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益猖獗的日本社会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年来我一直从事远洋运输经营管理业务多次去日本商务旅行,结交了不少日本朋友, 我常常从日本国内媒体上和日本朋友那里听说,在过去的10年中,日本的犯罪率增加50%,日本警示厅的最新统计表明,日本的暴力犯罪发案率目前是日本过去23年的最高峰,其中不乏凶杀,强奸,纵火,偷盗,诈骗,绑架等,尤其近几年暴力犯罪的增长令日本朝野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2.
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有学者将此次大地震对日本所造成冲击之大,与日本二战战败相提并论,将其看作日本战后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认为日本将"迎来‘灾后'时代"。国际学界热议"灾后"日本走向。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中国中日国际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冯昭奎与日本旅华知名媒体评论人加藤嘉一围绕上述问题对谈,从中日学者的观点碰撞中探析日本正经历的这一历史转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旧的世界战略格局解体,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形成,日本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时候,以日本政治家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政界鹰派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和进行演讲,先后写出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是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三本在美国  相似文献   

4.
考察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应不仅局限于日本对中国大陆的研究,而且还应包括其对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研究。但限于资料和笔者能力的局限,本文考察的范围为“二战”后日本对中国大陆的研究。在日本,中国研究是其区域研究的内容之一,在日本区域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的中国研  相似文献   

5.
崔世广 《当代世界》2015,(12):55-59
<正>2015年适逢日本战后70年。由于这是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战后70年"成了2015年日本的一个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对日本的"战后"意识似乎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本文拟以战后体制的斗争为主线,结合战后日本的国民舆论调查结果来考察日本"战后"意识的变迁及其特征,以期对理解和把握日本提供某些启示。日本的战后体制与"战后"意识的源流日本的"战后"意识形成于第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曾经红极一时的日本情报机构随着军队的解散而土崩瓦解。1947年冷战全面爆发后,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对抗前苏联的扩张,重新武装日本,并帮助日本扩建情报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报体系。自此,日本情报机构就如一枝静静地盛开在幽谷里的樱花一样对世人保持着神秘。2003年3月28日,日本将第一次发射间谍卫星,人们在密切关注日本情报界这一大“盛事”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日本神秘的情报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4月号发表了日本著名左翼经济学家伊藤诚的题为《陷入结构性困境的日本经济》的文章,认为近期的日本经济复苏是脆弱和不稳定的。四个因素使日本经济复苏受到结构性制约:一是促进日本经济复苏的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二是日本引进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一直在持续地加深国家财政危机,三是大多数日本工人正面对日益恶化的工作生活条件,四是日本总人口趋于减少。该文主要内容如下。虚弱和不稳定的复苏由2004年12月20日日本内阁会议批准的一份文件《2005财年经济展望》将2004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从3·5%调低到2·1%,并预计2005年…  相似文献   

8.
日本竞争力:数据中见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可轻视的日本实力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有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得对日本满不在乎。  相似文献   

9.
近来,日本外相田中真纪子成为日本政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她是新任的日本外相,不仅因为她是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之女,也不仅仅因为她是迄今日本政界官职最高的女性,还因为她那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作风.  相似文献   

10.
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又引起了日本极右翼势力发展和拥有核武器的叫嚣。联系近年来一些日本政界人士的言行,以及日本积极扩充军力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日本的核武器已经发展到了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