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民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能看得出起病、看好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新形势下维护和保障农民健康权益,为民、利民、便民的大好事,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朱战红 《政府法制》2012,(23):54-54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山西省孝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得民心、树形象”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积极宣传发动,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实施方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全市合作医疗发展逐步走向正轨.为孝义市30万农民群众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农民健康、惠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近几年,一些地方相继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内容,采取多种措施,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  相似文献   

4.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部分农村地区试点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所缓解,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先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两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5.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 作医疗制度 2005年8月lO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务会议,研究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会议听取 了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会 议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从2003年开展以来,进 展顺利,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试点地区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 在的好处,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 贫有所缓解,初步探索了新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 路子。  相似文献   

6.
关于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然而却为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掣肘。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从资金筹集、补偿机制和配套措施等方面来探讨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14,(9):61-61
砀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领导下,新农合工作以惠农为本,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砀山县被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措施,在全国全面推广后非常受欢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因患大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试点以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但仍存在自愿原则存在缺陷、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定点医疗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保卫救命钱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共济制度是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民心工程”,在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想要快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就需要科学有效的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一举措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这个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运而生。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别。国家相应的法律配套制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严重缺乏强制性,尤其是没有一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问题的法律。这样一来,每个利益主体追求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很明显的偏离了新农合制度最初的目的,很大程度的损害了农民的医疗利益。所以,迫切需要颁布一系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司玲玲 《江淮法治》2012,(23):22-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民生工程涉及人数多、资金大。经多年实施,有效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更多期待,如何更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此。滁州市南谯区人大常委会在8月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中。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议题,推动了此项民生工程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面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经过十年的运行,新农合制度在我省已实现了全覆盖,取得了明显实效。经过十年的探索和运行,新农合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取得较好的群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起在全国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给农民编织的一道医疗保障“安全网”,“新农合”基金也因此被称作农民的“救命钱”。但记者在广西、河南、吉林等地采访了解到,近一段时间以来诈骗、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案例有增多趋势,一些农民和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不惜铤而走险,采取开具虚假病历、假发票、假证明、大处方等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政府在其中扮演了组织者、领导者的角色.本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探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炜 《法制与社会》2010,(33):245-24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政府的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由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本文将主要从加快立法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法律保障的角度论述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南纪 《中国监察》2008,(16):50-50
近年来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问题,受到群众的欢迎。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运行中暴露出一些漏洞,导致少数单位和个人为图私利,合谋骗套国家资金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保障农民生命健康权的重要制度。但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滞后,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迟迟不能走上正规。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有立法现状的分析,寻找现有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日本先进的农民健康保险的立法经验,提出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葛庆廷 《江淮法治》2008,(23):19-20
今年9月,宿州市蛹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在某医院实地督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时,几位已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患者动情地说,以前我们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现在自打参加“新农合”后,住院医疗医药费也能报销了,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符离镇农民付善强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20.
《法学杂志》2012,33(5)
我国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曾有过辉煌,也遭遇过挫折。建立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是人权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民因病返贫、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距的需要。近几年,农民医疗保障制度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推行,为我们制定《农民医疗保障法》提供了立法经验。建立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应坚持科学原则,从法律制度建设入手,依法推进,保持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规范、有序、有效。同时,要加强与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改革建设工作,以保证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