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钟龙彪 《求知》2009,(2):40-42
目前.举世瞩目的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从而揭开了美国历史的新一页。今年的美国大选与往年的大选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奥巴马何以能够战胜麦凯恩?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美国的内政外交走向如何?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视角下中美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圳 《学理论》2012,(31):39-41
在近些年来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我们看到无论"中国问题"是成为其选举策略或是迫于舆论压力或是基于国家利益,其主张对其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走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冷战以来美国总统选举前后美国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的变化,探讨美国总统选举与现实的中美关系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江涛 《瞭望》2008,(45)
热热闹闹的2008年美国大选已告一段落。尽管还需要选举人团的象征性投票,但奥巴马已经戴上了当选总统的头衔,美国的媒体也迫不及待地称呼他为我们的新老板。奥巴马的胜利无疑象征着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飞跃:在大选中,他不仅赢得了女性、黑人和少数族裔的广泛支持,而且白人也在选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选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标志着美国开始打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8)
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思维范式与美国总统个人的背景密切相关,而美国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又决定了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思维范式的人有可能当选。根据该"战略预测环境链",文章以美国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总统候选人不同战略思维范式区别下的战略决策特点为分析指标,以最有可能代表所在党派出征的希拉里·克林顿(民主党)和杰布·布什(共和党)为分析重点,对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结果进行分析预测,最终得出结论:在民主党内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希拉里·克林顿极有可能获得选民支持,并以区别于奥巴马的崭新面貌最终赢得大选。  相似文献   

5.
张珂 《学理论》2013,(8):21-22
2012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奥巴马终于如愿以偿,再次执掌白宫。纵观美国大选全程,投票成为表达民意最直接的方式。但是在历年大选年时,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投票问题,进而影响整个选举进程乃至最终结果。电子投票是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竞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引人注目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和共和党候选人布什的三场电视辩论从9月30日拉开大幕。这次大选既是民主与共和两党2000年“难分胜负”的大选的再次对决,也是“9·11”事件导致美国内政外交发生重大改变后的首次大选。选举结果将对美国国家走向、  相似文献   

7.
选举制度的设计是现代代议制民主运行的起点,其主要功能是将选民的选票转化为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以实现代议民主。本文分析美国选举制度设计下选民的政党投票与政党在国会席位分配之间形成的结构性差异,即选举制度的"非比例代表性"(Disproportionality)问题,展示美国"单一选区多数制"体制下非比例代表性的独特结构。二战以来美国36次选举(1946~2016)以及2016年大选的州级数据表明,各州设置的选区数量以及选民投给两党之外的选票数均会影响非比例代表性,但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之间的势力均衡是解释美国超低的非比例代表性的最关键因素,单一选区多数制下超稳定的两党制结构决定了美国众议院选举中选票与席位分配高度匹配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理论视野》2015,(2):67
中新网2014年11月6日刊登记者李夏君的报道,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结果当地时间11月5日出炉,共和党"全面开花",而民主党在州长选举、参院众院议席争夺战中落败。面对中选结果,奥巴马强调两党应放下分歧,携手合作;但分析指出,未来两年,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面临共和党的"搅局"将举步维艰;此次中期选举也清楚显示,美国政坛更加分化,美国政治决策也因两党缠斗陷入极不健康的低效状态。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6)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自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合作也日渐加深。但看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除突发大事件外,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波动与美国总统选举的周期吻合一致,事实表明,中美关系的发展与美国总统选举有相当紧密的关系。每当临近大选或者大选当年,美国对华政策都会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其后果往往是引起中美关系的波动,甚至使中美关系成为竞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巴拿马城专电 巴拿马5月7日举行大选后,执政党和反对党两大联盟各自宣布获胜。军政当局控制的选举法庭,10日深夜突然宣布大选作废,激起国内各界抗议。美国乘机加紧干涉,政局激烈动荡,受到世界舆论普遍关注。 巴拿马这次大选,实际上是历时1年零11个月的严重政治危机在另一种形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将于11月5日举行中期选举。届时,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1/3即34个席位和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都将重新选举。在50个州长职位中,有36个进行选举。这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大选,也是在美国经济下滑和准备对伊拉克动武的背景下举行的大选。这次选举是对执政党内外政策的一次全面检验,并将影响布什总统目前任期内后两年行使职权的能力。 目前,民主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略占优势,似有可能保持参议院多数党地住。另据美联社最新进行的民意调查,共和党在众议院多数党地位卫冕战中占有明显优势。已连续8年在众议院处于少数党地位的民主党要夺取控制权,除了必须保住原有席位外,还需从共和党手中夺取至少6席,难度相当大。美国政治分析家预计,民主党在今年的州长选举中将有较大收获,至少会增加2到3个职位。如果形势好的话,可以增加6个州长职位。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川普"意外"当选,美国即将进入川普时代。川普当选虽然意外,但是符合美国大多数人的民意。川普当选意味着财富分化、精英失势导致美国出现社会分裂。川普当选对美国精英治理文化造成冲击,但并非颠覆美国的选举制度。川普作为总统既无法清算反对他的美国精英,也不能把支持他的民粹置于美国政治结构的顶部。实际上,川普当选本身是对美国财富分化所导致的社会分裂的一种制度性的矫正。  相似文献   

