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柬友好的环境中创刊在1954年7月的日内瓦会议上,柬埔寨的独立得到了国际上的承认。1955年3月西哈努克放弃了王位,让位给他的父亲,宣布成立人民社会同盟,自任主席,并且当了政府的首相。1956年2月西哈努克访问中国。  相似文献   

2.
英国保守党的有权势人物安东尼·艾登的“回忆录”出版以后,伦敦“泰晤士报”曾于1960年1月11日到2月1日連續摘要發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追述他再次出任外交大臣期間所参加的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和国际会議(1951—1955年),第二篇主要是介绍他担任首相以后的对內政策和重要的外交活动(1955—1956年);第三篇專門論述苏伊士运河事件的詳細经过和英、美在这个问題上的深刻矛盾和斗爭(1956—1957年)。  相似文献   

3.
1987—88年度由于百年以来的大旱,印度农业生产下降6%,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为2%左右,是八十年代以来最低的一年。今年由于西南季风按时到达并带来充足的雨水,农业大丰收,到1989年3月结束的印度1988—89财政年度经济情况良好,经济增长速度是八十年代以来最高的一年。印度政府正采取措施,克服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一、1988—89年度经济情况良好印度1988—89财政年度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丰收在握,粮食、油料全面增产自1983—84年度农业丰收、粮食增产后的四年间,印度农业生产排徊不前,粮食产量再  相似文献   

4.
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产值(按1959—60年度不变价格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从1949—50年度的53.2%下降为1990—91年度的25.6%,但它仍是比例最高的一个生产部门。1990—91年度时,全国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51%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1989—90年度时,农业原材料出口占当年全巴出口总值的20%,而农产品(如棉纱、纺织品、皮革制品、地毯等)的出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前半期,亦即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次大陆统治的最后四、五十年间,印度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从1900—01年度到1945—46年度的45年间,印度实际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1.2%,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仅为0.3%,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仅为2%;而从1950—51年度到1980—81年度的30年间,上述三个增长率依次为3.5%、2.8%和5.7%。后30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前45年年均增长率的2.9倍、9.3倍和2倍。应该说,同独立前相比,  相似文献   

6.
缅甸的经济一直是围绕着它的富饶的农业土地和森林土地而发展的,直到1964年缅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输出国家。缅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它花费了好几年时间才恢复了它所受到的严重损失。一直到1956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才达到1938—1939年度的水平。1975年缅甸全国总人口估计为三千一百万人,目前的人口年增长率为2.4%。  相似文献   

7.
从1955年执行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近40年来,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和外国援助,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了经济的自给能力。然而,从整体上看,尼泊尔仍然是第三世界中一个最不发达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因此,经济问题使得1991年5月上台的柯伊拉腊政府不得不对经济中导致危机的各种弊端大动手术,从而揭开了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序幕。本文拟从尼泊尔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计划三个方面作一些粗浅的介绍和讨论。一、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下降,非农业产值(包括工矿业、水电、运输、通讯和社会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上升。1956—57年  相似文献   

8.
值越南国庆五十周年之际(1945—1995),我正好在越南学习,有幸参观了越南五十周年成就展,另外还从各种报刊资料中,了解了越南50年的发展经历,特别是经济发展情况,现从几个方面概述越南50年的经济成就,这对于我们研究越南经济,开展贸易往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越南农业的发展和成就 越南是一个农业国。农业是越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农业的起点低。1945年前,越南全国水稻平均产量每公顷只有13—15公担,生产不够供应,粮食严重不足,最典型的是1945年农村饥荒饿死200万人的情景。1945年8月革命以后及9年抗法战争中,集中人力物力抗战,农业也像其它经济部门一样没有得到投资,所以发展缓慢。1954年7月恢复和平后,越南政府主张进行土地改革,加大对水利事业的投资,使农业有了起色。1955年至1957年恢复经济后,主要的几项经济指标都超过1939年:播种面积增加23.5%,粮食产量增加57%,水稻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印度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决定整个经济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农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50—51年度为58.91%,1960—61年度下降到53.57%,1970—71年度继续下降为46.56%,1980—81年度占39.32%,1986—87年度占36%左右。虽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历届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尤其1966年开展绿色革命以后,一些重要农作物的产量有  相似文献   

10.
马流行性感冒(以下称马流感)是由马流行性感冒病毒(以下称马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流水样鼻涕和发热。 马流感早在第十世纪即有报道。1955年以前由于病原没有搞清楚,往往把马流感、马病毒性鼻肺炎、马病毒性动脉炎等混为一谈,通称“马流感”。1956年Sovinova氏等在捷克从马体分离到一株马流感病毒,命名为A—马—1/布拉格/1956(简称马甲1型),并确定这种病毒是1956年在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的马匹发生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原因。1963年在美国Florida Miami地方的病马中,又分离到一株在抗原上与马甲1型不同的甲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印度平均土地经营规模日趋缩小,地块不断分散,使农业生产不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正在进行多方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要使大部分土地经营单位都达到适度规模,还要走很长一段路程。一、印度的土地经营规模印度农户平均经营的土地目前估计为1.7公顷。然而,在1953—1954年度曾达到3公  相似文献   

