红叶,想到生活中的一个个圆满。十月该是让人们庆贺的日子,然而也是让人们思念的日子。一片叶子落下了,一群叶子落下了。一棵大树的生长,需要无数的叶子的飘落,金黄或者鲜红铺满了厚实的沃土。在某种象征里,如果大树代表国家、社会和生活,叶子呢,不由得不让人想起那些因公殉职的中国警察。在共和国第52个生日里,我以大树的名义,向他们致敬。风张扬着他们为这大树所付出的每一个日夜,每一片绿阴直至热血。人民不会忘记。且知道,在他们落下之后,更多更新的叶子会重新簇拥而起。因…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2013,(12):40-41
灯未央。窗外风有些凉。笔记本新翻了一页。81岁的退休老教师邱德木来不及添衣,笔尖沙沙不停。他有个习惯,无论多晚,都要把想到的禁毒好点子记下来。2008年,夜。老人体力不支,晕倒在案台上。手术后不舍得花时间住院的他,不久前就晕倒过一次。可这次,却再也没有醒来。"阳光会所",又一位耄耋老人离开。  相似文献   

11.
今年70岁的吴盂华是河南省沁阳师范学校退休老教师。其父吴季严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外甥,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历史上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吴季严因是陈独秀的忠实追随者,又是陈独秀的外甥,被开除了党籍。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10日下午,为期7天的山东潍坊盲校首届师生军训落下帷幕。这次活动,开创了潍坊盲校盲生军训的先河,极大地磨练了盲生的意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情趣,也标志着盲生向他们的生活禁区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有钱了你想干什么?微笑,是所有听到这一提问的被采访者共同的表情,是因为超越现实憧憬未来而产生的愉悦。 如果真有钱了,每个人的具体想法是不同的:经理人查乾希望能多做些慈善事业,从他目前物质生活而言,房子车子已经不在计划内了;记者徐索索追求的是精神生活,像三毛一样去流浪,做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行者;杂志编辑史建国奋斗的目标是创办属于自己的杂志;外企白领郑晟贵除了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外,还想开一个孤儿院;香港人Albert梦想着拥有一个北京四合院,总归还是一种庭院文化情结;创业者魏巨兵的终极目标是把公司做大;北漂歌手田一龙想办个属于自己的乐器行,出国拍MTV;而退休老人张泉之最先想的是资助孙子;清华研究生赵泓博首先是买房子,之后再开一家咖啡馆,将“小资”进行到底;平谷的果农张克忠渴望能给果树搭个大棚,种反季节水果;装修工人唐发余最先想到的却是修好进村的那条路;家政服务员康华一直想着回家乡开个超市…… 那是他们的梦想。这些假设基础上的虚拟浪漫何尝不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渴望,何尝不是他们最需要的、最缺乏的东西,无论物质与精神。他们在默默地努力着,脚踏实地,渐进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 他们的梦想也许你我都有,他们即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心中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4.
离京前,一位残疾朋友叮嘱说,到了西藏,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一位外国盲人朋友开办的盲校,我记下了,可心里却没底。谁想到,到达西藏的第一天,西藏残联的群培理事长就对我说,你这次进藏,我们特意安排了一站就是去采访这所国际助盲学校。闻听此言,不禁心中大喜。这下,北京残疾朋友的嘱托可以实现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响应体制改革而在中国率先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在总结和回望华商所走过的这20年历程之际,高树最先想到的是,当年他们这些参与改革的第一批律师作出选择时的那种兴奋和忐忑。  相似文献   

16.
前些天,跟几位退休老领导喝茶,发现他们比在位时更健康,更健谈。闲聊谈的大多是退休后或参与社会公益,或回炉学习的收益与体会。而谈及官场体会时,更多是反思或反省。比如,他们一致认为,在位时,对工作一味求快、求好、求立竿见影,步履匆匆,马不停蹄,有时忙得昏天黑地。但过后,却很少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些工作是不是有不切实际的地方,有急功近利的念头,有形式主义的成分,有官僚主义的弊端……如今,退下来了,回过头一看,还真有不少值得检讨、反思之处。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人大》2007,(10):46-46
关公是某县级市某局的局长,是我难得的忘年交。五年前,我去看他,他正面临退休。像所有将要退休的人一样,他言辞恳切地谈起退休以后如何如何,语气不免苍凉而无奈。  相似文献   

18.
蒋守昌 《群众》2020,(1):72-72
党的十八大以来,退休官员落马已不是新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新华被查时距其退休已6年时间;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宋利菲在退休6年后也难逃纪法惩处。而广东省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原副局长谭丽群2014年被立案查处时已退休11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细究这些退休官员之所以落马,就在于他们常常滥用手中职权或职务影响,非法谋取私利。他们最终难逃党纪国法制裁,纯属咎由自取,罪有应得。对他们的查处,既表明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决心永不动摇,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因此,必须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做到用权于民、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19.
刘学伦 《人民公安》2011,(16):63-64
说到丹东就会立马想到鸭绿江,想到唱着“志愿军军歌”雄赳赳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英雄们。我的老战友、作家李迪六下丹东,在这里过了两个春节,写出了20多万字催人泪下的关于丹东看守所的故事,这些都足以成为我一定要来看看和画画的理由。  相似文献   

20.
不必比较     
了回报,盲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盲校。几年过去了,盲妹现已在盲校任教,并与一个残疾军人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每逢佳节,都会传来盲妹最衷心地祝福和问候。夜阑人静,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开满鲜花的小山村,想起命运多舛的盲妹,想起我那个“大胆“的承诺。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有神圣的责任和义务,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