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年11月2日至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到贵阳、遵义视察,邓小平同志深入工厂、农村和城市街道调查研究。1965年11月21日至25日,时值贵州“三线”建设序幕拉开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邓小平到贵州视察工作,邓小平同志一行视察了贵阳、六盘水等地。 小平同志在两次视察期间,为贵州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提出了适合贵州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不仅在当时,而且在此之后的几十年直至今天甚至将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小平同志视察贵州期间的讲话摘要公布,用以指引和激励全省人民把贵州建设得更好,并以此表达对他的深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2.
正邓小平同志生前曾12次视察辽宁。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2014年8月22日)来临之际,我们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回顾他12次视察辽宁的往事,对他为辽宁地区作出的卓越贡献深表敬意。辽宁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版图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几代领导人对辽宁的发展都十分关心。邓小平同志生前曾12次视察辽宁,辽河两岸、千山南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1977年11月,邓小平把广东作为复出后首次视察全国的第一站。因为深圳边防部队对愈演愈烈的逃港事件几乎无力防守,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作为"恶性政治事件"捅到了邓小平面前。邓小平十分肯定地说了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这两句话让广东的同志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有一个人似乎悟出了邓小平的弦外之音,他就是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江西中央苏区时期,为创建地方红色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却又历尽坎坷,大起大落.1933年3月,时任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被"左"倾错误推行者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人物,并受到错误的处置.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遭遇的第一次磨难.事情发生的深层根源是邓小平不认同"赣南会议"对毛泽东的错误批评、指责,根本原因是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与"左"倾路线相悖,导火线是所谓"寻乌事件".历史证明,邓小平是中央苏区江西党内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抵制"左"倾错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5.
纵观7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最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有二,即以1935年遵义会议为标志的民主革命的历史转折和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两大历史转折得力于两位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也形成了两个科学理论体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然而对于这两大转折的研究来说,要看到历史不是孤立的,就是在错误潮流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也有正确的潮流在增长,而伟人的创造,也离不开集体的智慧;是科学真理,就必然在更多的人思想中得到共鸣和印证。如果从这些方面拓宽视野来考察这两大历史转折,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党史人物,这就是张闻天。本文仅就张闻天与两大转折的内在联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指出这一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而创立起来的。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深化历史经验认知的基础上,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其实就是比照去年电视剧《毛泽东》49集的规模,两个伟人不能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也是照着49集左右的体量多拍了一些以防删减。"8月8日开始,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拍摄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迅速点燃了舆论话题。这部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的电视剧,以粉碎"四人帮"为起点,首次展现了1976年以来的高层政治,也出现了华国锋、胡耀邦等政治人物,还对邓小平的家庭生活做了细致描绘。从1989年第一部以邓小平为主人公的电影《百色起义》问世以后,关于邓小平的影视作品至少有十余部。这些影视作品,历经变迁,改变的不仅仅是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1986年2月,邓小平同志结束最后一次四川之行。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1952年7月,他到中央工作后,先后9次回四川视察。对于家乡美丽的沃土,邓小平同志十分热爱和关心,满腔热情地支持四川的改革与发展。本文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关心四川农业、农村、农民的故事。"这个样子搞农业是大失败"1958年9月,四川绵阳和遂宁两个地区合并为绵阳地区,人口达到1000多万。这时,"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正搞得轰轰烈烈,绵阳地区全年有10万吨钢铁的生产任务。当时绵阳从农村抽调了110多万从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围绕"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改革思想。2003年以来,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想体系的构成、具体内容、特点、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以及与其他历史人物的比较研究。研究工作的不足体现为:笼统研究过多,具体研究较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成果少;基础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的成果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改革思想发展史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对邓小平改革战略思维的研究;进一步提炼"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方法论的当代价值;进一步阐发邓小平"杀开一条血路"的改革创新思想;进一步探讨邓小平人格风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和弘扬邓小平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天津是邓小平生前十分关注的地区之一,1978年9月、1979年8月和1986年8月,他先后三次亲临天津视察,充分肯定了天津的建设成就,指出天津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对天津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邓小平三次视察天津都发表了重要谈话。这些谈话内容丰富深刻,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天津谈话对天津乃至全国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是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在葛洲坝工程局和宜昌市大事记里,都记着这样一段历史:1980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由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铮和中共宜昌地委书记马杰、葛洲坝工程局局长廉荣禄等陪同,视察长江三峡。邓小平这次实地考察三峡,在三峡工程建设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鲁敏 《党史纵览》2009,(7):34-37
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提出了"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了黄山旅游业的大发展。今年是邓小平视察黄山3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缅怀。  相似文献   

13.
蒋永清 《学习导报》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4.
蒋永清 《新湘评论》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春天的故事,我耳边就会响起一首同名之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首歌讲述的是邓小平两次视察深圳,推动我国深入改革的故事。这首歌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也有几个"春天的故事"。1957年春天,我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茅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二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视察时强调指出,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他规划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核心内容。“两手抓”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极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就诞生于这次谈话。1月18日,邓小平在汉口火车站对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关广富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要管一百年,对,一百年不动摇。"1月19日到23日,邓小平视察深圳后,充分地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深圳发展这么快,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讲话讲出来的,不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邓小平还再次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1991年,您参与的以“皇甫平”为署名的系列评论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成了1992年春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作为那段历史的一位重要见证人,您是如何认识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相似文献   

19.
1978年9月18日,是鞍钢炼铁厂原厂长夏云志终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邓小平同志第五次来鞍钢视察工作。鞍钢作为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一直备受邓小平的关怀与支持,他曾先后于1955年11月、1958年9月、1964年7月、1975年和1978年来鞍钢视察。1978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便来到鞍钢视察工作,对恢复鞍山钢铁公司原有建制,使鞍钢重新获得正常的生产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邓小平非常关心的地区之一,在1958年、1964年、1978年和1983年曾四次来到吉林省视察指导工作,对吉林人民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邓小平四次亲临吉林都发表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