12.
著者F.N.特赖哲(Trager)是美国纽约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缅甸研究组组长;1951—53年著者曾经领导美国技术合作署在缅甸的工作组在缅甸工作过;1956年著者再度访问过缅甸.著者所著"在缅甸建立繁荣社会1948—1956年"一书在资产阶级学者有关缅甸经济方面的著作中,算是较完整的一本.本文所译的是该书第三章"缅甸的经济与计划"中的第一,二,三,四节;即"农业""林业和矿业""运输,交通和工业","资本形成,投资和财政政策."该书著者的观点明显地站在帝国主义立场,例如该书著者强调缅甸应该着重发展农业,该书在第51页上写道:"农业在缅甸经济中是最有生产性的部门,在提高生产力以提供投资资本方面具有最大的可能性.……在最近几年内将国家所能取得的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农业生产,将可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图使缅甸继续成为帝国主义垄断集团提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但是该书提供了不少只有从缅甸政府的刊物,文件,印刷品中才能取得的经济资料;到目前为止,我们还难以直接得到这些资料.因此本刊决定把它译出来供对缅甸经济问题有研究兴趣的读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贷的发展是印度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五年计划中,印度政府都重视农业投资,除“一五”计划外,直到“七五”计划,农业费用一般占计划总费用的20%到25%左右。但是,农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50—51年度到1985—86年度平均占46.87%,1986—87年度仍占36.9%。可见,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印度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农业的计划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印度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信贷。一、农村信贷的来源和类型独立初,印度农村信贷主要由私人高利贷者所控制。1949年1月印度储备银行收归国有后,积极从事农村信贷发展工作,1951年8月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对农村信贷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越南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调整好农村生产关系,使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而不是阻碍作用,对越南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945年“八月革命”宣布独立,特别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恢复和平以来,越南农村的生产关系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1945年8月至1957年在越南北方农村实施的土地改革。第二次是1955年至8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中北方的农业合  相似文献   

15.
这个編寫于1955年10——11月間的文件,当时是以兩篇論文的形式發表于法國的“經济与政治”什誌上的,在这次重版前,作者曾作了某些修正。但我們却不可能要求作者使所有材料都符合目前的实际。因为这正如在执行經济改革(使越南經济改造为人民經济)的人們与編寫材料的人們之間一个無止境的赛跑一样。一定的脱節是难免的。但越南外文出版局認为这对于这一專題的研究並無多大的妨碍。以下的篇幅僅僅槪要地介紹了1955——1956兩年規划的輪廓。最近1956年的國家計划已根据原规划所訂的指标又作了確定,補充,某些方面加以增訂。如果說1956年計划僅为兩年規划的一部分的話,这一部分却是标誌着越南國民經济進入計划階段有决定意义的一部分。同样地,第四期和第五期土地改革运动也已先后發动,并已解放了或正在解放着前些被封建或半封建所有制統治着的廣大新地區。……越南民主共和國外文出版局原註  相似文献   

16.
战后拉美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工业部门不断壮大,其中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尤为突出。1955~1973年间,拉美地区的汽车产量从6万辆增长到150万辆,增长25倍。产量的上升使拉美地区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50年,拉美汽车产量仅占世界汽车产量的0.2%,1975年提高到4.6%。拉美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巴西汽车产量从1959年的9.6万多辆增加到1978年的106.2万辆;阿根廷的产量从1956年的5943辆提高到1978年的近18万辆;墨西哥从1960年的5.5万多辆上升到1978年的38.4万多辆。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1986,(4)
巴基斯坦基本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与农业有直接的联系,1984—1985年度,农业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26%,外汇收入的45%,劳动就业人口的52%。可以说,农业是巴基斯坦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但是由于过去长期受殖民主义经济的影响,农业落后。独立后农业虽有所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大;生产率低下,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农业机械、技术设备、化肥、农药等,大部份仰赖进口。独立后,历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印度遇到了百年罕见的特大干旱和部分地区的洪水之患,加之政局不稳,给1987—88年度印度的经济蒙上了阴影。农业收成大幅度减产,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减慢。1987—88年度国民收入预计只能以1—1.5%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仅比上年度增长0.9%。但是,与1979—80年度旱灾年国民收入下降4.7%、价格上涨17—18%相比还不算太糟。下面谈谈1987—88年度的经济得失及1988—89年度经济展望。  相似文献   

19.
该书是早有定评的泰国经济史研究权威的同一著者所写的《1850年以后泰国的经济变革》(1955年)一书的新版,该书所涉及到的1954年以前约一百年期间的“经济变革”部分,除了有个别的增补和修改以外,全书内容没有什么更动。代替旧版的最后一章“泰国到1954年为止的经济发展”,著者把泰国到1970年为止二十年间在经济方面所起的各种主要变化合写成新的三章附在最后。  相似文献   

20.
1950年以前泰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出口主要是几种农作物,如稻米、橡胶和柚木。当时,这三种商品的出口值约占出口总值70—80%,而现今仅占20—30%。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基本上已经多样化了。主要农作物的总种植面积从1950—51年的3,930万莱增加到1976—77年的8,490万莱.产量提高五倍(从855.8万吨增加到5,24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