13.
美国大选已到了最后冲刺阶 级,两大主要政党——共和 党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为争夺下届总统宝座正使尽了浑身解数,其激烈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而这一系列明争暗斗都离不开一个“钱”字。美国的选举实际上也是一场筹款比赛。 没有钱靠边站在美国,无论是竞选总统、国会议员,还是竞选州长或是州议员,没有钱是根本行不通的。在此次总统大选初期,共和、民主两党均有多位候选人,但后来都先后退出,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竞选资金不足。 筹款花样名目繁多美国的选举,尤其是总统选举耗资惊人。在1992年的总统选举中,当时的…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大选的新特点这次台湾大选,总的说还是平和的、说理的,较之过去的历次大选,没有出现那种粗暴的人身攻击、辱骂叫喊、肢体冲突等现象,更没有出现"3.19枪击案"和"连胜文被枪击"等恶性伤人事件。往昔一些政党那种草根性、鲁莽性、甚至是蛮横不讲理的好斗性,少见以至不见了。应该说,这是"台式民主"道路上的一种进步,作为长期观察和研究台湾的一个祖国大陆学者,一个中国人,笔者甚为之高兴。本次选举的进步则给人们带来某种希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将于11月5日举行中期选举。届时,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1/3和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都将重新选举。这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大选,也是对布什政府执政两年来各项政策的全面检验,势将对未来两年美国的政治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颇为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的美国大选是本世纪美国最后一次选举,选出新世纪美国第一位总统。这次选举历时一个多月,总统前所未有地难产,戈尔和小布什之间的官司大战使选情一波三折,引起世人普遍关注。大选中,戈尔和小布什分别打出“平民主义”和“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的旗帜,两位候选人都代表了两党中的温和派别,但他们的一些核心理念仍有相当差异。小布什仍然沿袭了共和党传统的立场,继续主张政府少干预、支持大幅度削减税收、加强国防、反对“肯定性行动”、反对堕胎和管制枪支,主张部署全面的(包括陆基、海基和以太空为基地的)国家导弹防…  相似文献   

17.
此次美国大选,民众求变的心态压倒一切。谁能带领美国走出危机,选民就把选票投给谁复杂多变是今年美国大选的显著特点。就美国政治而言,执政8年的共和党政府,如今,内外交困。由于金融风暴持续影响,经济学权威人士预测,其影响至少要再持续一两年。随着近期经济数据的  相似文献   

18.
刘江 《瞭望》2000,(37)
按常规,9月4日劳动节一过, 美国总统大选的“马拉松”便 进入决赛冲刺阶段。目前,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竞选人布什和戈尔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强造势,力图巩固各自的传统阵地,同时争取仍在观望的中间选民。问鼎白宫之战正在日趋白热化。此间媒体评论说,本次大选很可能成为战后美国历史上两党实力最接近、竞争最激烈的一次总统选举。 纵观今年美国大选,其背景有三大特点:一是美国的“新经济”繁荣已持续9年以上,公众对未来发展大多特乐观态度;二是全球化浪潮给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美国国内的利益格局发生…  相似文献   

19.
英国大选将于5月5日举行。反观过去两届大选中执政党--工党以压倒多数席位获胜的记录,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大选对工党而言将是自1992年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次选举。近日,工党议员在各地进行的竞选前景调查结果也不甚乐观。一位议员说:"公众心态混杂着冷漠和敌意,大选结果很难预料。"英国《每日电讯》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工党和在野党保守党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刨除技术误差,  相似文献   

20.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正在进行中。到8月中旬,现任副总统爱尔·戈尔和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沃德·布什(小布什)分别获得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总统选举正式进入了大选阶段,主要战场已经由两党内转移到了两党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