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在经过1968~197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的快速发展以后,在1974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此后,巴西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阶段,一直没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002年后,巴西经济重新开始新一轮高速发展,但是直到2010年,人均GDP才刚刚突破10000美元,仍然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巴西近40年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徘徊,给它的经济、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王波 《当代世界》2012,(1):63-64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3000到1万美元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机遇期,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敏感期。这一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发展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韩国1987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11496美元,仅用八年时间即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该阶段是韩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期,既取得跨越式发展,也经历不少阵痛,有关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老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均GDP达4481美元,GDP世界第二,并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如何分好蛋糕也就成了民众日益关心的话题。2011年全国"两会",缩小收入差距的提案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拉美国家逐步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开启自主现代化进程,经济一度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被世界赞誉的"发展奇迹"。70年代中期,地区多数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80年代以后,地区经济持续低迷,  相似文献   

5.
陈湘源 《当代世界》2011,(8):38-40,43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拉美国家逐步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开启自主现代化进程,经济一度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被世界赞誉的"发展奇迹"。70年代中期,地区多数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80年代以后,地区经济持续低迷,  相似文献   

6.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国民幸福总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116694亿元人民币,按美元汇 率计算,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达 到1090美元。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 准(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在756至2995 美元之间,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在 2996至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GDP 在9266美元以上),中国一些发达地区的 人均GDP水平已经达到世界中高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等收入国家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世行《世界发展指标2014》的统计,2012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9.5%,GDP平均增长率为6.3%,是全球的2.3倍,高收入国家的3.5倍。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中等收入国家面临比以往更为紧迫而艰巨的发展任务,2012年人均国民收入为4370美元,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2.9%。①对中等收  相似文献   

8.
本人近两年主要研究韩国问题,我觉得在科技创新方面,韩国的经验甚至比美、日、欧等国更值得我们关注。在上世纪60年代初,韩国与中国一样,是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均GDP不过 70多美元。但40多年过去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实力已有很大差别:2004年,韩国人均 GDP超过1.4万美元,是我们的11倍,还超过了台湾地区。韩国的很多产业如汽车、造船、半导体、核电都比我国起步晚,汉城的第一条地铁也比北京晚修10年,但现在韩国已在上述领域全面领先。两国都是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国家,但中国出口的科技产品中,贴  相似文献   

9.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如果深化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将是完全可能的. 由于中国的人均GDP已达到联合国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且,中国经济中也出现了似是而非的中等收入陷阱的迹象,因此,有关的讨论开始多了起来.日前看到一篇报道:《四发达省市增速垫底:率先遭遇中等收入陷阱?》,尽管是用问句提出问题,但增长速度确已成为判断是否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指标.亦有专家从增长回落的视角,得出"中国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的结论.其实,就增长速度讨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韩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  朴光玄 《当代世界》2010,(11):57-59
韩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匮乏。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起步,并且持续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增长。1995年,韩国人均收入首超一万美元,跻身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韩国本来就短缺的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对环境保护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加强生活垃圾管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充分再利用垃圾资源,是韩国减轻资源压力和保护国土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王炜 《当代世界》2015,(3):62-65
<正>韩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结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将推进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国家战略,通过难易相间整体突破、官民并举加大投入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努力构筑覆盖全球的FTA网络体系,取得明显效果,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塑造"。这对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借鉴意义。韩国FTA战略的背景和动因韩国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4位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6,(1)
2005年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中国GDP总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意大利了,排名世界第六位。2004年中国的GDP总量,多增2.3万亿元,增加16.8%。这次经济总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第三产业的增加,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原来我们低估了第三产业的规模。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六位,但2003年到2004年,意大利因为欧元的升值,成为第六位,中国成为第七位。这次普查的结果,中国GDP总量折算成美元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这似乎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谭翊飞 《南风窗》2012,(23):80-82
2011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已达1.13万美元,在中亚五国中首屈一指。它还是前苏联加盟国中首个领导欧安组织的国家。一个曾因工业基础薄弱而被轻视的国度,如何做到这一切?  相似文献   

14.
在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之后,目前东亚许多国家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随之而来很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则是个例外,它是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之一.总结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4,(20)
<正>从1980年代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到2014年经济总量只及中国的1/7,韩国作为经济样板的意义较之以往已略显逊色。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让我们来看看韩国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2013年韩国人均GDP为2.43万美元,是"发达国家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0个成员国之一。韩国的三星、现代、LG是世界数得上的著名企业集团,其高科技和机电产品就是在美国市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三星智能手机在质量上可与苹果手机媲美,它甚至占领了我国大屏  相似文献   

16.
非洲当自强     
内忧外患将非洲推向边缘 在亚非拉三大洲中,非洲发展相对滞后.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民主风潮的冲击下,非洲国家深层矛盾激化,政治经济局势剧烈动荡,"边缘化"趋势严重.非洲人口超过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1%以上,但GDP仅占世界GDP的1%,人均不足500美元,对外贸易仅占世界贸易的1.5%.目前,全世界最贫困的49个国家有34个在非洲.  相似文献   

17.
双周·数字     
《南风窗》2004,(4)
中国内地城市"选秀"苏州魅力急升,挑战深圳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和评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按照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达到1090美元。GDP上升态势最明显的要数苏州。2003年,苏州在GDP总量上与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珠三角城市的风云际会里,惠州似乎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在过去的25年里,“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中山模式”和“东莞模式”都曾名噪一时,惠州却很少有过头角峥嵘的时刻。目前,在珠三角的9个城市里,惠州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第六位,人均GDP及增长速度均排在第七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排在最后一位。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南风窗》2016,(4)
正1万美元1月份,各地统计局、地方"两会"纷纷透露了各自的经济年报。统计发现,2015年又有1个省份的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使迈进"1万美元俱乐部"的省份增加到了10个。目前,全国已经有10个省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3072元人社部日前发布数据,"十二五"期间,全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到13.1%,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由2010年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无处不在"的印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印度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并列成为论坛的第一议题.印度经济也确实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2003-2004财年印度GDP为692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0经济大国;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度名列第50位,仅次于中国;其购买力平价达到27780亿美元,位列美、日、中之后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