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重庆江津市为了充分发挥沿江127公里的地域、资源、文化三大优势,打造江津“长江三峡文明长廊”品牌,市文明委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建设江津市长江三峡文明长廊的实施意见》,要求长江及其支流沿线的14个镇实施九大工程,建设“长江三峡文明长廊”。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和处理培育重庆人文精神与弘扬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的关系,是我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重庆人文精神、红岩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提出,在加快重庆发展特别是解决库区发展问题上,要培育一种“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并使之成为社会文化意识的主流。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重庆改革开放实践的正确总结,充分体现了当代重庆人对自身主体意识的深刻自省,必将促进重庆干部群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达到思想解放的新飞跃。一、培育重庆人文精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提出“动员全市各级党组  相似文献   

4.
重庆人文精神的总结、提炼、培育、宣传是一项长期、持久的重要任务,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应当把它变成三千万重庆人都置身其中的社会活动,使广大群众自觉地用所达成的共识来熏陶自己,规范自己,提高自己。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重庆的三个文明建设为立足点,进一步做好新阶段提炼、培育、宣传重庆人文精神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3月21日,第十七届"魅力重庆·壮丽三峡"——渝台基层交流活动在重庆巴南区启动。在为期一周参访时间里,69名台湾基层代表,参观了解重庆基层社区建设,领略长江三峡壮美风光。据介绍,此次参访团成员来自台湾高雄市、彰化县,成员包括台湾企业界人士、退役将官、妇女会代表、村(里)长、乡民代表会代表等,其中超过九成是首次到重庆。  相似文献   

6.
一、重庆人文精神的概念定位和主要内容(一)重庆人文精神的概念定位重庆人文精神属于地域性人文精神的范畴,它是在重庆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文化。重庆人文精神植根于人民大众的实践,溶入了重庆人民的血脉之中,体现在民众的文化性格、精神气质、道德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中,  相似文献   

7.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随着三峡工程的实施以及重庆直辖后我市三峡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推进,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反映长江文明演进和重庆历史文化传承的珍贵实物载体,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此,国务院于2000年9月27日批准建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赋予该馆保存、保护和展示三峡出土珍贵文物的重要职能。为进一步搞好对出土文物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重庆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为市文化(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对市政府负  相似文献   

8.
李亚隆 《世纪行》2014,(1):41-41
<正>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也是我国唯一横贯东、中、西部的水路运输大通道,航运潜力大。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开展提高三峡枢纽货运通过能力研究。今年宜昌市政协会同有关部门对上海港、南通港、武汉港、重庆港、宜宾港等长江重要港口进行考察,对长江、特别是三峡航运进行了系统调研,深深感到改进三峡航运组织方式,提高三峡枢纽货运通过能力的紧迫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9.
边燕燕 《重庆行政》2019,20(1):81-82
一、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这就明确指出了三峡地区在全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精神主线,并成为沿线各地区的行动共识。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去认真落实这一共识,成为摆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区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三峡文化产业,构建长江三峡文化产业体系,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把长江三峡文化的资源优势转换成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建立起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协调同步、布局结构合理、重点特色突出的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标志着一个时代人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明进步的精神支撑和战略制高点,目前,重庆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适合重庆发展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重庆,抢占发展建设战略制高点已经刻不容缓。一、以人为本解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  相似文献   

12.
去冬今春以来,位居全国十大旅游热线之首的长江三峡旅游线路宜昌至重庆沿江承运游客的游轮开航率不足一半,涉外豪华游轮基本停驶,游客人数较上年同期锐减一半以上,连续六年爆热的三峡旅游骤然暴冷。“告别三峡游”的误导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确实是三峡旅游大滑坡的极其重要的原因,但是,仅仅归咎于此也难自圆其说。三峡旅游从高峰跌向低谷,可以说患的是综合病症。三峡旅游线路是西起重庆东到武汉  相似文献   

13.
率俊 《学习与实践》2008,(3):161-164
三峡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性文化迥然有别的内涵与特征充分显示了其自身的独特性、丰富性与无穷魅力。自长江上的第一个水电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问世以后,尤其是跨世纪工程——三峡水电枢纽工程动工以来,伴随着地域文化在学术界的升温,三峡文化逐渐为世人瞩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同,长江三峡学正是在三峡文化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学术整合与提升。  相似文献   

14.
“虽然拥有长江三峡、大足石刻等高品位旅游品牌,但重庆缺乏个性鲜明、富有魅力的整体形象定位,尤其是重庆曾因作为二战反法西斯远东战场的指挥中心,以及底蕴浓厚的抗战、陪都等历史文化和红岩精神,远未让这座历史名城形象在旅游市场上真正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新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上,农工党员、重庆青年油画家陈可之创作的油画《长江魂———三峡纤夫》荣获金奖,并被参观者投票评为“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群星奖”是文化部颁发的社会文化最高奖,每4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16.
在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的大城市——重庆。它深居四川盆地,却充满无限活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里演出了一个又一个有声有色的剧目,成为中国城市改革的实验室。长期以来,踮着脚也难以看到外部世界的重庆人,满足于封闭加富庶的自然条件赋予他们的相对富足与安宁,同时也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厚重的自足感和保守的“盆地意识”。然而80年代初,在全国的改革开放浪潮中,重庆人勇敢地放弃了旧观念,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使重庆成为中国第  相似文献   

17.
边燕燕 《重庆行政》2019,20(3):73-75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并提出重庆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这为重庆在新时代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精神主线,并成为沿线各地区的行动共识。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去认真落实这一共识,成为摆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区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和中游交界处的三峡地区面对新要求,如何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二次飞跃,成为新时代三峡地区再次腾飞发展的时代问题。多地实践表明,发展生态经济、创建三峡生态经济区是解决这一时代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蒋铁 《文明大观》2003,(5):40-40
1998年底,重庆市提出了创建“长江三峡文明长廊”的宏伟目标,长廊主要以长江17个县为重点,全线长552公里,覆盖9505个镇村,共有人口1456.27万。这个目标包括八大工程: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育人工程,以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的宣传服务工程,以革命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优秀文化工程,以“绿色三峡”为主题的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变迁     
直辖15年,重庆的变化只有重庆人才能真正体会。15年,从少女到母亲,与重庆一同成长,对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来说是何其幸福。直辖十五年,重庆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翻开记忆的书签,才发现这十五年来,我已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独立支撑家庭  相似文献   

20.
重庆是最年轻的直辖市,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又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挖掘这些丰富文化遗产中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它们在重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